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金庸筆下第一大內高手,身為漢人卻歸順滿清朝廷,最終自盡身亡

2023-05-18     奇趣談史

原標題:他是金庸筆下第一大內高手,身為漢人卻歸順滿清朝廷,最終自盡身亡

在金庸先生以清朝為背景的小說當中,除了更多戲謔和調侃成分的《鹿鼎記》,作為滿清朝廷一方代表的都是邪惡的反派,這一點從他最早的小說《書劍恩仇錄》就開始了。

陸菲青一出場,正義與邪惡的分野就開始了。所以在小說中出現了身份比較尷尬的一群人,就是為滿清政權服務的漢人,特別是武俠小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那就是皇宮的大內侍衛。

一直以來,清宮侍衛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朝廷鷹犬,武功高強,但是為了主子六親不認。但在《書劍恩仇錄》中,卻有這樣一個人,他是清宮侍衛的第一高手,曾經是陳家洛紅花會眾英雄最大的敵人之一,最後卻自殺而死,他就是白振。

白振算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物,乾隆皇帝身邊的第一高手,也可以算是除了張召重之外,滿清最大的底牌。他出場的時候已經是老年人的形象,除了熱衷於功名利祿,書中沒有指出其他的原因。

雖然就歷史上而言,一名他這樣的漢人,即使是嵩陽派大力鷹抓手的高手也不可能成為乾隆的貼身侍衛,但在小說中,他算是作為武林高手做到了官位的極致。

他雖然進了清宮,但依然把自己是為武林中人,這一處境為他的悲劇結尾埋下了伏筆。相比張召重,他還沒有徹底忘記作為一個武林中人的身份,最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武林群雄已經攻入清宮,他唯一的活路唯有逃跑,但當他最後所說自己不忠不義的時候,似乎他成為清宮侍衛的選擇不全是因為功名,而是思想深處對於滿清朝廷的認定。

在當時的武林,主流的思想依然是反對滿清,不承認滿清為合法政權,這一點幾乎所有的當時一流高手都是如此認定,為滿清效勞勢必成為武林的公敵。

而作為一名武林高手而言,在武俠世界顯然是出路多多,投靠異族朝廷,幾乎是最糟糕的歸宿,等於放棄了自由自在的身份,限制了自己的活動空間。因為就武俠世界而言,這種功名利祿幾乎沒有實際價值,只能增加安全風險。

如果說皇宮中有頂級的武林秘籍,加入皇宮可以讓武功更進一步,那麼對於武林高手而言,還有實際意義。如果僅僅是虛名地位和錢財,那麼這個選擇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白振在內心深處對於滿清合法性認可的搖擺不定,讓他最後在危機時候,選擇了死亡成為了必然。也許自殺才是保住他些許名聲的唯一辦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55c9f4ce60df87f72590d47bf9a75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