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一首由劉若英唱的歌如今是火遍全國了,無論是刻意的,還是無意的,恐怕現在有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歌,會哼上那麼兩句,劉若英是一位著名的女歌手,而她僅靠這一首歌便火遍全國,那是非常罕見的,有人說劉若英的家庭很是神秘,實際上,劉若英的家庭確實不一般。
劉若英的爺爺叫做劉詠堯,是黃埔一期生,可謂是來頭不小,而劉詠堯的軍銜也不低,之後升任中將,只不過因為在他後半生的時間裡,他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教育上,因而劉詠堯一生都是籍籍無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
1924年,年僅15歲的劉詠堯被錄取為黃埔生,第一期的學生中,他的年齡最小,但是他的膽子卻是不小,從黃埔畢業後,無論是東征還是北伐,劉詠堯打起仗來那真是不含糊,北伐後不久,劉詠堯因功被任為50師政治部陸軍少將主任,
一個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劉詠堯的升遷速度可不謂是不快,按照這個行頭走,過不了多久,劉詠堯的名字就該在全國顯耀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劉詠堯這時被調任到國立中央大學任教授,開始了教書生涯,恐怕他自己也沒想到,這一教,就是一輩子。
戴笠的軍統也是劉詠堯經常去的地方,他到那裡不教人打槍打人,而是講理論政策,抗戰期間,劉詠堯又擔任陸軍大學教授,直到前往台灣,他一直都沒有指揮會戰爭,因而,他的名聲並不顯赫,抗戰勝利,劉詠堯被升任中將。
1950年,劉詠堯不再關心軍界事務,他創辦了報刊《國防叢刊》並且在上面發表各種著作,在軍界,劉詠堯被譽為一名「儒將」
對於孫女劉若英,劉詠堯是十分的喜歡,小時候劉若英回到家裡大哭時,劉詠堯都是十分生氣「拿槍來,敢打我孫女,看我不斃了他」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劉若英在學校里犯了錯誤,被老師打了板子。
對於家庭教育,劉詠堯很是看重,他對孫女的歌唱事業很支持,但是也明確指出不要拿出她的家世,要靠自己的努力,晚年時,劉詠堯一直呼籲黃埔同學為和平奔走,1998年,劉詠堯去世,走完了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