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現在推出APP,是要重現當年削減經銷商操作?

2023-12-22     汽車網評

自2017年開始,韓系品牌在國內銷量遭遇斷崖式下跌,起亞汽車更是如此,單月銷量一個月比一個月少,而新車在路上的能見度更是比邁巴赫還要少

而銷量低,成本經營也成問題。在近期,小編髮現起亞汽車在12月20日發布了起亞Kia App,其將為用戶提供涵蓋看車、購車、用車、養車、社交、生活服務等「一站式服務」。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現在才來推出app,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網點太少呢?回看相關數據,在2015年,起亞汽車在國內大幅擴大網點,全國經銷商數量已經擴大到885家;而到現在,起亞在國內經銷商縮減到只有391家,相比早前少了近五百家門店,很顯然,長期銷量下滑是門店減少的直接原因,庫存積壓、門店顧客數量零星、車子賣不出去還有懲罰,大面積虧損使得這些經銷商不得不選擇退網,並且在2022年初,東風汽車正式宣布推出悅達起亞,兩者結束了長達20年的合作關係,從此公司由三方共同持股,變更為起亞、悅達兩方共同經營,這更加讓起亞在話經營的壓力加大。

難道起亞沒有做出應對時代變化的改變嗎?也不是。在早前的廣州車展中,起亞全新車型EV5正式上市,售價在14.98-17.48萬元區間。不過在這次車展中,除了新車上市發布會的人流會多一些,其他時間來到展台的觀眾更是少之又少。這一款繼起亞EV6之後起亞在國內市場的第二台純電車型,EV5顯然關注度不是很高。

很多人都說起亞EV5的性價比應該會有很多消費者就此出手,並且起亞EV5也被大家視為起亞在中國市場最後的希望。但是在上市後一個月的今天,再去查看一下這款新車銷量數據如何的時候,發現銷量僅僅只有104台。不過對這個數據,小編並不驚訝,因為在其他車型甚至到整個起亞品牌來看,成績也不過如此。

11月,起亞汽車國內銷量為7004輛,比一款月銷量排行榜第十名的新能源車還要少,再看下具體車型11月的銷量,獅鉑拓界1524輛、賽圖斯924輛、奕跑761輛、K3 644輛、智跑464輛、嘉華157輛、K5 95輛、煥馳56輛,在曾經為起亞月銷量貢獻最多的起亞K3、K5,11月銷量加起來也不到一千台,EV6更是只有個位數的6台,而上一年推出的獅鉑拓界則是給到了1524輛的貢獻,但這遠遠不足以讓起亞能夠重溫早年巔峰。同時,財報數字不會說謊,從2017年到2022年,悅達起亞的凈利潤負值,總計虧損已超過139.76億元人民幣,且僅最近三年的虧損就高達110億元以上。相信大家可能也會想到,是起亞汽車沒有推出新車,沒有新能源車嗎?並不是,新車方面有賽圖斯、嘉華,新能源上有EV5、EV6和明年引進的EV9,但是為什麼還是沒有一點起色呢?

如今國內新能源發展尤為迅速,可能你在門口院子種上一朵花,等到開花的時候,新能源市場都推出好幾十輛新車了,當然,這樣說是有點誇張了。但在起亞汽車新能源車型EV5、EV6這方面,在今年年中的時候才發出引入國內的消息,在發布之前依舊以一些老將來稍微維持一下銷量,這顯然是跟不上速度的。同時,如今國內車市如此之卷,你有的別人也有,甚至是價格比你還要低,上市時間還要早,想要追上的話,除非像是雜貨店的清倉大甩賣一樣,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汽車網評:如今推出用車app,起亞汽車是否是在為了進一步減少成本支出,從而減少經銷商運營而採用app服務,這個我們還不得而知。起亞汽車在國內今年全年累計僅7萬輛不到的銷量,對外宣傳也僅靠著出口11220輛的數據為重點。

在未來幾年,起亞中國規劃在2027年將推出6款EV車型,到2030年其年銷量將衝擊45萬輛,其中EV車型達到18萬輛,占比達40%。現在的成績雖然並不能代表以後的決定,但擔憂和顧慮將會持續加大,有沒有精力繼續投入新車型也會是個疑問,並且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心也將會逐漸降低。現階段的起亞在國內還有耐心和能力在市場上有作為,但如果今後還持續下坡,也許第一個放下的將會是中國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5f57ad2769cc31bde624213676ffc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