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一個春天,還有許多個四季
這幾天,北京疫情牽動著上海人民的心。
疫情當下,無法自由出行,卻擋不住春天將逝的腳步。上海人民錯過了一整個花季,北京人民也同樣陷入擔憂,「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的暮春景色,我們是要錯過了嗎?
不久前收集來的 #上海春色,還是想趕在春天快要結束之前,分享給大家。謝謝所有把春天拍下來,寄給我們的朋友。相隔螢幕,我們一起共享這個特別的春天
3月27日,彭浦新村地鐵站外的櫻花。這段時間,自己在家做了兩周的飯。我不會瘦就是因為我太會做了吧:)
@蓋
上午做核酸回來,發現家門口僅有的一顆櫻花葉已經被吹落了。我是當疫情就沒發生那樣,該幹什麼幹什麼,儘可能讓自己的生活如常。如果有很想念的沒能見面的朋友,就去找他說說話。
@juk
家裡囤的蘿蔔發芽開花啦。每天做菜洗碗,看日劇,偶爾也出去走走,或者在家運動。
@李白白
3月27日. 上海某小區里的花。孩子停課,父母居家辦公,我們因此有了更多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難得的一段經歷。
@毛毛
從家裡廚房望出去的景色。
@彭小魚
3月12日,小區樓下。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不求快樂,只說珍惜。
@初秋
3月16日,和華名苑小區。花時間拍照,修圖,不讓自己那麼「停擺」。
@韓晨旭
春天裡,我家陽台的一頓早餐。隔離期間,大半時間都呆在廚房,琢磨著、嘗試著做各種好吃的,填滿胃和心。
@Bells
院子裡的春景。
@憨人
在上海大寧地區。
@StudentFei
3月28日,普陀區家中。封閉14天了,學習了Pr和Au,帶女兒學習拼音,也嘗試尋找工作之外可以謀生的路子。
@Tingdax
3月23日,解封后直奔西岸。隔離期間用B站送的14天大會員,看了鬼滅之刃。
@小錢
3月24日,南京西路。重溫《天使愛美麗》。
@柱子
坐標上海普陀。最大程度地保持生活上的秩序感,日常起床、洗漱、吃飯、工作…儘量避免過度瀏覽網絡信息。
@糖糖糖
3月14日,普陀區宜川路。吾日三省吾身: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其實這樣也挺好,突然空下來,有時間給家人朋友們多打電話和視頻了。
@小斐發酒瘋
3月23日,上海徐匯某小區。看書,上課,攝影,以及,療愈他人。
@小野栗香
3月28日,長陽創谷(上海楊浦區)。照顧好陽台的花花草草;每天安排好家人一天的伙食,保證營養均衡。看新聞、不傳謠、配合居家做檢查。
@天天有夢
3月25日,上海浦東。每天在加搶菜群、搶菜以及核酸中度過…
@mic
早上小區里的花。隔離還會無聊嗎,一會兒開會,一會兒搶菜、取菜,忙得起飛。
@S
上海3月。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
@小薇
傍晚小區花園拍的。心態從一開始的煩悶焦躁,到後來也許這段慢時光是生命里很珍貴的記憶,誰說得准呢。你瞧,不管在意或者不在意,你都被春天請進了春天呢。
@阿狸的桃子
3月28日,浦東某小區。白天上網課,和同樣在自我隔離的朋友們聊天,還有問些買菜的門路。晚上的時候,搞點小零食看著電視,一天就又過去了。真是無聊又愜意啊( %uA8%u32E )
@浦東美羊羊
3月18日,同濟大學。看狄更斯,在沒人的下午唱歌,以及隨時準備邊喝啤酒邊看電影。
@張星星
櫻花是3月份唯一一次解封,下班後剛出地鐵站拍到的。當時覺得,絕不可能再被封了,於是拍了一張記錄。誰想到呢,最後還是要錯過花期。
@蘇菲
3月24日,楊思路855弄。閨女帶我在小區的溪流里撈蝌蚪。
