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佟麗婭上位、與陳數叫板的女大佬,是《渴望》中的她

2020-03-05     桃姐李愛玲

01

《完美關係》播出以來,主角連遭吐槽,配角卻不斷圈粉,網友們紛紛呼喚「配角請上位」。

其中,張凱麗飾演的李月如,一出場就攫住了觀眾的眼球。

幹練短髮,強大氣場,舉手投足間碾壓一眾人。

幫女兒爭總裁,她沉穩冷靜,有勇有謀,隨意一瞥,威懾四方。

這一場戲,讓彈幕都炸了。

她未雨籌謀,提前拉票,軟硬兼施,笑裡藏刀,輕描淡寫,去令人脊背發涼。

反對女兒戀情也霸氣十足,不賣慘不說教,直擊要害,一句廢話都沒有。

觀眾們紛紛表示服氣。

有人一語雙關:「姜還是老的辣」。

有人直接說:「不敢相信她是《渴望》里的劉慧芳」。

02

凱麗飾演的「劉慧芳」,是幾代人心中的「白月光」。

三十多年前,《渴望》劇組來到中央實驗話劇團選演員,導演發現張凱麗「長相特別祥和,是其他二十多歲女孩子沒有的」,頓覺她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劉慧芳。

20歲出頭的張凱麗,為了演好媳婦和母親,徹夜鑽研角色,連軸轉到累病住院。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將溫柔善良、命運悽苦的劉慧芳拿捏地遊刃有餘,絲毫不見年輕演員的生澀。

「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睏惑……」

每晚無數觀眾伴著這首歌守候在電視機前,為她牽腸掛肚、揪心流淚。

《渴望》播出後,轟動全國,創下了中國長篇電視連續劇最高收視率的佳績。

「萬人空巷」都不足以形容當時的情形。

北京社會心理研究所對北京市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96.1%的人收看了電視劇《渴望》,遠遠超出同類電視劇的收看人數比例。

(大陸第一部公開放映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的收看人數為86.7%,《上海灘》為83.2%)。)


據說,當年因為小偷都回家追劇,當時的社會犯罪率下降百分之三十,公安部授予《渴望》劇組「維護社會治安獎」。

連《新聞聯播》都就「為什麼一部電視劇能產生這樣大的影響力」進行了報道。

「娶妻當娶劉慧芳「。張凱麗也因《渴望》一舉成名,成為人人都想娶回家的「國民媳婦」。

她獲得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和全國電視十佳演員的「十佳之首」。

劇組到全國各地慰問演出時,她必打頭陣。

(1991年,《渴望》劇組到昆明湖清淤工程現場慰問演出)


觀眾們對她的狂熱程度,不亞於如今在超話上給偶像瘋狂打CALL應援。

乘飛機出行,整個機艙的人都要合影簽名;

坐汽車出去,被人們里三層外三層包圍。

打車被認出來,司機都興奮地撥通家裡電話,讓「劉慧芳」和老母親說幾句。

年長的女性觀眾更親切地將她一把摟在懷裡,恨不得帶回家做媳婦。

03

載譽過後,張凱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她被架上「劉慧芳」的神壇,人們覺得她理應「為人如戲」:

大眾過分簇擁,她稍有拒絕就會被抨擊「還好人呢,怎麼這樣」;

演出時穿得光鮮亮麗,一下台就有大爺大媽拉著她批判「樸實的劉慧芳怎麼變成這樣了」。

比這些更嚴重的,是演藝道路的受限。

她演了《女人之家》《軍嫂》等戲,但反響不大:

「沒有人找我演其他的角色……找我的基本都是善良的,但都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甚至有人說,她的「本色」就是劉慧芳,所以演不了其他角色。

事業與生活的雙重瓶頸之下,她選擇了逃離。

1993年,張凱麗隨丈夫去深圳定居,專心相夫教女,一走就是五年。

1998年,借著回北京拍廣告之際,她和丈夫商量想再拼一次事業,丈夫非常支持,並舉家搬回北京。

重回演藝圈後,她決定轉型,躍出昔日的光環怪圈。

演過《隱姓埋名》中的大毒梟、《非親兄弟》里的礦工和《保衛延安》中的宋美齡等角色,還演了一些話劇。

(《非親兄弟》劇照)


但觀眾依然不接受。

「劉慧芳」的形象如時代烙印般根深蒂固,走在街上,不少觀眾會直接問她:

