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富不好做,它就像一個魔咒,誰在這個位置上,誰就會「倒霉」。
在這個以煤炭和麵食聞名全國的地方,首富經常被煤炭老闆,或與之相關的鋼鐵行業老闆占據。黑煙和粉塵,成為山西的「富豪生產線」。比如有著「三晉第一戶」之稱的美錦集團姚俊良,或者鋼鐵富豪李兆會。
不過,財富如過眼雲煙。姚俊良近期經常上新聞,不是財富縮水,就是被列為被執行人名單。李兆會則在金融危機之前,就消失在大眾視野。還有一個遠走美國的賈躍亭,當年憑藉樂視成為創業板首富,如今俱往矣。
不過,似乎有一個例外。根據2018年公布的胡潤百富榜名單中,山西省的首富既非煤炭老闆,也不是鋼鐵巨擘,而是一位手握著兩家A股上市公司,業務從網際網路電商到合成樟腦生產,再到面膜等多個領域的山西人。他叫楊建新,根據胡潤百富榜的數據,他和妻子樊梅花以115億的資產,占據三晉首富,並且已經多年蟬聯此殊榮。
不挖煤,不煉鋼,也不像賈布斯那樣為夢想窒息,這位首富似乎頗具傳奇。如果梳理他的財富之路,我們會發現,這個人致富有道,甚至有點像金融巨鱷索羅斯,掌握著鍊金術的秘訣。
今年剛剛50歲的楊建新小時候家境貧寒,16歲才勉強完成初中學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太原市第六建築公司的建築工人。不過,這個山西漢子似乎並不滿足自己的現狀,做了不到一年就辭職了。
我們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代富豪都是從1980年之後從個體戶開始做起,無論是當年的傻子瓜子年廣久,還是南德集團的牟其中,都是如此。那股浪潮影響了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很多從鄉村走出來的年輕人。
楊建新也是受影響者之一。他拿著家裡湊來的2萬塊錢,開始做百貨鋪生意。然而,現實總是很骨感。不到4年時間,他就賠光了所有的錢。時年20歲的楊建新感受到人生中第一次挫敗。但是,晉商骨子裡就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楊建新從朋友那裡借了500塊錢,開啟了第二次創業。
由於有之前的失敗經歷,楊建新開始腳踏實地。這一次,他沒有再賣百貨,而是在太原街頭擺起地攤,開始賣褲襪。那時候的他可能想不到,自己從擺地攤開始,打造了A股市場上第一家褲裝企業,也把自己推向了山西首富的位置。
楊建新的地攤越擺越大,最後轉移到太原的服裝城。為了能夠超越同行,楊建新想了很多辦法,最後在服務上找到了突破點。既然大家的產品差不多,我就把增值服務做好,這樣顧客自然會優先選擇我的產品。
按照這一思路,楊建新提出「無障礙退換貨,終身免費熨燙、繚邊」的服務,終於讓自己的店鋪一騎絕塵。不僅如此,為了能夠大量出售,他模仿當時非常流行的2元店,把自己的店鋪做成「百元店」,每條褲子都是一百元。這也是後來他將自己的公司取名為百圓褲業的原因。
1998年,楊建新成立了山西百圓褲業有限公司,開始公司化運營自己的生意。統一的價格,統一的服務,統一的標準,讓楊建新在這個行業里嶄露頭角。不僅如此,楊建新還完善整個貿易產業的鏈條,成立了物流配送公司,實施連鎖經營。終於在2011年,百圓褲業登陸A股,楊建新夫婦所持股票市值超過10億元。
如果僅僅是這樣,楊建新自然成為不了山西首富。這個新晉商的手段,除了在實業貿易方面,更厲害的還在於資本騰挪之術。
上市之後的百圓褲業業績明顯下滑,為了不讓自己的基業毀於一旦,楊建新開始在資本市場併購重組,實現跨界轉型。2014年,楊建新通過百圓褲業收購了深圳一家叫環球易購的公司100%的股份。2015年6月,百圓褲業正式更名為跨境通,成功從一家傳統服裝企業轉型為網際網路電商。
不僅如此,在完成轉型之後,楊建新依舊買買買,從2014年到2017年間,跨境通投資併購了近10家公司,耗資50億。這一系列舉措,不僅讓楊建新的轉型更加徹底,也讓公司的業績變得非常好看。
2015至2017年,跨境通的凈利潤分別為1.68億元、3.94億元、7.5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高達403.39%、133.85%、90.72%。與之對應的是跨境通的股價迎來暴漲。公司市值從當初30億元的很快攀升至300億,作為公司實控人的楊建新夫婦所持股票迅速升值,於2015年以70億財富成為山西新晉首富,並以90億元、131億元於2016年、2017年連續蟬聯山西首富。
楊建新似乎並不在乎這種虛榮,只是一心「撈錢」。從2015年開始,楊建新夫婦就開啟減持計劃。2015年,兩夫妻套現5442.91萬元,2016年套現4.4億元,2017年套現12.96億元,到2018年更是拋出30.7億的減持計劃。
至此,楊建新夫婦不再是跨境通的控股股東,退居二線。
不過,這個山西人並沒有停下資本運作的腳步。在跨境通之外,楊建新通過旗下的公司山西廣佳匯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收購了福建上市公司青松股份,並在2017年底就成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資料顯示,青松股份是國內松節油深加工龍頭企業,合成樟腦產量對年國內領先,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樟腦生產商。適逢原料松節油行情上漲,楊建新又賺的盆滿缽滿。
楊建新的腳步還未停止。在成為青松股份實控人之後,他開始尋找新的標的,面膜生產商諾斯貝爾成為了山西首富的目標。2015年,諾斯貝爾曾在新三板掛牌,但是在2018年5月卻終止了掛牌。當外界正在浮想聯翩時,這家公司已經通過青松股份曲線上市。
2019年4月底,青松股份以24.3億元完成收購諾斯貝爾90%股份,楊建新在「樟腦之王」的基礎上,又成為「面膜代工之王」。不過,青松股份在收購諾斯貝爾之後的12周里,股價連續下跌。從最高處的16.59元每股,下降到如今只剩下9.46元每股,引來股民紛紛吐槽。
從服裝業到跨境電商,從樟腦丸到面膜行業,山西首富的終點在哪裡?面膜是否會成為楊建新涉足的最後一個產業,還是他又偷偷在尋找新的標的,實業的背後是否只是資本騰挪的幌子?這些疑問,或許只有等到楊建新有下一步舉措時,我們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