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聚人興城 以城留人促產 以校育人優產
永川 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
7月6日,重慶永川綜合保稅區以零整改通過預驗收,標誌著其基礎設施與海關監管設施已具備封關運行條件。這一天,距2021年7月6日國務院批覆設立永川綜保區正好一周年。
「綜合保稅區是目前開放程度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特殊監管區域,是一個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基礎設施。」永川區負責人表示,永川綜保區是第一個設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軸線中部的綜保區,為永川奮力書寫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新篇章,奮力書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新篇章,奮力書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篇章提供了強勁動力,為永川推進「以產聚人興城、以城留人促產」、加快建設「雙百」區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撐。
第一個設立在成渝主軸線中部的綜保區
永川綜保區為什麼這麼重要?
永川綜保區籌備辦提供的一張川渝兩地綜保區分布圖顯示,目前已建成的綜保區共有12個,除永川綜保區外,另外11個綜保區從西向東分別位於綿陽、成都高新西區、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高新區、宜賓、瀘州、江津、西永、果園港、涪陵、萬州,呈一個「C」字形,永川綜保區則在成都、重慶兩點之間的主軸線上,也是第一個設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軸線中部的綜保區。
永川歷來是成渝之間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在鐵路交通方面上,成渝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以及成渝第一條高鐵成渝高鐵都在永川設站,正在建設中的渝昆高鐵也將在永川設站,是重慶主城外唯一的「雙高鐵」城市。在高速公路方面,成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經過永川,加上已建成的西三環高速、九永高速、永瀘高速,永川已形成「一環六射」高速公路網,是重慶主城外唯一擁有高速環線的城市。另外,永川還擁有長江航運碼頭、大安通用機場。
永川綜保區建成後,將更好地培育永川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推動永川及毗鄰地區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增強永川在西部開發開放中的聚集輻射能力,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地區的對外開放。
永川綜保區對於永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永川綜保區選址於永川國家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周邊分布著長城汽車、星星冷鏈、雅迪電動摩托車、利勃海爾等一批知名企業。
「永川綜保區的特色和定位,就是結合自身主導產業,主要發展以汽摩整車及零部件、高端數控工具機、醫療器械等行業為主導的保稅加工製造、保稅研發設計、保稅物流分撥、保稅檢測維修和銷售服務。」永川綜保區負責人介紹,把綜保區和自身優勢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有利於打造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連接平台,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發揮永川現代產業體系優勢,吸引境外高端裝備製造、研發設計機構、全球維修、再製造相關企業落地永川,推動永川區相關產業向高端延伸,向生產性服務業等服務貿易拓展;另一方面,可幫助永川企業更加有效地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更加有效地擴大國內市場,在深化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永川綜保區已儲備項目100餘個,在談項目40個,已簽約意向入駐項目20個,總投資2.12億元。
「一城兩基地」成為「以產聚人興城」主力軍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至2020年11月,永川區常住戶籍人口114.1萬人,常住人口為114.88萬人,呈人口凈流入狀態。
而在該區114.9萬人常住人口中,中心城區的常住人口就有80萬人,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82.8平方公里,是重慶主城外城鎮化率最高的區縣之一。
永川區負責人表示,永川能成為人口凈流入城市,關鍵在於堅持「以產聚人興城、以城留人促產、以校育人優產」理念,實現了產業升級與城市提升的良性互動。其中,永川在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西部職教基地、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上,成效尤其突出,成為「以產聚人興城」主力軍。
在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永川現已基本形成汽車摩托車、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智能家居及材料、特色消費品五大主導產業,2021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550.2億元,比2016年的742億元翻了一番多。
