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油價高一點無所大謂,但真的有人因為加不起油換電車!

2023-11-02     汽車扒一扒

昨晚村裡人打電話問了我一個問題,他想換電車,讓我給一個方案。

他手裡有一台本田八代半思域,穩定性完全沒有問題,但用車強度比較高,每年接近兩萬公里,最近很長時間油價居高不下。

百公里8.5L油耗,油價8.5L,他跑100公里的成本是72塊錢,最近每天都是100公里的用車強度。看得出來,高油價的確影響到了他,至少影響著心情。

我給出的建議是,想換就換吧,目前的電動化產品是比較成熟的,至少要比2020年的產品更加靠譜,而且八代半思域到現在車齡也超過了8年,的確有點老舊。

也才30歲,感受下智能化、電動化產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01 高油價其實是有壓力的

有些人認為,油價高一點無所謂,也就是一公里成本多出1毛-2毛錢,的確對於BBA用戶來說,這只是一杯咖啡的費用。

但中國的消費、收入差異化巨大,買不起車的大有人在,不能因為看多了S級和帕拉梅拉的故事,就忽視宏光MINI EV的銷量。

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9萬,除去基本的衣食住行,還要照顧到家庭、教育、醫療、社交,留給購車的預算非常少。

養一台車,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壓力都很大。所以高油價的背後對工薪階層的施壓是明顯的,在這種壓力下,一定會有很多人放棄油車,選擇經濟屬性更加優秀的電車。

02 電車經濟性能更好

我們做過無數次的實測、設計推演,電車的綜合百公里成本是10元-20元之間,按照商業充電樁的充電比率會有一定的波動幅度,但成本都不會特別高,主要原因是電費是福利能源,如果90%的時間都是在家用充電樁上充電,那麼用車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但油車則不同,燃油屬於高價值能源,即便是百公里6L的飛度,在犧牲尺寸、動力、安全、空間的基礎上,百公里用車成本也接近50元。

這種差異化會隨著公里數的飆升而無限放大。

如果一台車每年行駛兩萬公里,油車的用車成本在14000元左右,但電車的成本則只有3000元左右,有人會認為也就一萬多塊錢,但這有可能是讓工薪階層生活更輕鬆的一個來源點。

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是,海鷗上市之後銷量持續飆升,核心點就是抓住了用戶對經濟性更加重視的需求,人們更需要便捷度高的代步車,方便、省錢、好停車。

所以我們要理解為什麼有人一定要換電車,就是因為在他們的視角來看,電動車一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省去很多的費用,既要在買車的時候省錢,還要在用車的時候省錢,在這點上,還在燒油的任何燃油車都是沒有話語權的。

理解並且尊重、接受,是消費層面最高的修養,而不是設立對立面指責、嘲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8fc0a9a7a7f6c93fa760338b904f4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