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話說了很多年後,國人似乎都覺得此言已經過時了:因為,如今中國的孩子都普遍性獲得了較好的教育機會和優良的學習環境;而老師們也已成為「薪水略高於當地公務員」的較好收入群體。
可是,3月23日,網上曝光了河南信陽固始縣第十三小學因欠電費被電業局停電的新聞,而學校欠費的原因,是縣因財政拖欠辦公經費——這豈不是有點「一夜回到多年前」,又開始苦學生苦老師苦教育的年代了?
而當學校因欠費被電業局停電時,當地政府的辦公大樓是燈火輝煌呢?還是更早地就黑燈瞎火了呢?——顯然,因財政經費不到位而停電的部門,仍最先是學校中招了!
我們當然理解在三年疫情的影響下,再加上「土地財政支撐下的房地產業業」的大滑坡,造成了基層財政困難的凸顯,地方政府財政經費困難已是較為普遍現象。
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的四、五線小城,這種情況更是非常突出和嚴重,公務員等政府部門拖欠工資現象也在多年後重現了。甚至像從來不差錢的銀行業,都在傳出降薪的消息。
但是,政府財政再困難,也要保住收支的底線——那就是「寧願停電的是政府部門,也絕不應讓教育部門在黑燈瞎火中停止教學活動」!
而固始縣卻仍然出現學校因財政經費不到位,最先被停電的現象,一是說明教育行業仍是相對的「弱勢單位」——試問:同樣是欠電費,電業局敢隨便停政府部門的電嗎?二是說明教育在一些當政者心目中,仍處於最底層的地位,拖欠教育部門的經費,於是就成了他們的最先選擇,也是最敢開口子的單位了。
國家高層都說了,「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這話首先就是針對各級政府部門的!而學生、老師和教育雖然也要有這種思想準備,但它應該是最後一個如此被對待者,否則,我們的地方政府就是失職、失責了!
另外,據稱這所學校其實也沒欠多少電費,不過區區幾千元而已——那麼,作為國營企業的電業局,為何不給學校以時間申請撥款,就要如此快速地停電呢?
很有可能,電業局這也是在「殺雞給猴看」——是在對當地政府及其他政府部門敲邊鼓,即你們再欠電費,這所學校就是你們的下場噢!電業局在這裡顯然也有「欺軟怕硬」的一面;同時,也側面說明學校確實仍是社會上的「弱勢單位」了。
此事最終成了新聞,上了熱搜後,也算是達到了電業局催繳欠費的目的——相信當地縣政府會很快解決這一問題吧?但對於當地政府而言,如何加快經濟恢復與發展,不斷提升財政收入,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不過,缺乏了「土地財政」和「房地產」這套最重要的財政收入馬車,我們的縣級財政重振之路,仍顯得任重而道遠!【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