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一場「一點都不懸疑」的懸案

2024-01-14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晚清的一場「一點都不懸疑」的懸案

現今網絡輿論的力量有多強大,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而這種輿論的威力在我國自古就有。遠的不說,就論清末最大的疑案刺馬案。在1973年、1992年以及2007年,這個清末的重大案件都被人們改編成影視劇搬上了大熒幕。而內容幾乎都是一樣,主要就是馬新貽與其他二人結為兄弟。後來馬新貽卻為了一己私慾而殺死二弟奪其妻子。最終被小兄弟殺死的故事。雖然影視劇將裡面人物姓名都改了,也賦予整個故事以新的生命,但是最終的矛頭仍然指向了馬新貽。

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有時候真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馬新貽就是一個被冤枉一百四十餘年的人物。清朝末年,外有列強侵占之辱,內有太平天國之亂。就在這風雨飄搖之際,以曾國藩為代表的一眾漢臣拯救了清王朝在中華的統治。

馬新貽在接到這個任命後表現的卻一點都沒那麼興奮。他返回家鄉先是祭拜了祖先,又坦誠對兄長說自己此去凶多吉少,算是簡短的交代了後事。馬新貽將他的精明強幹帶到了兩江地區,他迅速處理漕運、減輕民負,用自己的方式對兩江地區展開了整治。這些措施對於國計民生來說都是正向的、積極的。雖然觸及了當地舊勢力的利益,但還沒到鋌而走險刺殺朝廷大員的地步。

而恰在馬新貽遇刺前幾個月,在天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主要受理人員是曾國藩,然而他卻沒有處理好這件事。朝廷迅速調素有洋務能力的丁日昌參與到了案件中。民間曾有流言說是曾國藩因為馬新貽繼任了他的位置而起了殺念。其實不然,曾國藩在接到處理「天津教案」的任命後就給家人寫下了遺書。曾國藩的身體狀況確實每況日下了。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怎麼會對馬新貽下手。即使殺了馬新貽,兩江總督的位置也不會是他曾國藩了。況且曾馬二人真可以說是往日無怨近日無仇,既非對手也不是政敵。所以說曾國藩是幕後主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於是立即下令給馬新貽讓他著手處理長江水師。湘軍集團在兩江地區已經苦心經營很多年了,而馬新貽在兩江地區卻沒有任何私人武裝。就在馬新貽絞盡腦汁想辦法的時候,他遇刺了。直接執行刺殺的兇手是張汶祥,但這位刺客刺殺成功後既束手就擒,並高喊「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口號。冷不丁的一看還以外是現在的宗教恐怖分子穿越了呢。張汶祥供詞說自己被別人霸占了妻子和財產。雖然財產追回來了,但妻子還在別人手裡。(這頗和現在的某位明星的遭遇差不多啊,但人家卻很明白:「錢沒損失,就是最大保證」)張汶祥便到馬新貽那裡去申冤了,卻沒有得到受理。然後馬新貽在兩江地區的新政策使張汶祥失去了財源。新仇舊恨湧上心頭才促使自己刺殺了馬新貽。

而就在受理此案最後一位主審官鄭敦謹眼看著要觸碰到事情的真相後,卻忽然收手了,將張汶祥的供詞原封不動的呈遞給了中央朝廷。他自己卻在返京的路上請病回家了。不過他這也不知道害的是什麼病,也許是心病吧,十多年後才去世。

慈禧選擇了後者,然後就犧牲了馬新貽。而有關馬新貽奉慈禧密旨徹查太平天國的寶藏一事,然後因此觸碰了湘軍的利益。這都與前面的原因不衝突。在太平天國統治時的南京,大家為了實現「平等」的夢想。洪秀全便把所有人的財產統一了起來,然後統一使用。在湘軍攻破南京後,湘軍上交給朝廷的財產卻很少。這便讓慈禧起了疑心,如此巨大的財富若真實存在,再流落到地方集團中,那就會對朝廷的統治構成威脅。

於是,慈禧也極有可能令馬新貽順帶著把財寶也找了。正是這麼多原因使馬新貽夾在了以慈禧為首的中央和以湘軍為首的地方中間。對於任何一個個人來說想撼動任何一方政治集團都無異於痴人說夢。

若真論殺死馬新貽的元兇那慈禧恐怕是脫不了干係。這恐怕也是馬新貽臨終告誡子孫,別去深追此案的元兇才能得保平安的真正原因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b00692c77542d328a96373d2935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