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買票的年輕人:在這裡能誠實地做自己,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

2023-11-11     南都周刊

原標題:到處買票的年輕人:在這裡能誠實地做自己,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

在音樂節現場,很多人會跟著很嗨的音樂一起很開心很放肆地跳了起來,餘弦感受到了更大的自由,她可以更誠實地做自己。「……這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幾乎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出品|南都灣區財經新聞中心

統籌|馬建忠 陳養凱

采寫 | 南都·灣財社記者 詹丹晴 實習生 王希 陳家宏

南都·灣財社近期推出《消費年輕派》,

關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

我們關心當下的年輕人在關心什麼,

同時也在年輕人的視線里,

尋找和挖掘出能獲得

年輕人青睞、有潛力的消費品牌。

南都·灣財社還將於11月17日

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舉辦2023年度Z世代新消費大賞,

正式發布「Z世代消費大賞榜單」

並邀請行業代表、資深專家以及媒體

共同為行業把脈,

為消費者提供決策參考。

吹著海風,看著碧海藍天,聽著音樂,「感覺很浪漫」。11月初,曉琳去了深圳參加「潮拜72小時」藝術音樂節。這場音樂節在深圳鹽田區大梅沙海濱公園舉行,舞台設在海灘上,人走在上面,腳底是軟軟的沙子。

曉琳在當天中午抵達,那會現場已是人山人海。去音樂節,她有自己想見的歌手。相比起演唱會除了內場外其他位置與舞台都相距較遠,曉琳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在音樂節,可以近距離見到喜歡的歌手唱歌,感覺耳機里的人走出來了,這種魅力是難忘的。」

除了「潮拜72小時」外,在同個周末,深圳、杭州、鄭州、棗莊、南京、阜陽、舟山等地均有音樂節舉行,根據南都灣財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在11月剩餘的時間裡,還將有約22場音樂節將要舉辦,如廣州超級草莓音樂節、成都花田飛行音樂節、阜陽橘子森林音樂節、杭州夢想未來音樂節等。

音樂節有多火,國慶期間的數據就是一個證明。大麥網數據顯示,在今年以前,2020年的國慶假期音樂節數量最多,共有20餘場。但是,今年國慶期間,至少有超過60場音樂節在多地舉辦,相當於數量翻了約3倍。此外,根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今年國慶期間,全國音樂節的總票房約2.08億元,觀演總人次為47.4萬人次。

國內的戶外音樂節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舉辦的「Heineken節拍99夏季音樂節」,2000年,迷笛音樂學校在校內舉辦了第一屆音樂節,而後於2004年將第五屆迷笛音樂節搬到了北京雕塑公園舉行,第六屆迷笛音樂節開始正式對外售票,我國戶外音樂節也正式開始進入商業化運作。在這之後,摩登天空音樂節、草莓音樂節、張北音樂節等音樂節湧現。

井噴的音樂節現場聚集了大量的年輕人。在小紅書上,截至11月8日,與「音樂節」相關的筆記超過356萬篇。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演出市場消費主力為18至34歲的年輕人群,該年齡段人群連續三年在購票觀眾中占比超過76%。購票人群以女性消費者為主,占比為66%。

聚集在音樂節的年輕人,也吸引著消費品牌進場。元氣森林、甜啦啦、湯達人、隅田川等品牌成為音樂節主辦方,蜜雪冰城、茶百道、江小白、斑馬精釀則成為音樂節總冠名。

來自茶百道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茶百道通過與四場音樂節合作,全網總計曝光量約3.5億,現場人流飲品銷售轉化率約15%,即每10個現場觀眾就會點一杯,在小紅書平台也獲取了粉絲自發種草筆記。

蜜雪冰城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之所以總冠名音樂節,是因為蜜雪冰城的粉絲客群與音樂節愛好者非常匹配,希望能通過音樂節這種年輕人喜愛的方式,與粉絲產生更深層次的互動。

消費品牌們在音樂節上尋找年輕人,而對音樂節樂此不疲的年輕人,又在尋找什麼呢?

