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物救助,每個人都可以做點什麼

2023-04-27     Lens

原標題:關於動物救助,每個人都可以做點什麼

動物領養是一個並不陌生的概念,大家都曾遇到過流浪動物,又或在線上看到過領養信息。

我們好奇領養對於動物和人的意義,有機會和北京領養日公益項目的創始志願者之一迦迦聊了聊,以下是她的講述。

北京領養日發布的待領養動物們

北京領養日的緣起,和2011年4月15日發生的事情離不開。

那是在京哈高速張家灣收費站附近,一輛載有500多隻待宰狗的卡車被愛狗者攔下救出。這些狗從河南運往東北,即將被秘密非法送往狗肉館。

當時去救狗的志願者們互相都不認識,我和陳嘉、楊揚、於鵬等幾個人因此相識,半年後一起成立了北京領養日這個領養平台,簡單的來說就是「貓狗界的BOSS直聘」:

救助人通過給過我們的平台給救助的流浪動物找領養;想養動物的人在我們的平台找他們心儀的毛孩子。

同年10月底,我們在其中一位成員家的小區廣場,舉辦了第一場線下領養和義賣活動, 桌子都是向附近的飯店借的,那天領養出去了一隻狗。

養動物需要契機嗎?

領養日運轉這麼多年,有幾隻動物的故事不得不提。

線下領養活動的緣起,因為一隻叫妮妮的三花貓。

它臉上是黑色的,不是一眼看上去就可愛的那種。救助人在網上發了待領養信息但是就沒有人要,實在不行只能放歸了(即將流浪貓誘捕絕育後放回安全的野外。為了貓的安全,性格親人的應儘量幫它進入家庭生活。)

妮妮

但如果你親眼見到妮妮,心都會化了……它用小腦袋來頂你的手,用尾巴來纏繞你的胳膊,一叫它就會咪咪咪地跑來跳入你的懷抱,親吻你。

所以,我們一定要辦線下領養日活動,動物們站在人們觸手可及的地方,讓人們真實地感受到它們的可愛。

還有一個志願者和狗的故事很動人。

去年7月份的時候,公眾號後台收到了一條消息,來自五年前在領養日做志願者的女孩。

她當時負責看護一隻特別膽小內向的狗叫乖巧,很喜歡它。但那時她剛畢業,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對狗狗負責,而現在她有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也穩定,想再找到這隻狗領養它。

女孩發來的留言

我們就翻出了當年的領養信息表給救助人打電話,發現這隻狗曾被領養出去過,但後來被退養了,現在還在中轉家庭生活,這個女孩就奇妙地領養到了她五年前就喜歡的乖巧。

五年前女孩和乖巧的照片

在上一任主人家出逃受傷的乖巧 vs. 現在的乖巧

關於退養,貓狗是有情感上的反應的。

動物到了一個地方,覺得那裡是它的家待了兩年之後,突然又被退回去,多少都會有難過與不適。但救助人在領養前還是會提醒領養人,萬一哪天養不了可以還回來,千萬別把它扔了。

養寵物需要經過慎重考慮,有些機緣下又不完全是,這結婚有點像,可能越是思前想後越決定不了。

有些時候在路邊或小區里遇到了被遺棄的貓狗,當下只想著救活它,然而養活之後好像就順理成章地留下來了,這可能就是和動物相遇的 緣分。

被遺棄在路邊的小貓們

然而救助不是一個職業,每個人的能力有限。

我們家兩隻狗都領養的,有一隻是志願者撿的沒地方放,就暫放在我們家了,救助人曾給它找了一段時間領養,是我後來捨不得它就養下來了。

我作為中轉家庭就失敗了,這種失敗對狗來說是好事。但如果當時捨得讓它被領養出去,我還可以再接納其它貓狗作它們的中轉家庭。

有很多貓狗能被成功領養的時間比較漫長,因為救助人想負責任地給它們找新家,不是有人要就可以拿走,這是認真對待生命的方式。

有領養的想法

如何知道自己準備好了?

