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無銹缽
130年,能讓人類的生活發生多大改變?
我們不妨將目光轉向19世紀,一位居民如果想要問候遠方親友,他將不得不尋求別人的幫助。在那個時代,光是撥通亞歷山大·貝爾所發明的電話,至少需要3個人同時在場——兩個人負責懷抱聽筒與話筒,另外的人則要不停轉動手搖發電機,為電話供電。
彼時,即便是最有想像力的人或許也無法預料到,130年後的舊金山會展中心,會有一個名叫喬布斯的男人,能把這台用於通訊的龐大儀器,輕易地拿在手上,甚至也能裝進牛仔褲兜。
百年的歷史軌跡,就這樣在技術的催化下,濃縮於一個看似並不起眼的夜晚。
今天,相似的故事仍舊在我們的身邊不斷發生。
在承載幸福生活的廚房裡,一百多年前,初代自動洗碗機的發明者約瑟芬·考克蘭女士還在努力讓洗碗機擺脫老式的人力手搖操作。
而在當下,最前沿的中國高端廚電品牌則已經開始圍繞空間、美學、體驗等一系列價值,探尋一台洗碗機和家庭生活最和諧的交融方式。
過去的幾天裡,全球高端廚電創新的引領者——方太,成為了那個最先找到「答案」的品牌。
亮相於9月25日新品發布會上的全新一代水槽洗碗機Y系列,憑藉技術創新和卓越品質收穫了市場和消費者關注。正如發布會受邀嘉賓所點評的那樣:
方太全新一代水槽洗碗機Y系列不但延續了廚房空間與人的關係,也讓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了重新定義。
為什麼一台新品洗碗機,能夠和生活方式這樣宏大的價值概念產生交集?
理解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回到中國廚房長期存在的「矛盾」中。
一方面,隨著消費的變遷升級,廚房承載的價值內涵一直在不斷深化。
從煙燻火燎、生人勿近的個人領地進化為傳遞家庭生活方式、蘊含情感屬性的新場景,廚房一直是在用最小空間,創造家的幸福感;
另一方面,作為家庭生活的「幸福心臟」,廚房又長期處於不被關注、不被理解的環境中。
正如業內人士所提到的那樣:
「往前十年,廚房的設計要麼交回給客戶,要麼只是推薦一些廚電產品。」
直到廚房的社交、體驗、美學功能逐步顯露,重新將目光轉向廚房的品牌們才驚訝地發現,讀懂、理解這狹小几平米的空間,竟然如此不易。
「一直以來,廚房都是在用5-10%的家庭空間,安置著30%的家用電器產品。」
這一行業觀察,揭示了中國廚房變革的難點與關鍵。
從空間層面來看,和智慧型手機一樣,廚房空間具有「有限性」,這意味著,品牌需要通過對功能區的排布、升級,在狹小空間裡創造效率、體驗的最優解;
從體驗層面來看,作為離用戶最近的地方,廚房的點滴變化,都伴隨著用戶的直接反饋,這也意味著,廚房的升級不能簡單停留於參數戰、科技戰,而是要站在消費者的需求角度,深入理解、創造與延伸廚房空間的邊界與價值。
以看似不起眼的水槽位為例。作為中式廚房中的「黃金一平米」,水槽及其周邊台面幾乎占據了廚房使用時長的75%,一個合理的水槽動線,更是能直接提升廚房的烹飪效率和整體體驗。
而這些內容,恰恰又是熟稔於西餐島台的國際大牌們所長期忽視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創造合理的水槽動線,乃至重新激活中國家庭的「幸福心臟」,需要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隨模仿,而是深入思考下的勇敢創新。
結合本次新品發布會來看,引領者方太匯聚於水槽洗碗機Y系列上的一系列創新,就是建立在「比行業多走一步」之上的成果。
就空間層面來看,此次的新品,首先是一款基於「自我審視」,全面升級內部空間效率的誠意之作,給出了廚房全場景凈洗的最佳方案。
對比水槽洗碗機常見的容量焦慮,水槽洗碗機Y系列依託創新的雙層碗架,最多支持13套95件餐具的大容量一次凈洗,相比傳統水槽洗碗機擴容85%;靈動的雙層分區,不僅可以實現鍋碗雙層同洗,也可以自由切換單層速洗,在終結容量焦慮的同時,真正實現了方便快捷。
