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航天大會上,中國對質量最「挑剔」的一群人都選擇了這個品牌

2023-04-24   財經無忌

原標題:今年航天大會上,中國對質量最「挑剔」的一群人都選擇了這個品牌

文 | 白嘉嘉

53年前的4月24日,「兩彈一星」中的「一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打破太空的寂寥,一曲《東方紅》奏響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序曲。

從2016年起,這一天被定為了「中國航天日」,以此紀念中國航天事業的「奇點時刻」。

篳路藍縷數十載,從「神舟」到「天宮」,「北斗」指路到「祝融」探火,「嫦娥」奔月到「羲和」逐日,如今抬頭仰望星河,除了浩瀚星辰,一出烙印著中國神話色彩的史詩正演得火熱——並時常向地上的我們傳來「捷報」。

在今年的4月24日,「2023年中國航天大會(CSC2023)」上,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相關成果。

飛向太空,如何保障航天員的健康?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奇的問題。事實上,在這次的中國航天大會上,「挑剔」的航天人就看上了一款牛奶。

今年,伊利榮膺2023年中國航天大會唯一保障乳製品,為本次航天大會提供純牛奶、奶粉、酸奶、奶酪等多類營養支持,獲得在場人員的一致好評。

能獲得中國航天的青睞,伊利憑什麼?

答案很簡單: 數十年如一日的品質堅守,造就了「航天級」的高品質。

「零缺陷」質量文化創造中國航天奇蹟

縱觀六十年的航天發展史,最讓航天人刻骨銘心的一個詞就是——質量。

1961年9月,東風一號乘風而起,劃破蒼穹。

然而,半年之後,1962年3月發射的東風二號,卻給彼時年輕的航天研製隊伍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這枚在東風一號基礎上提高射程、精度、修改設計的自研飛彈,只在發射台前69米處留下了一個直徑6米的10米深坑。

也正是從這一年起,航天領域定下了絕不能帶著問題和疑點上天的規矩,航天質量管理的目標一開始,就要定在「確保飛行成功」上,國防尖端裝備試驗必須「一次成功」。

多年以後的2013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獲得首屆中國質量獎。「零缺陷」的質量文化成為了中國航天人的長期追求。

「零缺陷」的航天標準,創造了中國航天奇蹟,讓中國人的太空舞步無比自信——這份自信的背後,是無數夜以繼日、刻苦攻關的中國航天人在托舉和支撐。

在國際航天領域,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新太空飛行器上的新技術比例不超過30%」,但在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上,中國航天人把新技術的比例「瘋狂」提升到90%以上。

中國人還在不斷創造新的記錄。

比如去年11月12日,中國空間站在太空迎來首位「訪客」——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創造了空間站階段交會對接最快紀錄,讓人類太空飛行器交會對接用時進入「2小時」時代。

「航天是高風險的職業,質量是航天的生命,航天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質量。」 火星探測任務工程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劉峰曾這樣表述。

這段話,也透露出了伊利能在眾多乳製品企業中脫穎而出,最終打動中國航天人的原因—— 對品質的堅守。

伊利對品質的執著,給企業帶來了許多榮譽。

比如成為全球首家且唯一通過金標認證的食品企業,問鼎亞洲質量領域最高榮譽「亞洲質量卓越獎」,成為中國率先將國家級、洲際級、全球級權威品質管理獎項悉數納入囊中的乳企,鍛造了中國乳業質量獎項「全滿貫」榮光。

「伊利即品質」,築起持續領先的競爭護城河

今年2月22日,嬰配粉新國標正式實施,以更為精準化的標準,對奶粉品質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市場上稱這個標準為「史上最嚴」。

面對這次新國標的行業大考,當部分品牌還沉浸在被淘汰的恐慌之中,伊利旗下的金領冠已經搶先交卷,在去年3月就成為了第一批通過新國標註冊的嬰配粉品牌。

這就是伊利的自信和實力。

「視品質如生命」的企業文化,使伊利能在行業標準提高時迅速作出調整,在新的競爭周期獲得先發優勢。

在伊利內部,有著聞名業界的質量管理「三條線」,即在國標線的基礎上,提升50%的標準制定了企標線;在企標線的基礎上,又提升20%的標準制定了內控線。三條線層層加碼,保障質量管控和產品品質。

某種程度上說, 質量管理「三條線」,是守住伊利產品的下限 ,而伊利對品質無上限的追求,則需要每一位員工 「像為自己的家人生產產品一樣,為消費者守好『品質』」 來實現。

