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染髮,文/馬浩

2019-10-22     終南文苑

仿佛是突然之間,滿眼都是中年人了,過去怎麼沒有發現呢?細細想來,從滿眼的孩童,到滿眼的少年,再到滿眼的青年……原來,目之所見是有選擇性的,在不同的時期尋找著匹配值相同的物事,春不行秋令;或者說,眼睛是照看世界的一面鏡子,反射的無不有自己的影子。

木葉轉黃,是時令走到秋天的一個標誌;人步入中年,頭髮的變化似乎最為明顯。中醫上說,發乃血之餘。頭髮是血氣的象徵,如同春日草木一片嫩綠,到了夏日一派蔥蘢一樣。人至中年,便漸有華發生了。

不服老,大約是人的天性。老當益壯,一個「當」字,把底氣給泄了些許。中年人熱衷於染髮,似乎在給自己補充底氣。

曾拔過白髮。有一天,拿起鏡子,著實嚇了一跳,鬢角幾根雪亮的白髮,不知何時悄然潛伏在黑髮里,猝不及防,扎眼。第一個念頭便是不可思議,愣是把「衰老」一詞排在了意識之外。

乍見白髮,以為異常,其實也是正常的現象。當一而再、再而三地拔去白髮,忽有一日,發現這種行為荒唐可笑時,異常就變成了正常,心裡開始接納白髮生的這個現實了。

歲月不饒人。染髮,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把自己裝扮得年輕一點兒沒什麼不好。

光陰染白髮絲,歲月滄桑的況味。時針嘀嗒地走著,不緊不慢,好不容易把一頭黑髮熬到斑駁,它與滄桑的皺紋、沉靜的眼神、從容的舉止相搭配,散發出成熟的韻味——別樣的一種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dXQ8m0BMH2_cNUg6H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