為看音樂節,凌晨四五點排隊

音樂節最打動餘弦的是,可以給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出口,收穫一種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的快樂。

儘管在今年五一假期,餘弦才第一次參加音樂節,不過至今她已經去過四次音樂節現場了。五一假期她去的是南京咪豆音樂節,一連看了兩天,國慶假期去的是常州太湖灣音樂節和鎮江泡泡島音樂節。

與演唱會現場會提供固定座位不同,音樂節現場多不設座位,部分音樂節還會劃分為VIP區和普通區。為了能站在更靠前的位置,餘弦曾經參加過「夜排」,凌晨四五點就起床去排隊。

據她觀察,「夜排這種現象可以說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音樂節)你需要站立一整天,基本上很難吃飯和喝水。

餘弦非常喜歡聽歌,每天都在聽歌,也曾去過livehouse、看過多場演唱會。她並非對音樂節這種形式有所偏愛,只是因為喜歡的歌手——魚丁糸樂團(原「蘇打綠」樂團)暫時沒有開演唱會的打算,才不得不去音樂節現場見他們。但在這個過程當中,餘弦確實感受到了音樂節的獨特魅力。

在音樂節現場,很多人會跟著很嗨的音樂一起很開心很放肆地跳了起來,餘弦感受到了更大的自由,她可以更誠實地做自己。

餘弦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不管你打扮成什麼樣子,還是做出一些你平時不會做的舉動,都不會有人用怪異的眼光去看待你。在現場,你甚至可以放聲尖叫和吶喊,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演出,不影響安全,就沒有人會去阻止你。而這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幾乎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此外,音樂節讓餘弦感受到了強烈的共鳴感。餘弦記得非常清楚,當聽到一些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歌曲,像《無與倫比的美麗》《旅行的意義》《那些花兒》等等,現場幾萬人一起大合唱,那種感覺真的特別美好,她好幾次都跟著大家一起唱著唱著不自覺就流淚了。

通過音樂節,餘弦海結交了很多好友。她習慣自己獨自乘坐交通工具去到演出的場地附近,然後和網上認識的志同道合的網友——俗稱「演出搭子」一起去音樂節現場。

餘弦總結道,「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不是和朋友一起去的,而是一起去了音樂節才成為了朋友」。後來,餘弦還和這些朋友約著一起看演出,慢慢熟悉之後,發現除了演出之外,她們之間還有挺多共同話題,也比較有共鳴。

「這些朋友我至今都還保持著聯繫,也和他們約定了如果以後還有機會可以繼續現場見。不一定是音樂節,也可能是演唱會。」回顧這些經歷,餘弦覺得「是比較奇妙的體驗,在我人生的前20年是沒有過這種體驗的」。

去看音樂節,餘弦買過三次VIP票和一次學生票,價格在360元-700元之間,四次門票花費約2400元。餘弦留意到今年音樂節門票漲價是普遍現象,她和朋友對比過同一音樂節今年和前幾年的票價,了解到「有一些(票價)甚至是翻倍的」。

不過,對餘弦而言,看音樂節最大的花銷不是門票,也不是住宿,而是交通,主要是因為廣東的音樂節陣容都不太合她的胃口,她要坐高鐵或是飛機去外地。餘弦看音樂節的全部花銷都是靠自己攢下來的,她透露,「我沒有向我的父母額外索要費用,大部分是從我平時的生活費里節省出來的,或者是靠一些兼職等手段去賺取的。」

在音樂節現場「開火車」

喜歡的樂隊就在台上演奏,天賜身旁站著他的好友以及陌生的樂迷,他們隨著音樂一起擺動,享受著每一句歌詞、每一串音符帶來的快樂與感動。

回憶起之前參加的音樂節,在廣州讀研究生的天賜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他喜歡音樂節,是因為「永遠沒有辦法忘記這種短暫逃離現實的體驗」。

天賜第一次看音樂節是在2019年,到目前為止,他去過草莓音樂節、橘洲音樂節和星巢音樂節。天賜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樂隊:草東沒有派對、萬能青年旅店、散人樂隊以及deca joins。

在天賜看來,相比起樂隊的專場表演,雖然音樂節的門票價格常常更高,但聚集了更多的樂隊,花多一點錢就能多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樂隊的現場,顯然性價比更高,而且,在音樂節現場,還能認識一些以前沒有聽過的新樂隊和音樂人。天賜表示,「如果沒有音樂節,我可能不會了解到這些新興樂隊和音樂人,音樂節也相當於提供了一次音樂人和聽眾見面認識的機會。」

音樂節的場地比起專場要更大一點,樂迷的行動也更自由,天賜覺得這樣和朋友能夠玩得更開心。

天賜記得很清楚,今年10月,在星巢音樂節,他和朋友隨著音樂正在搖動,突然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前面的人開始「開火車」——「開火車」就是由某個樂迷帶頭,後面的人自動加入,搭住前一個人的肩膀,就像火車一樣,在草坪上不停地開動。天賜說,「我和朋友也加入進去,跟著音樂遊走、蹦跳,現場的氣氛真的很high,讓人忘記了所有煩惱。」

