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的紅安,都有哪些歷史名人?

2023-06-28     奇趣談史

原標題: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的紅安,都有哪些歷史名人?

作為身處大別山南麓的一個山區小縣,紅安卻因為新中國貢獻了249位將軍,成為中國第一將軍縣。而且,這200多名將軍,並不含1988年以後新授予的將軍和國民黨籍的將軍。由於紅安縣對革命的巨大貢獻,徐向前元帥曾親自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縣

作為著名的黃麻起義發源地,作為紅四方面軍、紅25軍、紅28軍的誕生之地,只有幾十萬人口的紅安縣,在在革命年代裡,貢獻了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僅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就有2萬餘人。從紅安這塊土地上,走出了無數為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

1955年授銜將軍

陳錫聯

1955年新中國授銜時,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而此時陳錫聯年僅40歲,是新中國最年輕的上將之一。而在這之前,陳錫聯已經創造了無數個「第一」。1915年生於湖北紅安的陳錫聯,在14歲時就已參加了游擊隊,並在同年被編入了紅11軍。

陳錫聯

1930年,陳錫聯先後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陳錫聯剛參軍不足一年,就已經成為了連指導員,隨後,接連擔任了營政委、團政委、副師長、師政委等職。能夠不斷升遷,完全得益於陳錫聯赫赫戰功:他作戰勇敢,又極善於用腦,善打巧仗。

陳錫聯

全面抗戰爆發後,陳錫聯擔任了129師769團團長。開赴抗日前線後,他率部率先打響了129師抗戰的第一槍。陳錫聯並沒有選擇在正面戰場與日軍死磕,相反,他率部奇襲陽明堡日軍機場,一舉擊毀了日軍飛機24架,極大的支援了忻口會戰。而取得如此大的戰果,陳錫聯部損失卻很小,堪稱我軍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典範。

奇襲陽明堡

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歷任重慶市委第一書記、軍委炮兵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1999年因病去世。

陳錫聯

王近山

王近山和陳錫聯都是1915年出生,同歲又同屬紅安老鄉,但是,兩個人打仗的方式卻截然不同。陳錫聯善打巧仗,而王近山卻以善打硬仗、惡仗聞名全軍。王近山有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著名外號——「王瘋子」,就是形容他打仗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勇冠三軍。

王近山和陳錫聯

1930年,不滿15歲的王近山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軍中歷任連長、團長、師長等職。三大方面軍主力被改編為八路軍後,王近山先後擔任了八路軍772團副團長、769團團長、385旅副政治委員、386旅旅長等職。

王近山

抗日戰場上,王近山先後參與了神頭嶺戰役、響堂鋪戰鬥等多場戰役。1943年,擔任太岳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的王近山,奉命率一個團返回延安。在途經臨汾韓略村時,他抓住戰機,伏擊了日軍戰地觀察團,擊斃了日軍少將一名,大佐及以下軍官120餘人,極大的配合了太岳軍區反掃蕩戰鬥。

王近山一家

此後,王近山歷任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公安部副部長等職。1978年因病在南京逝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28069d569dab98395f87443bd8ebd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