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行業三大端的10大痛點

2019-07-17     火種三農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產國和消費國,很多水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繼續大幅度提高,有人稱中國的水果消費市場仍舊是藍海,遠未到紅海。然而,具體到生產環節、果品流通環節和銷售環節,我國是水果大國卻不是強國。在水果產業里,還面臨著一些痛點。

生產端

01/滯銷

滯銷是我國水果行業長期存在的「固瘤」,僅去年就出現蘋果、橙子、菠蘿等多種水果多地滯銷的消息。滯銷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生產端與渠道溝通不暢,由於生產端小、散、亂情況的長期存在,與渠道難以及時、有效匹配,導致水果產業供需不配套這一突出問題,豐收不增收的現象出現。

02/進口水果威脅

近些年來,進口水果量大增,而水果出口比例減少,我國的水果貿易順差明顯減少。百果園、佳沃鑫榮懋這樣的水果行業渠道巨頭,均以銷售國產水果起家,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銷售的進口水果越來越多,國產水果越來越少。國產水果缺乏競爭力、難賺錢,成為行業公認的現狀。

03/非標準化

水果從生產到市場,包括采前優良品種選育、果園管理、采後預冷和貯藏、上市前的商品化處理以及運輸和上市銷售,整個產銷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相應的標準,但從目前現狀來看,要麼無標準可依,要麼標準散亂難以統一,要麼標準內容過時,嚴重製約了我國水果的品牌化進程。

04/品牌缺乏

我國水果的區域公用品牌眾多,比如煙台蘋果、贛南臍橙、庫爾勒香梨等,在我國果業的發展歷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缺少知名的企業/產品品牌,一方面導致水果溢價有限,難以賣出高價;另一方面導致消費者買到的水果質量時好時壞,並且難以找到責任主體。

流通端

05/優質貨源難尋

作為水果渠道商,尋找優質的、穩定的貨源是保證其盈利的第一步。我國地大物博,水果產地眾多,而水果渠道商受制於經驗、時間、精力等原因,難以找到或者掌控優質的貨源產地,「好水果去哪裡找」成為他們的心頭困惑。

06/冷鏈物流應用度低

作為生鮮的一大品類,水果難以迴避損耗這個難題,尤其是如草莓、櫻桃等貨架期短、易損耗的水果,從田間樹上到消費者手中,這期間需要冷鏈物流的護航。但是從整個水果行業來看,冷鏈物流應用程度較低,有的甚至全程無冷鏈,導致某種水果早上賣10元晚上賣5元甚至更低的現象常見,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和水果的利潤水平。

07/生鮮電商難以盈利

據有關數據,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實現盈利的只有1%,其餘的99%中大部分虧損,小部分勉強盈虧平衡。除了受貨源、冷鏈物流的制約,生鮮電商還面臨難以獲取忠實的消費用戶的窘境。很多生鮮電商都靠燒錢補貼來獲取用戶,但是一旦取消補貼,很多用戶就流失了。

08/營銷手段落後

水果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長期處於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中,很多銷售者不會發掘新的盈利點,知識體系不健全,向消費者推銷的時候粗略提到「新鮮」「甜」,很少提及地域、功能、最佳食用時間及方式等賣點。

消費端

09/不知吃的是什麼水果

由於品牌的缺失和營銷手段的落後,消費者在買水果的時候,經常不知道自己買的是哪個地方的、哪個生產主體的、哪個品種的、哪種質量的水果,對糖度、安全度等質量指標的參數一無所知,導致消費體驗有限。

10/不知去哪裡買好水果

消費者經常買水果,水果消費算是剛需,但是消費者難以持續、穩定地買到質量好的水果,通常是這次買的水果好吃但是下次可能就不好吃了,水果品牌與消費者之間聯繫不夠緊密,盲目購買的因素很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O54GGwBmyVoG_1ZaL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