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24年4月底,聯發科方面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其中顯示,該季度聯發科的總體業績高於預期,其中特別是手機業務的營收增幅更是顯著高於其他業務。
根據聯發科方面透露的相關信息顯示,手機業務的營收增長主要源自於旗艦機型新品的市場占有率飆升,以及對應晶片平均售價的上漲。聯發科方面對此表示,這使得他們對於今年全年的手機業務營收「非常有信心」,甚至預估高端手機晶片的收益增幅可能會超過50%。
很顯然,有了這樣的好消息「鋪墊」,對於緊接著就在五一假期後召開天璣開發者大會(MDDC 2024)的聯發科來說,他們很自然地也有了更為充足的底氣。
發布AI白皮書,聯發科要做行業定義者
在今天舉行的天璣開發者大會上,聯發科首要的「大動作」便是聯合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再加上阿里雲通義千問、百川大模型、虎牙、酷狗、零一萬物、OPPO、Soul、騰訊AI Lab、騰訊混元、vivo等生態夥伴,共同發布了《生成式AI手機產業白皮書》。
在這份白皮書里,聯發科攜手一眾合作夥伴給出了「生成式AI手機」的多個必要特徵,其包括但不限於:
支持大模型的本地部署,或是通過雲端協同的方式執行複雜的生成式AI任務。並且生成式AI手機本身具備強大的AI算力,無須完全依賴雲端。
具備多模態能力,即可以處理文本、圖像、語音等多種形式的內容輸入,以生成各種形式的輸出,典型用例如翻譯、圖像生成和視頻生成等。
確保流暢、無縫的用戶體驗,設備能夠以自然且直觀的交互方式快速響應用戶的請求。
擁有實現上述特徵的硬體規格,包括但不限於基於領先工藝和先進架構設計的移動計算平台,擁有集成或者獨立神經網絡運算單元(如APU/NPU/TPU)、大容量和高帶寬內存,以及穩定和高速的連接、硬體級和系統級的安全防禦能力。
有意思的是,從這些定義的細節來看,聯發科的「生成式AI手機」在功能上基本是基於當前已有技術成果和產品而來。但它們的硬體需求卻並非完全「對位」於聯發科自己的產品線,而是明顯考慮到了友商的產品(比如谷歌、高通、三星等其他SoC)的情況。
推出天璣9300+,聯發科旗艦SoC再進化
為何聯發科在「生成式AI手機」的定義上會採取「開放」的態度?一方面,這表明他們可能是想要樹立一個真正通用的行業標準,去促進手機行業AI相關技術的整體發展,而並非是弄出一個只有自家硬體才能滿足的「宣傳模版」。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可能與聯發科對如今自家產品線的高度自信不無關係。畢竟就在今天,聯發科還發布了可能是目前安卓陣營最強的量產SoC方案天璣9300+。
根據聯發科方面公布的相關信息顯示,天璣9300+同樣採用全大核CPU架構,CPU包含4個最高頻率可達3.4GHz的Cortex-X4超大核以及4個主頻為2.0GHz的Cortex-A720大核,同時也繼續配備支持硬體光追的ARM Immortalis-G720 GPU和聯發科自家的旗艦生成式APU,並支持9600Mbps的LPDDR5T內存。
與此前的天璣9300相比,新款SoC似乎並不只是進一步的提頻以及首發一些遊戲優化這麼簡單,因為它還獨占了聯發科LoRA Fusion 2.0功能,在端側大模型生成效率上有著高達100%的提升。考慮到聯發科在此次活動上大秀手機生成式AI「朋友圈」的事實,這似乎也在明示,基於天璣9300+的新機將擁有比目前更為突出的AI功能優勢。
從AI到遊戲,聯發科正在築起技術護城河
除了聯手一系列行業合作夥伴,以及高調發布天璣9300+(和低調官宣天璣8250)之外,聯發科方面並沒有輕視第三方開發者對於構建生態圈、增強產品競爭力的意義。
所以在這場開發者大會上,聯發科先是推出了「天璣AI開發套件」。其包括了快速高效的GenAI最佳實踐、覆蓋全球主流大模型的GenAI Model Hub、高效提升性能的GenAI優化技術,以及Neuron Studio一站式視覺化開發環境四大模塊。
根據官方的說法,運用這套AI開發套件,開發者可以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大模型在多款天璣終端平台上的部署、高效地構建生成式AI實踐,並提供「所見即所得」的易用開發體驗。
在這部分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細節,那就是「天璣AI開發套件」不止適配了智慧型手機、智能汽車、物聯網設備,這些聯發科已有涉獵的領域,它還能提供一些個人電腦上的AI開發輔助。而這似乎是在暗示,聯發科方面後續可能也會推出具有高AI性能的ARM架構PC平台。
當然,針對更「傳統」的移動算力使用場景,聯發科在今天還高調宣傳了自家的「星速引擎」遊戲優化和開發套件。它可以提供包括性能管理、光追效果優化、網絡監測等一系列遊戲體驗增強方案,而且已經與國內外多家遊戲廠商以及3D引擎開發企業達成合作。
換句話說,這就與聯發科如今龐大的「AI朋友圈」一樣,也從側面證明了聯發科以及他們的天璣系列SoC,在移動設備市場所取得的顯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