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436字,閱讀需10分鐘,建議收藏後詳讀。】
在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南方生活安定富足,人民多喜好詩詞歌賦,使得南方以文人墨客、風流才子多而聞名;而北方,因為經常遭遇外敵入侵,常年征戰,因此北方以好勇尚武、將才輩出而聞名;而陝西,因為屬於「風水寶地」,歷代君王都爭相在此建都,死後也都葬於陝西,因此有了「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一說。
雪後昭陵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前前後後大大小小一共出現過80多個王朝,其中共有13個封建王朝定都陝西。陝西憑藉一省之力,占了超過中國歷史總朝代的六分之一,也因此,陝西境內一共埋葬了七十二個皇帝。其中,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在陝西,且在眾多帝王中最為出名。
乾陵雙乳峰
在陝西的歷史中,周、秦、漢、唐的歷史最為輝煌。及至現在,一提起中國歷史,「周禮」「秦制」「強漢」「盛唐」依舊是國人津津樂道的。在這四個強盛朝代,有作為、體民情的帝王不在少數,他們死後也都葬在陝西,為什麼如今,陝西境內的72座帝王陵,只有西安臨潼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最出名?
泰陵
他兼并六國、安定四海之後,下令全國車同軌、書同文,並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奠定了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的基礎。種種措施之後,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也因此自稱始皇帝。
從秦始皇時代開始,載入史冊的君王或皇帝共有400多位,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皇帝」自居的君王,他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永遠無法磨滅。一如世人提起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地球,踩上月球土壤,成功留下人類足跡的太空人,第一個想起來的都會是阿姆斯特朗,而第二位登月太空人奧爾德林,和第三位麥可·柯林斯卻很少被提及。
凡是去過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人,都會被兵馬俑浩大威武的氣勢震撼。秦始皇陵兵馬俑之所以能產生如此震撼的力量,主要是因為它的規模大。根據專家的描述,它的面積相當於5個金字塔,78個故宮的面積。現在挖掘的,遊客可以看到的兵馬俑葬坑,只是秦始皇陵園林其中的冰山一角。由此可想像這座舉世的帝陵規模之龐大,結構之宏偉,內容之豐富。
而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一個歷時十幾年,動用七十多萬人的力量,以驪山為依託,根據風水建造,內藏機關,設計精妙的陵墓,規模之宏大,或許只有等冰山融化以後才知曉了。
在古代,陝西共誕生了72位帝王,他們死後也都埋葬在陝西境內,因此陝西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在眾多的帝王陵中,漢武帝的茂陵修建了整整五十三年(是秦始皇陵營建時間5倍之多),唐昭陵陵區範圍廣達200平方公里(是秦始皇陵面積的4倍),唐乾陵更是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雙帝陵……
茂陵
但它們都沒有秦始皇陵出名,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她們的陪葬品沒有秦始皇陵多,也不是面積沒有秦始皇陵大,而是因為目前保護文物的技術不到位,如果強行挖掘,只會讓無數的奇珍異寶在接觸到空氣後就會瞬間變的失去光澤甚至化為灰燼。
茂陵博物館
自秦始皇去世,兩千多年來,其陵墓所引發的謎團和猜測經久不息。但到目前為止,我國考古政策主張「不主動挖掘帝陵」,也就是對於既有的帝王陵,採取「保護為主」,如果有破壞出現,以搶救性挖掘為主。正因為這些原因,為了保護文物的完整,與珍奇性,陝西境內的其他帝王陵才一直沒有挖掘,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慘重損失。
橋陵
【我是夏夢,期待一起用歷史的眼光,開放的心態發現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