在這五大主導產業中,汽車摩托車產業發展速度尤其迅速。其中最具標誌性的企業是長城汽車。以2019年8月長城汽車永川工廠投產為標誌,永川實現了汽車整車製造零的突破,之後,長城汽車還在永川投資建設了曼德電子、精工底盤、諾博座椅、發動機一期、變速器一期等12家零部件企業,使整車工廠和發動機、自動變速器、汽車底盤件、電子電器五大核心零部件全部實現了「永川造」。
2019年底,雅迪集團落戶永川後,至今已帶動20多家配套企業集聚永川。2021年12月31日,雅迪集團重慶永川電動車生產基地正式建成投產,全部達產預計年產300萬台至600萬台電動車,年產值達100億元至200億元。
2021年,永川汽車摩托車產業實現產值460.4億元,同比增長71.2%。
目前,永川汽摩企業主要布局的鳳凰湖產業園已有4.2萬名產業工人。加上配偶、子女,該園區大概為永川城區貢獻了10萬多人的常住人口。
在打造西部職教基地上,永川區以建設「成就工程師的城市」為目標,不斷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和投入力度,出台實施「職教24條」政策,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深化推進產教融合、校企互動,努力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2018年以來,永川累計兌現相關獎勵補貼資金5800餘萬元,累計出讓2000多畝土地用於職業院校擴大辦學規模及新辦職業院校。目前,永川職教已達17所院校、16.3萬名在校生規模,分別比2016年增加了2所、4.1萬人。
以人口計算,永川職教師生達17萬多人,大概為永川城區貢獻了25%的常住人口。
在大數據產業上,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現已落戶阿里巴巴、百度、攜程網、科大訊飛、達瓦科技、博彥科技等445家企業,構建起服務外包、數字文創、雲計算、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新型電商五大數字經濟產業板塊,從業人員達1.9萬人,2021年實現營收326億元,是全市單體規模最大的大數據產業園區。
推動城市綜合能級大躍升
7月5日,重慶市首家中外合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重慶中新腫瘤醫院在永川區正式開診。該醫院按照新加坡TalkMed醫療集團「高端醫療服務平台+酒店式服務管理」理念進行管理,引入新加坡頂級腫瘤醫生入駐並開展遠程會診,讓患者就近享受國際頂級醫療專家的診療服務。該醫院還配置有先進的直線加速器和PET-CT等大型高端醫療設備,由新方專家為患者「量身定製」治療方案,全過程動態掌控治療效果。
重慶中新腫瘤醫院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醫療領域重點合作項目之一,其投入運營既是永川獲批重慶(國家)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後實施的一個重點項目,也是永川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水平、推動城市綜合能級的大躍升的一項重要舉措。
永川區負責人表示,建設「雙百」區域性中心城市,不僅要在城市規模上要達到百平方公里、百萬人口,更要全面提升城市能級,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和區域性創新中心、消費中心、金融中心、醫療中心、應急救援中心,建設美麗公園城市,成為成渝主軸的品質之城。
其中,在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方面,永川已建成商業步行街(商圈)4個、5000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6個、市級特色商業街1條,夜市街區4條,引入一點點、星巴克、海底撈等32家渝西首店。下一步,按照「149」商貿發展思路,進一步在優化消費環境、豐富消費業態、提升消費品質、增加消費能級等方面全面發力,把永川建設成為川南渝西最具影響力的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在打造區域性醫療中心方面,2022年,「三甲」婦幼保健院成功創建,轄區內「三甲」醫院達到3家。當前,圍繞「十四五」建成重慶區域性醫療中心(含重慶醫學副中心)目標,永川正加快建設渝西公共衛生應急醫院、三級疾控中心、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大力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提檔升級區中醫院,與江蘇省中醫院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推進區人民醫院創建三級醫院,確保在疑難危重症診斷與治療、醫學人才培養、臨床研究、疾病防控、醫院管理等方面達到區域頂尖水平。
在建設美麗公園城市方面,永川圍繞「雙城會客廳,西部歡樂城」形象定位,正大力實施產城景融合發展行動。其中,西部歡樂城建設按照「一核引領、雙區支撐、全域聯動」進行規劃布局。「一核」就是全力推進西部歡樂城核心旅遊度假區建設;「雙區」就是重點打造北部茶山竹海生態度假區和南部長江歷史人文休閒區。
另外,永川還將實施雙城會客廳建設、歡樂公園升級、歡樂場館打造、歡樂街區提升等工程。建設6個雙城客廳包括「和樂永川」門戶客廳1個,「閒樂永川、雙城故事、茶竹和韻、清新山村、嗨樂永川」等微客廳5個;升級6個歡樂公園包括興龍湖公園、神女湖公園、鳳凰湖公園、觀音山公園、旺龍湖公園、石樑湖公園;打造6個歡樂場館包括永川博物館、美術館、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會展中心;提升6個歡樂街區包括華茂、萬達、中央大街、華創、長樂坊、永川里。
重慶日報賀娜姚蘭圖片除署名外由永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據《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