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中柱根腐病,草莓上的毀滅性病害,到底該怎麼防治?

2019-10-09     火種三農

草莓根腐病分很多種,但最為常見的為草莓紅中柱根腐病

草莓紅中柱根腐病,又叫紅心根腐病、紅心病、褐心病,目前已成為草莓老產區的毀滅性病害。在冷涼和土壤潮濕地區易發生。

草莓紅中柱根腐病的致病微生物有很多,並且一旦發生對草莓的栽培影響很大,所以需要正確辨認和防治。

發病症狀和危害

草莓紅中柱根腐病分為急性萎蔫型慢性萎縮型兩種。

急性萎蔫型多在春夏兩季發生,從定植後到早春植株生長期間,在外觀上顯不出有異常現象,但到了3月中旬至5月初,特別是久雨初晴後葉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狀,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慢性萎縮型在定植後至冬初均可發生,一般有二個高峰期,即草莓開花結果期草莓第一次換茬期

根系開始由幼根前中部變成褐色腐爛,後中柱變為紅褐色並腐朽,繼而擴展到根頸,病株易拔起。

發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間部位表皮壞死,形成1~5厘米長紅褐色梭形長斑;嚴重時病根木質部及根部壞死褐變,整條根乾枯,地上部葉片變黃或萎蔫,最後全株枯死。

發生原因

紅中柱根腐病是低溫病害,土壤溫度低、濕度高易發病,地溫為6~10℃是發病適溫,地溫高於25℃,即使水分多,發病也少。

低洼地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塊發病較重,並且常年連作會導致土壤中病原菌增多,易發病,一般粘性地塊比沙壤土易發病。

土壤有機質較少、偏施氮肥、種植過密等因素都會加重病情,嚴重時刻造成整個草莓園區的毀滅。

防治方法

01農業防治

輪作

種植過草莓的土壤3年內不重複種植草莓,種植草莓的地塊要進行輪作倒茬,最好是水旱輪作,無土栽培最好每年更換基質。

在施用農家肥時,一定要使用充分腐熟過的,不然加重造成病害的發生,要注意氮肥、鉀肥的使用,避免偏施氮肥。

採用高畦或起壟栽培,儘可能覆蓋地膜,提高地溫,減少病害,雨後要及時排水,儘量不要採用大水漫灌,避免造成積水。定植時種苗儘量存放在背風處、避免太陽直射,導致種苗失水,在存放的地面需要提前撒些水。

土壤消毒

目前最常用且效果較好的化學劑為氯化苦和石灰氮,土壤消毒時間一般在6~9月份,在草莓生產結束後,拔除植株,清潔田園。

土壤消毒需注意:化學藥劑處理土壤必須保持濕潤,這樣藥劑才會充分溶解,且要蓋上薄膜,才能因高溫高濕而充分發揮化學藥劑的蒸熏作用。如果只是物理高溫悶棚而不加入化學藥劑效果較差。

02藥劑防治

浸苗

在播種前使用競雙(5%大蒜素微乳劑)1000倍+碩豐481(14-羥基芸苔素甾醇)2000-3000倍進行浸根處理,有效降低根腐病發病率的同時,競雙和碩豐481皆有促進作物根系生長的作用,加速草莓苗根系發育,促進草莓營養吸收和生長。

噴霧

在草莓生長期間,交替或混合使用競雙+碩豐481或競雙+噁霜靈/代森錳鋅等葉面噴施,每隔7~10天一次,可有效防治草莓紅中柱根腐病的發生。同時碩豐481可提高葉面光合效率,促進葉片營養成分的合成;同時具有促進草莓的花芽分化,減少畸形花,提高坐果率和農產品品質等作用。

使用一周後,死苗被控制,整體葉色好轉

481對草莓根系的促進作用

灌根

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使用競雙或石灰等藥劑消毒,再進行補種。同時使用競雙1000倍+碩豐481 2000-3000倍對發病株周圍植株進行灌根處理,避免病害傳播。根腐病發生嚴重的草莓園,拔除病株後需對全園土壤根灌消毒,同還應地上部分植株使用競雙+碩豐481噴霧,上下一體、全面防治根腐病。

使用後幼苗無根腐病放生,白根增多

使用一周後,發黃葉片逐漸恢復正常


來源 l 大豐收草莓植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VgesG0BMH2_cNUgbo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