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重看《蝸居》,宋思明太太的一番話,值得所有女人警醒

2020-02-21     桃姐李愛玲

最近看了很多電影,偶然間翻出十年前的《蝸居》,又粗略地重溫了一遍。

《蝸居》是編劇六六的經典作品,當年紅遍大江南北,劇中人物也被觀眾和網友評論、分析了若干遍。

十年前看這部劇,我更關注的是海藻在整個劇情中的人生走向。

如今重看,我在宋思明太太身上,有了和當年不一樣的感悟。

全劇中,關於宋太太的劇情,有幾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段是,她和閨蜜逛家具店,看中一套高檔餐桌,愛不釋手。

但幾經思量,還是放棄。

閨蜜勸她:「喜歡就買啊,又不是買不起。」

她說:「不買!買得起也不做那冤大頭啊……一張桌子好幾萬,錢又不是天上下毛毛雨下來的……這樣的桌子,怎麼地,也得兩百平米的豪宅吧」。

彼時她雖尚不知丈夫的婚外情,但她始終對自己身份位置有清楚的認知。

她深知丈夫身居高位,作為妻子絕不能樹大招風。

結婚十幾年,她支持宋思明的事業,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想必她都經歷過。

她時時處處都為丈夫、為家庭著想,跟著宋思明住在一套破舊的老公房裡,連裝修都不能。

她所有的個人喜好,都要為男人的仕途讓路。

另一段,是她得知了宋思明和海藻的苟且之後,提出離婚:

「宋思明,我跟你這麼多年,沒對不起你的地方……我度過了苦盡,把甘來留給了後人,你說你一回來我就給你一張臭臉,因為我實在笑不出來,我每天早上醒來枕頭都是濕的,心裡都是涼的,屋裡都是空的。你還要我在你回來的時候卑躬屈膝去討好你,承歡你,我做不到,我們倆好聚好散……不愛了就是不愛了,不談對錯,不談誰負了誰。」

她竭力地維持體面和克制,眼淚還是洶湧而出。

一個被傷害的妻子,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煎熬,需要壓抑住多麼強烈的情緒,才能做這番不失修養的表達。

另外還有一處更經典的情節:

宋思明東窗事發後,宋太太來到海藻的住處。

她坐在自己曾經求而不得的高檔餐桌前,對著海藻一字一句:

「你既然都已經跟了他,好歹也算是我們家譜里不入名但卻擔個份兒的,叫什麼呢?侍妾?隨伴兒?這妾還真算不上,妾好歹還過個門兒呢,就算是陪睡吧,比外邊隨便找的ji女總強點,至少不帶病。

我跟他說了,既然都陪睡一場,這錢總得丟幾個,就算是piao吧,也不能白piao ,這piao 也得有piao品,就好像三次賭博一樣,而且出手得大方點兒,方顯自己身價。 」

這番言語羞辱,曾讓許多人看得大呼痛快。

到現在,抖音上仍有很多這一段的短視頻,被許多女人奉為圭臬:

強!過癮!這才是正室范兒!

十年前我看這段,也心生敬佩——教訓小三,兵不血刃,這個女人好厲害!

但如今再看,這一番話背後其實有一個點,很值得注意:

宋太太這番話,看似痛快淋漓,其實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男權立場。

在封建社會,一個坐在正室位置的女性,是妻子,同時也是一個善後者。

男人在外的風流債,她得挺身而出來收撿爛攤子,擦屁股。

不聽話的小妾,她願不願意都得接受,還得管理和馴化。

侍妾,隨伴,陪睡,這些稱呼,其實都是對應的「正房「而生的。

放在舊社會,或許能稱之為「強「吧。

而在當下,這番話真的代表「強「嗎?

那是另一種弱。

無論她氣勢上如何占據優勢,拔得頭籌,這都是一種無從選擇、不得不妥協的弱(我只是針對這番話,宋太太內心,其實是不能認同丈夫三妻四妾的合理化)。

回看劇情,其實宋太太在第一次約見海藻時,就表達過類似的話:

咖啡館裡,她一襲紅衣,打量著坐在對面的這個清湯掛麵的女孩。

即使內心翻江倒海,但臉上平和從容。

她從女人的角度,說了很多勸誡。

但很快話鋒一轉:

「他都告訴我了,包括你們都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他要你給他做個門面,我也認可了。不過有一點你要明白,你們不會有什麼結果的,他和你只是逢場作戲……他需要你給他做門面的時候,你就得在那杵著,若是以後,再有其它門面什麼的,你也別抱怨,別生事。」

最後還有一句警告:

「希望你以後的丈夫,在知道你這段不堪的歷史之後,依舊把你當寶貝。」

發現了嗎,這些話,其實也是從男權立場出發的。

  • 你做小三,我作為正妻,認可了。
  • 你最好別生事,別給我們家惹麻煩。
  • 你早晚要嫁人,男人都會介意的。

從這些話中都能看出,宋太太是一個骨子裡的傳統女人。

她賢惠、隱忍、勤儉持家。

她也是個可憐人。

在整個婚姻里沒有什麼錯處,卻被傷得體無完膚。

她對自己無力,挫敗。可還是對他有愛,有感情。

中國女性中很多宋思明式的妻子。

她們善良,重感情,但骨子裡仍非常保守和傳統。她們沒有意識到內心深處潛在的被灌輸的男權意識,在多年的生活中習慣了犧牲自我,成全男人。

慶幸的是,《蝸居》劇終,宋思明在事發前的最後關頭,想把海藻母子託付給她。

她抽回原本握住丈夫的手。

那雙手,本來打算與他同生死、共進退、甘苦與共,不離不棄。

而在她知曉了他的本意之後,她斷然拒絕。

這是一個妻子最後的底線和尊嚴。

她冷冷地告訴他:

「這話你最好告訴你父母去,因為也許不久以後我也嫁人了,婷婷也改名換姓了。」

不要高估女人的忍耐,更不要用偉大來綁架一個妻子。

宋太太在全劇中的變化,也展示了一個遭遇出軌傷害的女人的艱難心路——

最初佯裝鎮定,人後痛不欲生,有過歇斯底里,最終,遵從真實的內心。

這是更加真實的人性。

這,也是宋太太更讓人心疼的原因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_lKhnABgx9BqZZIJh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