新能源汽車五年死亡率90%,普通人選車可參考這三條財務指標

2024-07-04     金錯刀

新能源汽車賽道到底有多卷?看看生死簿就知道了。

據媒體報道,2018年,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超過487家,到了2023年,能正常經營的新能源車企僅剩下40多家,五年少了400家,死亡率超過90%。

造車不易,堪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對於消費者來說,擦亮眼睛,當好伯樂,挑中一匹健康、長壽的「好馬」就尤為重要了。畢竟買車是一條龍服務,後續的配套及售後極為重要,總不能剛買完,車企就倒閉了。

如何判斷任何企業健康與否?財報是最直接的依據。其中,凈利潤、資產負債率、現金流是三條較關鍵的硬指標。

凈利潤代表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是企業生存之本;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財務健康性的重要指標;現金流則體現了企業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最近車企紛紛發布了一季報,而一眾車企中,吉利汽車脫穎而出,在這三項指標中表現都還不錯,具體來看下。

吉利汽車2024年一季度營收523億元,同比增長56%;實現凈利潤15.61億元,同比上漲119%,營利雙雙大增的表現放在行業中格外亮眼。

尤其是凈利潤,甚至趕上了去年上半年的水平,體現出了吉利汽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正在急速增強。同時毛利也實現了51%的增長,達到了71.5億元人民幣,說明吉利汽車的造血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也比較能打。

此外,一季度的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分別同比下降0.1pct和1.3pct,可見吉利汽車在運營效率提升上成果顯現,後續毛利水平還有可能進一步提升。如此來看,吉利汽車在企業經營上已經形成良性循環,為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再說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是衡量企業財務健康的晴雨表。造車是一個重資金、重技術的行業,巨額的資金投入之下,車企的資產負債率整體都不算低。

比如比亞迪一季度達到了77.14%,蔚來達到了76.28%,上汽、長安、長城等車企也均在60%以上。雖然資產負債率高的企業,不一定財務狀況就糟糕,但必定面臨會更大的財務風險,一旦資本市場對企業償債能力產生擔憂,會影響企業未來的再融資。

吉利汽車一季度資產負債率是53.9%,並且這幾年也一直維持在50%多一點的水平,看來經營還是相對穩健的。

吉利汽車在帳面現金上也有不錯表現。截至2024年3月31日,吉利汽車的總現金水平達394億元。2022年底為337億元,2023年底為380億,持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

穩健的正向現金流,往往表明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行得通,具有持續的造血能力,自然在經營上的安全係數要更大一些。

此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曾指出,吉利繼續保持其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市場地位和審慎的財務戰略,負債水平下降、充足的流動性和凈現金水平都證明了公司穩定的前景。

當然,實現好業績的基石還是產品和品牌本身。吉利汽車作為國產老牌,以多年沉澱而來的市場洞察、技術創新、造車體系等能力,支撐起了堅固的品牌護城河,不會輕易被市場波浪所撼動,可以給足消費者安全感。

當下車圈價格戰打的難解難分,但消費者購車時還是要保持理性,看看財報,再考量下品牌和產品質地,才好做出最穩妥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10b087d55169c083b78c28c965cb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