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李斌喊出那句「最慘的人」,自己把自己推向了風口浪尖。
可以理解的是,2019年中國電動化滲透率不足5%,想讓人們買台電動車的壓力巨大,更別提高端用戶市場,想從BBA等高端品牌手中轉化用戶為自己的車主,李斌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可以說,李斌是中國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做出努力的選手,尤其是在高端化領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很多人,無論是服務、換電標籤還是高端、性能取向。
誕生於2018年的蔚來ES8,距離今天已經有6年時間,李斌的產品線也豐富到7台,從SUV、轎車到旅行車、轎跑一樣不落。
但很遺憾,豐富的產品線並沒有幫助李斌開拓更大的市場,不高的銷量反而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車型越多生產壓力越大,並且營銷壓力也大。
11月,蔚來完成了1.59萬台新車銷量,同比增幅12.6%,但環比下降0.7%,今年累計銷量14.2萬台,相比於2019年的數據,2023年的表現的確更好一些。
但這是建立在大量投放新車的基礎上,並且大環境滲透率也將會在今年12月達到40%。
如果和理想這種同價位的選手相比,蔚來的成績其實並不突出,銷量並不出色讓其在運營上略顯羞澀,數據顯示,蔚來第三季度營收為190億,雖然同比、環比都有增幅,但毛利率也只有11%,對於一家最早切入造車的新勢力企業來說,這樣的成績很難稱得上優秀。
但蔚來有自己的底線和步調,堅持高端、換電、服務路線,還是換回來了很多高端用戶群體的認可,更多車主對蔚來的評價較高。
李斌提出過幾個概念:不降低服務標準、不降低產品價值、 堅持換電路線。
這三個概念就意味著李斌對於蔚來的定位依然是高端路線,其表示不會生產單電機車型,因為單電機產品會降低產品的性能、安全和操控樂趣,雙電機車型是其產品的標配。
另外,不久前和吉利簽署戰略協議,就是想要在換電領域中獲得持續推動力,在這個800V遍地走的時代,換電似乎已經落後,但蔚來堅持的換電路線的確很讓用戶受用,5分鐘換上一塊80%電量的電池,比加油更快的體驗感,至少可以讓用戶減輕充電壓力。
雖然目前無法做到網絡全覆蓋,但長期燒錢也得到了一定的回報。
換句話說,李斌有自己堅持的發展方向,對於蔚來這樣的企業來說,想要換回銷量並不難。
一方面,其EV技術已經非常紮實,想要在這種基礎上生產REEV產品並不難,動力系統拓展可以換回來更大的市場,畢竟EV和PHEV/REEV的市場占有率相當,目前蔚來只有EV,意味著喪失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降價就能換回來銷量,李斌無法做到降價,既要考慮到老車主的權益,還要考慮到成本問題,降價問題是把雙刃劍,一個是的確會繼續壓榨利潤,但同樣能夠換回來銷量,降低生產、銷售成本。
也就是說,蔚來想要上岸的方式很簡單,但李斌沒有選擇這些方案,而是堅定自己的高端、服務、換電、性能路線。
也說明,對蔚來了如指掌的李斌還有充足的信心以及後招,如同他所說的那樣,一切都是為了活著,當年定價比蔚來更低的威馬、天際也都消失不見,但蔚來看似被人吐槽的一系列運營方式,反而讓李斌穩穩的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可能才是李斌的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