具體到功能價值層面,新品也憑藉顛覆性的「一站集成」方案,巧妙實現了洗、切、配、瀝的融合,從過往的單一的「洗凈」功能,拓展出大單槽、專業洗碗機、果蔬海鮮清洗機、多功能料理台等四種專業功能。
從「節省空間」到「創造空間」的背後,簡單的一詞之變,帶來的是從餐前的凈洗切配,到烹飪的煎炒烹炸,再到餐後的清潔洗滌的全流程絲滑升級。
最後的場景效果層面,方太的細節關懷,也保障了新品的綜合使用體驗。
無論是科技美學層面的平嵌一體、簡約面板、揮手感應設計,還是圍繞「洗排烘消存」五大維度技術全面升級的全方位、無死角潔凈效果,不僅體現了方太對「洗凈場景」領先行業的高維理解,更是實現了對廚房傳統凈洗秩序的重構。
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次方太的新品發布,不僅僅是簡單的產品疊代,同樣也是面向億萬中國家庭更智能、更美好的「生活方式」革新。
關乎人類幸福的科技創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復盤全球科技發展的歷史,品類的首創固然關鍵,但長期主義路上的發明創新所帶來的顛覆與變革,也同樣重要。
正如前文里的故事那樣,沒有諾基亞、蘋果對通訊工具形態和體驗的重大開創,我們只能在別人的幫助下撥動沉重的古董電話;
沒有馬斯克、王傳福對汽車的智能化、電力化改造,本茨時代隆隆作響的引擎聲,或許仍會迴蕩在今天的道路上空。
在這場聚焦洗碗機展開的廚房「升級浪潮」背後,引領者方太圍繞水槽洗碗機這一品類所帶來的「顛覆性創新」,同樣至關重要。
一個鮮有人知的事實是,儘管自動洗碗機早在130年前就已經誕生,並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但這一產品真正克服「水土不服」,贏得中國家庭的認可,不過才短短几年時間。
在2015年之前,中國是真正意義上的洗碗機生產大國,生產著全球最多的洗碗機,但幾乎全部用於出口歐美市場;
直到2015年,如今的方太洗碗機產品線總經理徐慧女士,帶領團隊研發推出了具備果蔬農殘清洗、占用空間更小、無需彎腰、適配一餐一洗等一系列「更懂中國家庭」功能的集水槽、洗碗機、果蔬清洗機於一體的水槽洗碗機,這一品類才真正意義上在國內迎來開花結果的契機。
這背後,正如國內著名產品戰略專家梁寧所感慨的那樣:
「中國人倡導見賢思齊的思想,在洗碗機品類中,方太的原創創新成為了引領市場啟動、帶動行業專利申報井噴、喚醒市場技術創新雄心的關鍵。」
130多年的跨度,兩位女性,從約瑟芬手中的那台古早機械,到如今方太所打造的多功能、高效率、全場景的「一站式洗凈場景解決方案」。歷史的遙相呼應背後,解決全球家庭最討厭的洗碗問題,離不開技術研發側的漫長努力。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復盤方太洗碗機的引領,背後離不開從認知變革、技術創新再到理念進化的多重理念加持。
早期,面對西方洗碗機「體積大」、「需要彎腰」、「功能單一」的痛點,方太敢於從認知層面打破束縛,確立自主研發中式洗碗機的道路。
歷經5年艱難反覆探索,在走訪40多個城市和1000多個家庭,舉行274次專案研討會、拿出超過150張設計後,全球首個由中國品牌原創發明的水槽洗碗機終於問世,一舉填補了相關製造領域的空白,實現中國洗碗機產品形態的「從0到1」。
而隨著方太獨立自主研發的水槽洗碗機產品進入市場,行業「洋品牌獨大」的固有格局也被徹底打破,並直接推動了國產洗碗機市場的「爆發增長期」,2015年中國洗碗機全年銷售額僅10億元,自水槽洗碗機出現後,拉動國內洗碗機在短短5年內實現近10倍增長。從2015年起截至2024年8月,方太水槽洗碗機已經累計走入超過150萬家庭。
面對野蠻生長、良莠不齊的洗碗機行業,作為「頂層品牌」的方太,又時刻不忘領航者所肩負的責任,長期深耕於技術規範標準制定和科技創新事業中。
其創造性推出的「高能氣泡洗」,就引領中國洗碗機行業邁入了「氣泡洗時代」。