以牛奶化驗員為例。牛奶化驗員是伊利品質保障的核心守護者,一滴牛奶剛從牛奶身上產出的第一秒起,就進入了化驗員們搭建的安全通道。

為了保證自身的敏銳的感知力,牛奶化驗員們不能使用任何香水和化妝品,也不能食用刺激性食物,十年如一日地過著「無味」的生活,踐行者伊利品質文化。

牛奶化驗員只是幾萬伊利員工的一個縮影,在伊利企業信條的要求下,「品質」二字已經貫徹到了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

可以這麼說,伊利獲得中國航天的高度認可,本質上,是伊利人對品質的追求獲得航天人的認可,而在這背後,是同一類人的握手和致敬。

作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的龍頭,伊利也在一次次代表行業,實現產品和技術的不斷突破和超越。

在技術創新上,伊利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實現「航天級」的高品質,既是伊利「不創新,無未來」的發展理念的寫照,更是行業領路人突破技術創新的自我鞭策。

目前,伊利已經在全球設立15個研發創新中心,國內外授權專利數領跑世界乳業。

伊利還建成行業領先的國家乳製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多項技術項目獲國家獎項,先後獲得乳製品工業協會技術進步一等獎、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磅獎項。

2021年,在被譽為「中國科技最高領獎台」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伊利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2023年世界食品創新獎上,伊利榮獲食品創新獎、乳製品創新獎、技術創新獎等17項提名,領跑全球健康食品企業。

「在伊利歐洲創新中心,中荷兩國科學家同處一個實驗室,盯著一組組數據,共同探索健康的奧秘,是很常見的場景。」伊利歐洲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更為重要的是,伊利的創新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伊利的很多創新成果已經走入了千萬戶。

比如,你聽說過乳糖不耐受嗎?

這是一種由於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又稱乳糖酶缺乏症,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遠東人群中發生率頗高。

事實上,乳糖不耐受在航天員中也普遍存在。

伊利經過多年探索,旗下舒化牛奶系列以航天標準打造專業品質,經過16年6次升級,將專利LHT技術提升到99%以上水解率,升級到嚴於國標1.5倍的真正0乳糖,即使極端失重環境導致酶活性降低,也能輕鬆吸收,造就航天級營養新標杆——未來,航天員在太空也能喝上「太空奶」了。

伊利旗下每益添產品,添加K56菌株全新升級,K56菌株經過多年自主研發,超700人次臨床試驗,榮獲四項中國專利,為腸道注入好消化的功效,有效保障腸道健康。

在純牛奶領域,伊利研發出了「0脂肪、好營養」的伊利脫脂純牛奶,通過離心脫脂工藝,保證營養美味的同時零脂肪攝入,滿足了消費者對低脂輕負擔、營養科學的健康飲食需求。

正是在「航天級」能力加持之下,伊利面對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將更自信,且得心應手。科技「萬里長征」的意義,在抵達民生小事的時候豁然開朗。

伊利和航天事業的星辰大海,是一個新篇章

和中國航天的合作,讓伊利在品牌上得到了加持,從而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信任。

事實上,作為亞洲第一、世界前五的乳企,伊利的品牌影響力在行業和全球,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和中國航天的合作,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乳企在中國國家級的戰略項目上的「最高榮譽」,自然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繼續認可和加深對伊利的品牌認知。

隨著合作的持續深入,未來伊利還將持續獲得航天科技的加持,讓原本已經實力雄厚的研發能力更上一層樓,進一步提升伊利的產品力。

這將有利於伊利在競爭中,贏得更多的領先機會,誰都明白,有時候創新科技的影響,帶來的或將是乘數級的優勢。

伊利智能工廠

伊利智能工廠

在品牌力和產品力的高維帶動下,伊利將憑藉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繼續穩居乳企「全球五強」的地位。

與此同時,在不斷拉開和追趕者的差距之外,伊利也在進一步夯實中國乳業「一超多強」新格局,並向著「全球乳業第三」的中期目標和「全球乳業第一」的長期戰略目標加速衝刺。

而對於未來,伊利則有許多期待。

抬頭仰望天空,在伊利人眼裡,除了浩瀚的星河,更讓人心潮澎湃的,是發展的無限可能。

一個在宇宙中描畫未來,一個在地球上譜寫健康。伊利與中國航天的結合,是中國品質和中國實力的相得益彰,在中國乳業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伊利的星辰宇宙,正在打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