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慘澹的暑期檔中,國產片是電影院的稀客。
尤其要在有限的上映電影中找出一部值得一看的國產片。
數來數去,也只有鄧超這部自導自演的新作了。
這兩位之前導演的片子,《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都是大家公認的喜劇爛片。
主演白宇也是近年令人矚目的流量男星。
劇集演了很多,但正兒八經的主演電影,這算是第一次。
這個組合怎麼看怎麼不靠譜。
抱著忐忑的心情看完电影後,卻著實讓我感到驚喜了!
鄧超是桃子比較喜歡的國內演員。
大家或許對他的印象是《跑男》中的二缺形象。
本人性格也是很活潑跳脫,加上多次出演喜劇電影,讓普通觀眾給他貼上了"搞笑"的標籤。
但事實上,鄧超是個不折不扣的正劇演員。
早年多部國產劇的歷練,從《少年天子》到《少年包青天3》。
再到近年主演的高口碑電影沉澱。
只是演歡鬧的喜劇去當個諧星,實在有些浪費他的表演天賦。
好在自導自演了兩部喜劇後,終於走對了路。
鄧超在片中飾演的馬皓文同樣也是充滿了悲劇色彩。
得益於這麼一個走心的劇本,讓他有了發揮空間。
這也是鄧超最好的一部導演作品。
兒子馬飛(白宇 飾)和老爸馬皓文。
在2019年,馬飛已經是一名年輕的國家航天員。
他即將要飛上太空,實現從小的航天夢想。
他的成功離不開父親的教育,這是個非典型家長,有學識有遠見。
上世紀90年代,馬皓文是他們縣城的知名建築工程師,還督造了縣裡的跨江大橋。
憑著這些貢獻在亞運會期間當選了火炬手,而且這天剛好還是大橋正式運營的第一天。
這是馬皓文人生中最輝煌的日子,連帶著兒子馬飛都享受到了這種萬人尊重的榮耀。
結果,大橋突然塌了。
他瞬間從人生巔峰跌到谷底,馬皓文因為大橋事故被捕入獄。
老婆和他離婚,兒子跟了媽媽(任素汐 飾)。
等他出獄後,老婆已經再婚,兒子也上初中了。
沒工作,沒房子,再加上大橋事故被眾人唾棄。
馬皓文等於成了縣上的瘟神,誰見誰罵,誰見誰躲。
他心裡現在的牽掛也只有,當年的事故真相和兒子的成長教育了。
父親缺席的幾年時光里,馬飛在學校是不學無術的吊車尾。
接下來擺上檯面的主題就是,對於國人深有體會的教育制度的思考。
兒子面臨校方開除的決定,馬皓文便和校長打了個賭。
只要能在期末考試中獲得年級前十的名次,兒子就可以留下來上學。
他在微博上寫道:
我曾經在小學五六年級有過短暫的學霸生涯,而且,嗯,真的當過英語課代表。So amazing?Unbelievable?初中到了叛逆期,各種調皮。學校要開除我,說"鄧超是一個社會上的人"。我媽媽衝進教室憤怒辯論,"我兒子是個好孩子,他不是社會上的人"。我相信我後來所以沒有走錯路,是因為那天下午媽媽對我的相信。
在電影里,媽媽的形象變成了馬皓文。
鄧超把這部關於孩子和教育的故事搬上銀幕,也是一種對於自己如今家庭的感慨。
一邊是自己的童年回憶,在開明的父母鼓勵下成人成才。
另一邊,他也結婚生子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父親,面臨同樣的子女教育問題。
"送給父親,獻給孩子"的海報宣傳語是他製作本片的初心。
電影最大的亮點也在於抨擊了"唯成績論"的固有思維。
當自己的孩子是學校認為的"壞孩子",放棄了對他的教育。
家長這時該做的應該是,不要摧毀TA的信心。
片中有一場戲讓我記憶深刻。
大雨不停,洪水來襲的夜晚。
兒子馬飛被困在了洪水裡苦苦掙扎。
在父親的提醒下,他用周邊可見的材料搭了個簡易木筏成功逃生。
製造木筏的知識是父親教他的,書本上沒有,但卻救了他的命。
片中父親馬皓文的教育方式,不是只讓孩子學習固定的知識,而是讓他形成學習習慣和思考方法。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找到願意為其奉獻一生的理想。
清華北大是全中國最為知名的兩大高等學府,多少孩子擠破了頭也想進去就讀。
甚至因為名校光環把專業放在了次位,讀著自己討厭的專業成功變為了名校學生。
但事實上我見過太多四年下來鬱鬱寡歡的同學。
四年時光花在不感興趣的專業上,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懂那種痛苦。
這是電影中的台詞,對於孩子而言這是學習任務而不是學習目的。
具體到細枝末節,未來想做什麼才是真正應該關注的。
如果找不到箭靶子,每天拉弓還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並不是一部神作,也有著諸多毛病。
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電影最終的觀影體驗,但它卻聚焦了國人關心的教育。
直到今天,大銀幕上都少有教育題材的國產電影。
至少它提供了一種新的解題方法。
不能說多完美,但一定有意義。
尤其是在這個凋敝的暑期檔中,現實題材的作品更是睏乏。
本片首映日的1.4億票房,可能預示著暑期的一個爆款要來了。
今天的內容就為各位看官推薦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桃子的推薦,請不要吝嗇你發財的小手給桃子點點關注點個贊,關注桃子不迷路,每日精彩推薦總會有一天的內容直擊你內心深處的那股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