「你怎麼演那些呢,你原來不是這樣的你知道嗎?」

但她決心突破「劉慧芳」。

「如果沒有其他的角色,我覺得還不如不出這個名呢。」

她告訴自己,接戲首先看劇本——「好的劇本怎麼樣都行」。

2011年,她憑《裸婚時代》里的田淑雲成功轉型。

田淑雲是童佳倩(姚笛飾)的媽媽、劉易陽(文章飾)的丈母娘,有一張連環懟人不換氣兒的鋼炮嘴。

為了演出得理不饒人的勁兒,張凱麗下足了功夫:

「一定是語速特別地快。我即興發揮的比較多,本身沒什麼詞,我能說出半篇紙來。」

電視劇一播出, 「張凱麗吵架」、「張凱麗的嘴我是大寫的服」,被網友們熱議。

《新浪娛樂》發起「你鬥不過的丈母娘」投票,固執潑辣的田淑雲榜上有名。

觀眾們紛紛表示認可:

「原來覺得你只能那樣委委屈屈的,這次揚眉吐氣了。」

之後,她更是突破戲路,風格多變。

既能走下神壇演媽,也能突破形象駕馭複雜人設。

《我們結婚吧》中楊桃(高圓圓)的媽媽,不僅專注催婚催生,還能手撕出軌渣男。

(張凱麗憑此劇獲得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女配角)


《逆流而上的你》中,她演劉艾(馬麗)的媽媽,是個可以稱為「活寶」的廣場舞領舞,被網友們稱為「硬核單親媽媽」。

《人民的名義》中,她變身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的夫人、女教授吳惠芬。

她與丈夫看似比肩而立的婚姻,實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利益糾葛。

人們說,原以為她只懂教書,看完之後才知道她深不可測。

發現高育良不清白時,貢獻了綿里藏針的「迷之微笑」。

得知丈夫不忠,前一秒失控大吵,後一秒和顏悅色,令人凝神屏息。

前幾天還有網友在說:

「我一看到她就能想起她和高育良書記吵架的那個片段,嚇得我對著手機螢幕不敢吱聲。」

這次演《完美關係》,不少網友直接喊話:「太后請受我一拜」。

04

劇中的張凱麗霸氣十足,生活中的她卻並不強勢。

她說過,所有去過她家的人都會羨慕她婆婆的幸福。

原來丈夫老家有規矩,母親年邁後必須和小兒子一起生活(做鄰居都不行,必須一個屋檐下),所以她和婆婆同住二十多年。

婆媳相處方面,她有一條原則:

「不摻和在一起,不做同一件事情。」

婆婆喜歡操心家務和保姆忙活,她絕不指手畫腳;

女兒出生後自己帶,生活教育問題也不讓婆婆費心。

在戲裡咄咄逼人,現實中卻不挑理,因為她追求的是家庭「終極的大的好」。

她直言,她的生活方式對很多人沒有借鑑性,因為她希望丈夫幸福開心勝於自己(這一點,她真的挺「劉慧芳」的)。

對女兒,她更是盡心盡力付出全部。

不拍戲時,她就陪著女兒張可盈,扮演二十四孝老媽,以至於參加旅行節目前,女兒一句「你明天就去我現在特別不爽」,她就立馬不舍起來:

「你再說我就不去了。」

女兒考上中戲後,張凱麗她更不遺餘力支持她入行。

張可盈參加演藝競技類節目《一年級·畢業季》,她寫親筆信為女兒加油打氣。

自己參加《跨界歌王》,也不忘唱女兒的歌曲《會飛的魚》。

她還帶著女兒拍電視劇、參加各類節目。

在中國演藝圈,女演員其實很不容易。

無論你曾經多麼意氣風發,無論你實力演技如何強大,中年一過,就面臨無戲可演,事業停滯的尷尬。

不能成為於佩爾、梅麗爾 斯特里普,不是演員不努力,而是在這樣大環境和土壤之上,太難太難了。

更不要說,受」劉慧芳形象「影響深重的張凱麗。

如今的她,能突出重圍,出演這些」顛覆劉慧芳」的角色、並獲得觀眾的喜愛和認可,真的實屬不易。

劉慧芳式的賢惠,永遠地留在了那個年代。

五十八歲的張凱麗,沒有成為鞏俐式的「女皇」,也沒有活成趙雅芝式的不老女神,但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性強大的生命力——

無論什麼年齡,仍然可以生機勃勃,依然可以突破自我,自有一番天高海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sqlrnABjYh_GJGVvh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