@YAN
上周在校園散步時拍的。和閨蜜創建了一個共享備忘錄,把各自覺得好看的劇、電影和書等放到備忘錄里。有一起討論的人,也不會覺得很獨單了。
@麥恩莉
上海唐鎮。疫情讓我和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聯繫上了。在家的時間,思考自己的人生職業選擇,這本身也是一種成長吧。
@朝索菲
3月18日,上海非重點區域開始進行核酸檢測。去居委會登記信息,回來的時候才發現樓下的櫻花開了,溫暖又柔和。此時居家辦公已經一周了,這株櫻花之前還是光禿禿的,短短几天它就綻放了,感謝它讓停擺的時光不再灰色。
@三水木目
3月25日,小區外環形道的海棠花,一場雨後一夜間都開了。隔離期間,吃好一日三餐,讀喜歡的詩書,居家辦公,下樓散散步,配合核酸篩查,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好心情,等待一切慢慢好起來。
@Ariel
3月25日,徐匯濱江。除了日常在家辦公外,堅持每天健身兩小時,自己做好吃健康餐。
@Yang
3月17日,小區里。終於把存了很久的書,電影,課程都給看了。
@小咔
3月7日,從房間拍的樓下公園的路。用很多時間看書,看電影,不然就會感覺焦慮,還有就是是畫畫,做讓自己感覺平靜的事。
@Yeah
3月23日,小區花園。小區封控前,正好網購了麵粉,鮮酵母和做青團的食材。兩個星期下來,Panettone 和青團要趕上專業水平了。
@Amitpo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拍的小區一角,坐標閔行梅隴。封閉的第二周,大雨不斷,玉蘭也都慢慢凋零,核酸反覆反覆,封樓越來越多,還要搶菜!心態漸漸崩潰…今天是第三周的周一,心情很糟糕。
@惋惜春光的森尼
3月5日,世紀公園。
@Jarrol
上周末小區廣場,桃花樹下坐了一排暮年老人。去年這時候,去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當時上海的春天很平靜,到處是買青團的人,還有很多人提著M&M巧克力豆袋子。誰成想,那次去年我唯一一次出京旅遊,到今天為止,我已經整整一年沒有出京了。
@人類觀察日誌
3月25日,學生公寓。學校里一切都有保障,每天就彈彈吉他,看書,看看樹,看看鳥,聽聽風。配合學校做好一切防疫工作。
@一一
3月23日,上海徐匯小區內。
@十三姨
3月14日,寶山區顧村公園。每天和朋友一起在線上打卡運動,靠多聽音樂來緩解心情。晚上會和家人視頻電話分享一天的生活~
@Elva
3月13日,午後,在一小片竹林處,迎著陽光拍攝的。最近在備考教招,疲於背記和練習的時候,我就背上相機四處尋拍美景。
@渡春客
3月28日,上海寶山。最近沉迷於一邊看假面騎士一邊做羊毛氈來著。
@小滿
2月20日,學校。看書學習,不虛度時光。
@Benson036
3月16日,嘉定某小區。小區封控的第三天拍了這張照片,當時慢慢地走到小區門口拿了咖啡和早餐外賣,悠閒地在樓下轉了轉。平時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地看過小區的一花一草一木。
@Phiett
3月26日,上海徐匯。在家照顧自己和即將開花的蘭花;可以的話,戴上耳機、挎著相機,騎上自行車,出門遛彎拍照。喜歡這種在上海的街頭遊蕩的感覺。
@YU
3月28日,上海淀浦河邊。在家辦公無限拉長了工作時間,24h時時刻刻在線。不過居家的日子讓我有更多時間呆在租房,它從一個借住之地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家。我打理得更加勤快了,也開始用花花草草點綴生活。
@花椰菜
3月23日,上海。多看看窗外吧,雖然城市停擺了,但是大自然的生命還在蓬勃生長呀。
@ogiogiogggg
