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又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伴隨著氣溫的下降,伴隨著氣候的變干,「養生」一事更該是大家「注意的事情」。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晝夜溫差大」,夜間空氣中的水汽冷凝結成小水滴,這些水滴附著在樹木花草之上,樣子晶瑩剔透,所以才有了「白露」之名。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白露之後的氣溫會迅速下降,此時養生的關鍵之處在於「降燥防寒」,用細緻的生活方式和完美的飲食搭配鑄造「秋日的防禦屏障」,平安度過秋天,為寒冷的冬日打下一個優質的基礎。
此時這個階段,推薦大家做的三件事:
- 飲「溫茶」:
「白露」時節正是茶樹生長的優質階段,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禁不住長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
秋天飲茶,一切都那麼符合時宜;通過飲茶既可以補充水分,又能溫暖我們的胃腸,同時還有凈化口氣、美化心情等好處。
此時,更推薦大家喝些紅茶、白茶或者烏龍茶等「對身體刺激較小的茶飲」;值得注意的是,飲「溫茶」更健康,請拒絕攝入「溫度過高的燙茶(傷害食道和胃黏膜)」。
- 泡「暖腳」:
白露後天氣逐漸轉涼,要注意為過冬做好身體的儲備。此時建議各位可以堅持晚上用溫水泡腳,給自己一種「舒服」的感覺。
泡腳要做好「健康細節」,一般水最好可以沒過腳踝,水溫以40攝氏度為宜,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 適當運動,特別是在中午(時間段):
秋天,雖然比夏天涼,但「運動」同樣不可缺少。預防超重與肥胖,「運動」是必要的措施,用適量的運動輸出熱量,在中午這個比較暖和的時間段鍛鍊身體,避免讓「寒邪」所傷。
白露時節,三件事不能做:
1、缺水,加重燥氣;
2、不注意保暖,被寒冷傷身;
3、隨意生氣,氣大傷肝、更傷身。
調整飲食習慣,潤燥且補水:
秋天本枯燥,飲食應該是增加趣味的一個方面。秋季乾燥,飲食應該偏向補充水分和營養。多樣餐食,每日攝入的食物品種在14種以上,多素少葷,增加新鮮綠葉蔬菜和深色蔬菜的攝入量;飲食清淡,少鹽、少油且少糖,還原食物的本真味道;挑選合適的烹調方式,偏向蒸煮燉等低溫烹調方式,減少煎炸炒烤類「美食」的攝入頻次,避免加重燥氣。
另外,秋天的身體更容易被便秘等乾燥問題困擾,主食吃的粗點,促進腸道代謝;吃的雜點,攝入更多種營養物質。
多喝水,是關鍵:
既然缺水,那就要在秋日的生活中「刻意補水」,成年人的單日飲水量應該滿足1500—1700毫升,飲「溫熱的白開水」,促進身體代謝,保持機體健康的體溫。
天氣寒涼,做好「保暖」工作:
秋後氣溫轉涼,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天氣涼,外套常放身旁,中午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衣物;晚上睡覺的時候蓋好被子,秋日的夜晚請關上空調,不給自己著涼感冒的機會。
「白露」時節,「好好養生」是必做之事。用「理智」的態度科學生活,希望各位的秋日「充滿陽光和幸福」。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9G6aXQBURTf-Dn5Ed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