對比傳統水洗,這項由方太原創發明的清洗技術,不僅解決了鍋碗瓢盆清洗死角,破解普通洗碗機水流衝擊不均勻的難題,清潔力度更大、清潔面積更廣、除菌去農殘效率也更高,是更適合中國廚房體質的「模範答案」。
這基礎上,「更懂」中國廚房,「更懂」中國家庭需求的方太,還在依託科技實力,不斷圍繞各類廚房場景,為市場落地豐富的產品矩陣,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說,方太不僅加速了中國洗碗機普及進程,更是站在「重塑者」的角度,為行業指明了正確的創新方向。
回顧這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英國科學作家馬特•里德利寫在《創新的起源》中的這段話,或許不失為一個合適的註解:
「計算機不會在一天裡誕生,猿猴不會在某一個夜晚進化成人,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幸福不是來源於某個突變的時刻,而是這背後無數個日夜的小步前進。」
時至今日,對中國廚電行業而言,這場由方太所撬動的創新浪潮,其價值意義還在被不斷放大——不僅是品類層面的變革,同樣也是一場屬於中國廚電的新質生產力進化。
過往,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讓廚電市場的增長勢頭逐步放緩,行業一度籠罩著對增長的些許悲觀預期。
但正如英國首相邱吉爾的那句名言一樣:「沒有一場危機值得被浪費」。
危機和挑戰間,方太和中國洗碗機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從年銷售10萬台到如今零售額規模已破百億,這條與眾不同的新增長曲線,背後靠的就是「始於新,終於質」的高質量持續創新。
所謂的「始於新」,指的是緊跟趨勢,不斷顛覆自我的創新。
從洗碗機生產大國到百億規模的新興品類,從果蔬去農殘到氣泡洗去油污……無數個日夜裡,方太總能看見並源源不斷地滿足用戶的新需求,以點滴的技術創新,匯聚成產品層面的體驗質變,讓行業從過去單一的賣產品逐步走向用戶視角的場景與方案,在與用戶的持續交互中,為行業找到新增長方向。
「終於質」,則是方太在存量時代里,所走出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科技創新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需要持之以恆投入的「馬拉松」,早在2000年,方太集團董事長茅忠群就在業界率先提出專業廚電品牌的科技化、套系化思路,為方太后續的長期技術投入,為中國廚房的前瞻性理解,播下了正確的種子。
面對如今行業「以舊換新」的趨勢,行業需要更多方太這樣的創新科技的長期主義者,推動消費者家居生活的升級,帶動廚電產業不斷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並創造新質生產力在中國廚房的落地實踐樣本。
這背後,正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呂盛華先生所總結的那樣:
「高質量的技術創新才是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唯有去做不斷的加碼的研發投入,做創新科技的長期主義者,才能真正激發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擺脫無效的內卷,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眺望未來,廚電品類所孕育的廣闊空間和市場機遇,都是確定存在的,而這一過程中,引領者方太,也必將在不斷的創新突破中,收穫市場看得見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