除了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外,音樂節也給天賜和朋友相聚以及結交新朋友提供了機會。在離開長沙之前,天賜和朋友們去了長沙草莓音樂節,一起度過了一小段快樂的時光,那是他跟長沙的朋友們最後一次聚在一起看演出。說到這裡,天賜微微嘆了口氣,「我的朋友大部分都居住在長沙,之後的時間我都在廣州,即使長沙或者廣州有音樂節,我和他們也很難有機會在一起看了。」

不過也是在這場音樂節上,天賜認識了一群新的樂迷朋友。天賜說,「我覺得是這場音樂節將我們聚攏在一起,在演出結束後,我們還一起吃飯、喝酒。我們還有一個微信群,雖然大多數人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但我很珍惜每次和大家聚在一起玩和看演出的機會。」

參加了三次音樂節,天賜認為價格和演出陣容是他選擇是否參加音樂節的重要因素。在價格方面,天賜認為草莓音樂節的價格近年來有所上升,星巢音樂節的價格一直較高;在陣容方面,比起草莓音樂節而言,他認為星巢音樂節的演出陣容更好。草莓音樂節在城市分布上更廣泛,星巢音樂節則更側重於一線城市。

天賜看音樂節的花費主要都用在門票上,三次門票大概花了1000元。儘管音樂節現場還會有一些市集,售賣食物、潮玩、音樂節周邊產品等,不過,他很少在音樂節現場購買飲料,因為很貴,一杯飲料通常要15元到20元,而周邊產品明顯也被抬高了價格,他更傾向於在二手交易平台或者樂隊專場演出時購買。

在音樂節現場被「罰站」10小時

今年六月,驍甜去了人生中的第一場音樂節,但她不打算再去了。

驍甜去的是武漢創造宇宙音樂節,她是衝著喜歡的rapper小酷、tt、沙一汀、cblock、萬妮達、gai去的。她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其實就是抱著去現場感受一下熱烈的氛圍,聽聽歌的想法」,但是,主辦方的管理能力和現場混亂的秩序勸退了她。

首先是票價的混亂,驍甜買的是599元的普通票,VIP票在靠近舞台的前方區域,票價是699元。但是,當她到達音樂節門口時,她發現現場有黃牛在賣票,普通票只賣一兩百元。

不僅如此,她還了解到有人是花了上千元買的門票,「據說是當初音樂節開售時有傳聞說韓國明星泫雅會來,票價被炒高了」。

其次是管理上的混亂。驍甜向南都灣財社記者直言,「這次音樂節的管理比較有問題」,首先是人很多,在看演出的過程中,驍甜和她的朋友們被從後面湧來的人群慢慢擠到了中間,「人越來越多,我們被擠在中間,根本擠不出去」。

因為這樣,驍甜無奈從中午十二點一直站到了晚上十點活動結束,才得以從人群中脫身。

而且,當天現場還出現了意外的天氣狀況,那天傍晚六點,武漢突然下起了大暴雨。驍甜說,「下雨的時候很多人都走了,然後就有很多排在後面的人往前沖,甚至翻護欄衝去前面的區域,當時現場亂成一片。大雨持續地下,我們後來差不多就站在水裡了,水直接沒到小腿上。」

驍甜的手機也被大雨淋壞了。驍甜算了一下,那天她還損失了一副墨鏡、一張板凳,三四個美甲也壞了。

儘管驍甜覺得那天的rapper們都表演得很精彩,全場的氣氛都很「燃」,自己也被帶動了起來,也「從頭蹦到尾」,但由於高昂的票價、不到位的管理服務,以及人山人海帶來的較差體驗感,她決定不再去音樂節了。

(應受訪者要求,曉琳、餘弦、天賜、驍甜為化名)

更多《消費年輕派》報道,請點擊

聽說年輕女生們,都愛喝這個?

我國養寵家庭將突破8700萬戶!Z世代養寵群體增長迅速,單寵物年均花費5200元

酒鬼地圖走紅,年輕人為何對精釀啤酒「上頭」

為騎車5個月花了12萬,CityRide是個什麼樣的「坑」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d9612c24a5f63cbe49c1564dd28a6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