平台每天都會收到待領養的動物的報名,經過審核後每周會發布100至150隻左右。這個數字包括之前發過的動物,有的動物甚至持續刊登了一兩年,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領養人。

報名的會更多,但有一些不符合領養日平台要求的無法登出,比如說沒有適齡絕育的、沒做免疫的......這些規則都是在10多年的摸索中,為了可以讓領養更科學、更舒適而慢慢制定的。

在領養日現場的狗狗

成功找到領養人也是一次緣分的相遇。

比如說一隻狗收到了4份領養申請,救助人會給其中最中意的人先打電話,但對方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又不能領養或已經領養到其它動物了,這樣的情況也可能在其他3位身上發生,最終能達成雙方匹配的才算領養成功。

在領養日現場的貓貓

成功領養之後也要定期回訪,救助人會儘量不去打擾領養家庭,但會通過照片確保動物在新家庭有被好好對待。

在領養日現場的貓貓

領養人中,女性占比較大,年齡二三十歲居多。

對領養人的基本要求是經濟和住所穩定、科學喂養、有獨立養寵的能力。未成年人必須由家長同意。合租如果和室友關係友善相互認識,是室友也是家人的情況下是可以的,這些都會以家訪的形式在領養前確認。

給貓貓拍攝視頻的救助人阿姨

領養的要求是需要全家同意,並且自己真的想好、做好準備了再去養。如果猶豫就不要勉強,永遠不要做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

最重要的是, 不要因為眼下條件不適合領養就轉而去購買,時機成熟了自然會碰到屬於你的那隻動物。

填寫領養申請的母子

之前有一個男生,他想領養小貓但一直碰壁,因為他是單身、合租、收入不穩定。但他就是很堅持要「領養代替購買」,後來在二手交易平台看見有人發「一分錢求領養「的信息,是有人在公園裡撿到的流浪小貓,並發布了這個求助信息,他就去把小貓撿回來了。

領養不拘泥於形式,只要是能夠讓流浪動物有家都是好的。

沒有養寵物的想法

也需要關注動物領養嗎?

有人問我們說:人的事還管不過來,為什麼還要管貓狗?

因為總有人要去干這件事,術業有專攻,這和人類的事互不干擾。現在養動物成了年輕一代的主流,它們是陪伴和治癒。我們做領養日這10多年來是能夠肉眼可見地感知到整個社會在提高對動物保護的意識,這其中離不開這批年輕人的推動。

領養日想讓大家知道一件事: 關愛流浪動物,領養代替購買。

這是我們的初心,也夢想著有一天世間不再有可憐的流浪動物,不再需要領養日。

流浪動物的出現和城市發展進程有關,是在城市大規模拆遷之後出現的。很多人搬離了城市,貓和狗卻沒帶走,因為他們覺得住樓房不好養。

現在有很多商家,打著有償領養的旗號變相去賣,是偷換概念。領養日要求所有報名參加活動的救助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費用,領養是完全免費的。對動物也會進行審核,要有照片或素材證明他們的動物是撿到救助的。

領養代替購買,大家對這句話並不陌生,而「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或許大家更熟悉——當一個生命以貨品的形式交易出去的時候,背後就不可能沒有血淚和悲傷了,在這件事上,所有的生命都一樣。

每一次線下領養日活動我們都想儘可能多的動物可以進入家庭,然而活動的意義又不止在此,也希望路過的人能聽到 「領養代替購買」這句話,將來想養動物的時候可以給流浪動物一個機會,我們這一天就算沒白忙活。

讓領養日運轉下去不困難

困難的事與人相關

我身邊也有朋友考慮養寵物很久了,帶他參加過領養日的活動,但對方最終還是買了一隻狗——這讓人非常難過,也很無力。

選擇買動物的人,對領養不了解,又或者覺得領養很麻煩。但好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並堅持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

如果用棗核比喻,堅定要買動物是一邊,堅定要領養的人是另一邊,中間的人其實是可以領養也可以買。我們想把中間的人往領養這邊拉一拉,這些流浪動物就有家了。

有很多領養人和救助人成為了朋友,甚至很多領養人後來都成了救助人。當他們領了一隻貓之後,再看到流浪貓的時候會幫忙,這是循環往復的,從而讓領養帶動了後面的救助,讓世界越來越好。

領養日已經累計幫助過上萬隻流浪動物進入家庭,整個團隊也從最初的4個人,發展成24個城市幾萬名志願者。幫助的動物除了貓和狗,還有兔子,甚至還幫被遺棄的珍珠雞找到了新家。

之前會有人問我們說:這樣做有什麼用,能把天下的貓都救了嗎?答案是不能,做到能力所及的部分就好了。人們看到我們覺得很有愛心,但我純粹因為喜歡貓和狗才這樣做了下來。

愛在哪裡,關注點就在哪裡。我做了北京領養日的志願者快12年,它或許是我平平無奇的人生中的唯一閃光。

口述:迦迦 圖片:北京領養日 採訪/編輯:yida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3ed2002896ef7d24d121146286314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