上海,普陀區。沒有完全安頓好自己,但是生活總要繼續,先這樣苟著。
@ renkko戀愛了
上海,松江上坤紅樹灣。3月12日傍晚,小區封閉做核酸,我只能在院子裡遛狗,才發現樓下的白玉蘭開了,襯著月光,仙氣十足。
@進程的鬼
3月上海家裡的陽台上。剛剛被封閉的那幾天,上海一直在下雨,傍晚雨停之後,突然發現窗外大樹已經長出一層嫩綠的葉子來,於是打開窗戶深呼吸雨後濕潤的空氣。大自然啊,真是可以治癒一切。
@ 十禾
坐標北京語言大學。來給上海的小夥伴們送花啦,希望疫情快點好起來。
@似我
3月16日,虹口足球場。在隔離第一天下單了一條很喜歡的牛仔褲,並且把腰圍買小了一個碼,希望通過14天的宅家鍛鍊可以穿上它。
@Shirleysasa
3月15日,上海寶山。我們家所在的小區還挺平靜的,生活受到的影響大概就是,學著做一頓可能沒有綠葉蔬菜的飯。每天叫醒我的是搶菜鬧鐘,但還是堅信會過去的。
@Leedb
3月28日,徐家匯公園。春日已來,上海必勝。
@CC
3月23日,靜安區UCCA Edge旁的十字路口。照片是小區剛解封,第二天去「搬磚」路上拍的。剛好遇上大晴天,當時只感覺重見天日、人間值得。
@木來
上海,烏魯木齊中路。公司接了個新客戶,最近一直很忙,並沒有停下。
@ vi vi
3月26日,市人民公園。畫畫,可以讓人把心靜下來。
@晨
學校的一棵花前,拍出萬畝花田的感覺。
@大貴
3月28日,家的陽台,種的蕨開始發新芽啦。希望在上海的小詩人宅家不悶,開心每一天。
@李莎莎是老大
3月29日,上海。在屋裡發獃,發現高架橋上的車流很少,而橋下的貨車還在來來回回運送著保障這座城市的物資。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馮寶買了地
3月29日,上海浦東 。管控開始時間: 3月18日。結束時間:待通知。首次核酸:3月18日 陰性/ 二次核酸:3月19日 陰性/ 三次核酸:3月20日 陰性/ 四次核酸:3月21日 陰性/ 五次核酸:3月22日 陰性/ 六次核酸:3月23日 陰性/ 七次核酸:3月26日 陰性/ 八次核酸:3月28日 結果未出/ 九次核酸:待測...封控居家錯過了2022的染井吉野之約,院子裡的晚櫻也已經如約而至。
@不論下雨或晴天
3月29日,凌晨的濱江。居家辦公,吃吃喝喝,把電影清單和柯南補全。
@Ray
3月28日,上海。囤好糧食後,就安心宅家了。這段時間,感覺屬於自己的時間多了很多,傍晚看著窗外,雖然街道空蕩蕩的,但是住宅樓燈火通明,瞬間覺得特別安心。
@小寒
在 #一起來拼出春天 的徵集中,我們還問了大家,封鎖後是如何安頓好自己的。
有的人正嘗試更好地與自己、與家人相處,許多人做了平時想做、但遲遲未提上日程的事。不管怎樣,在這段看起來沒那麼多選擇的時間裡,「處理寂寞、控制慾望」,成為我們共同的「課題」。
從大家的留言中提煉出10條簡單的居家小Tips,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讓自己過得更充實。
1.儘可能脫離或減少令情緒焦慮的信息源。
2.重溫各種老電影。
3.給家人和想見的朋友打視頻電話。
4.居家辦公也需要安排出生活、放鬆的時間。
5.堅持運動、健身,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多與寵物進行互動。
6.和閨蜜創建一個共享備忘錄,各自把覺得好看的劇、電影和書放進備忘錄里。有一起討論的人,就不會覺得很獨單了。
7.把存了很久的書,電影和課程看完。
8.適度懷念過去的美好,但不宜沉浸其中。
9.當自己或家人情緒低落、抑鬱時,及時調整心態,互相傾訴或進行網上心理疏導。
10.做核酸之前記得刷牙漱口。
如果你有居家隔離的故事,
歡迎分享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