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之戰,韓信何以三萬老弱病殘,打敗趙國二十萬精兵

2023-06-29     奇趣談史

原標題:背水之戰,韓信何以三萬老弱病殘,打敗趙國二十萬精兵

先看敵對雙方

進攻方漢軍:將軍韓信,參謀張耳。

率領人數:號稱三萬,實際人數應該不足兩萬。

守方趙軍:將軍陳餘,參謀李左車

率領人數:號稱二十萬大軍,實際人數應該在十五萬以上。

當時天下最傑出的天才軍事家有三人:項羽、韓信、李左車

陳餘和張耳都是名士,兩個人的實力在伯仲之間。

所以,從將軍和參謀來看,漢和趙兩軍相差不大。

人數上漢軍明顯比趙軍低了很多。

一個是三萬老弱病殘,一個是二十萬精兵。

結果:韓信帶領的漢軍打敗了陳餘率領的二十萬趙軍。

背水之戰這一仗怎麼算漢軍都不可能贏得。

為什麼最後漢軍贏了呢?

因為趙軍的將軍是一個書生,陳餘讀過孫子兵法,以為自己就懂得打仗。

陳餘不懂打仗,李左車懂。

但是,沒辦法他不是將軍,他為陳餘出了一個很好的點子,若是陳餘按照他這個點子去攻打韓信軍。

韓信這一仗不被俘虜就是陣亡,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可是陳餘太自大了。

畢竟自己手握,二十萬大軍,差不多是漢軍的十倍。

這樣來對比一下,陳餘以為玩著打,都能把韓信給弄死。

當然這只是陳餘的想法。

看看李左車出的什麼點子?

當時韓信在山西,陳餘在河北。中間隔著一個太行山。

韓信想要從山西打過來,必須穿過太行山,才能到趙國。

當時太行山有八條道路通向趙國。韓信走的這一條最有名叫井陘關。

李左車建議陳餘給自己三萬人馬,走旁道先抵達太行山西面。

等韓信過井陘關的時候,他們從後面先把韓信的糧道給斷了。

然後,陳餘在率領大軍守住井陘口,前後夾擊韓信所率領的漢軍。

這樣打的話,韓信必敗無疑。

陳餘覺得打仗就要打的光明磊落,這樣偷襲人家,傳出去不好聽。

畢竟自己有二十萬大軍,所以不採納。

看看韓信是如何排兵布陣的?

首先韓信得知李左車的意見被否了,然後才開始敢進軍趙國的。

他先讓兩千人帶著漢的軍旗過去,到達趙軍大營附近先埋伏起來。

等後面的韓信大軍到達趙地的時候,趙軍肯定會傾巢而出。

那時候已經潛伏好的兩千漢軍,再去趙軍大營把趙軍的旗子換成漢軍的。

緊接著韓信又安排士兵打仗的時候把旗和戰鼓扔掉,然後裝打了敗仗後撤。

古代打仗繳獲敵軍的旗幟和戰鼓是有重賞的。

這樣趙軍肯定會搶這些戰利品。

只要趙軍一搶,陣型畢竟會亂。

然後漢軍在去攻打亂軍就容易多了。

最後韓信的殺手鐧就是排兵布陣,背水列陣。

趙軍看到漢軍列這樣的陣,都是嘲笑漢軍,這在兵法上是兵家大忌。

背水而戰打敗了往那裡逃。

殊不知韓信就是利用的這一點,在兵法上這叫置於死地而後生。

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士兵的戰鬥力,他們才會為了自己活命而戰。

然後就是兩軍開戰,所有的情況都如韓信所料。

趙軍看漢軍如此勇猛,趙軍打累了,想回去休息下再打,一回大營,全傻了。

因為漢軍的旗幟插滿整個趙軍城堡之上。

趙軍以為城池備戰,國君和將軍被俘,趙軍頓時大亂。

這時候城堡里的兩千漢軍也殺了出來,韓信帶兵在對面迎了過來。

趙軍就這樣一鬨而散,死傷無數。

最後陳餘被亂軍殺,李左車被俘虜,俘虜後的李左車開始為韓信出謀劃策。

韓信為大漢攻下三分之二的國土,其中有一半是李左車給韓信謀劃的。

可惜,李左車這個軍事天才官位不高。

司馬遷對他記錄的事件也不多。他算是被埋沒的一個千里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a9f175d99af28d33092906903b1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