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價創出兩年新低後,CRO龍頭凱萊英坐不住了,於昨日盤後宣布大手筆回購,對此市場反應熱烈,今日盤中一度逼近漲停,收盤大漲9.24%。市值一天增加54億元,股民人均可賺20萬元。
01
CRO板塊集體上漲
在凱萊英的帶動下,今天CRO板塊指數大漲3.31%,昭衍新藥、博騰股份、皓元醫藥、泰格醫藥、諾泰生物和美迪西均漲超5%。整個板塊26隻概念股,只有C諾思格下跌1.83%,但該股自8月2日首發上市以來累計上漲17%。
02
溢價80%大額回購
再說回凱萊英,今天的大漲與其昨晚發布的回購密切相關。公告中,擬以4億元-8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290元/股。本次回購股份將用於後續實施及註銷減少註冊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290元/股的回購上限價格,系8月3日收盤價的1.82倍,即股價再漲82%,才能達到回購上限。按最新收盤價算,仍有約67%的空間。
03
年內股價一度腰斬
雖說今天凱萊英大漲,但今年以來其表現並不太好。就在8月2日盤中,凱萊英觸及154元階段低點,這較去年末的310.14元收盤價下跌50.3%,且這個價格創2020年8月7日以來的近2年新低。
截止8月4日收盤,年內凱萊英累計下跌43.96%。最新市值643億元,較2021年11月底最多時1405億元蒸發了762億元。
此前,凱萊英發布的中報預告顯示,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收47.91億-50.58億元,同比增長172.2%-187.4%;16.44億-17.43億元,同比增長283%-306%。現在來看,二級市場對凱萊英的高增長並沒有太大反應。
04
公募連續3個季度減持
而從此前披露完畢的公募基金二季報來看,二季度公募基金減持凱萊英1664.38萬股,持股占總股本比從一季報的21.29%降至二季度的15%。自2021年四季報開始,公募基金已連續3個季度減持凱萊英。
05
CRO板塊回撤超25%
其實不止凱萊英,整個CRO板塊近來表現也一般,自2021年10月8日盤中創出2614.26點階段高點後,迄今CRO板塊也沒有走出震盪走低的態勢,按最新收盤點位1945.75點計算,回撤幅度約26%。
就板塊中個股而言,公募基金不止是減持了凱萊英,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博騰股份等也遭遇明顯減持。公募基金對CRO板塊的持倉市值從今年一季報的1463億元下滑至二季報的1222億元,市值減少了241億元。此外,一季報中公募基金持有的海特生物、諾泰生物、成都先導和博濟醫藥等CRO概念股,二季報中更是不見了蹤影。
06
機構紛紛看好
雖說CRO板塊整體處于震盪回調走勢中,但在不少機構看來,CRO板塊仍是具有高景氣的板塊。
指出,成本優勢推動下,海外CXO產能持續向我國轉移,同時國內創新藥崛起進一步為CXO行業帶來增量空間,預計CXO板塊業績有望保持高速增長,且確定性較高,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的平台型CXO企業。推薦實現CRO+CDMO一體化的龍頭企業藥明康德、,臨床CRO泰格醫藥,小分子CDMO博騰股份、凱萊英、和皓元醫藥等。
則表示,2022年二季度末醫藥板塊基金持倉達到歷史底部,疫情防控背景下相關熱點領域與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的CXO、和等領域的配置較為集中,但整體估值中樞同比已經大幅下移,處於近幾年的估值最底部,配置性價比優勢已經凸顯。
顯示,CRO板塊指數的最新市盈率(PE,不調整)為47倍,市盈率百分位為0.62%,估值處於歷史極低位置。
當然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近來CRO板塊的弱勢,是對行業極度依賴海外市場,而外圍政策又飄忽不定的真實反應。此外,也與對國內集采的擔憂有關。這些也是投資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