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六年銷量下滑,曾經年銷百萬的寶駿,如今竟賣不過法系車

2024-01-12     SUV大咖

提到曾經輝煌,如今銷量低迷的品牌,很多人會想到現代、雪佛蘭、雪鐵龍,但很少人會想到寶駿。如今寶駿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其銷量已經連續6年下滑,從曾經的年銷百萬輛下跌到年銷5萬輛,究竟寶駿為何一落千丈,大咖今天也解讀一番。

曾經年銷百萬輛

作為2010年成立的品牌,寶駿的成立時間並不算太久遠,從定位上來看,寶駿的定位略高於五菱,雖然集齊了上汽、通用、五菱三方優勢資源,但主打的還是物美價廉的親民形象

其推出的首款車型為寶駿630,在合資A級車賣10多萬元的時候,寶駿630的售價僅為6.28萬-7.38萬,解決了不少家庭從0到1的用車需求,該車月銷量也達到了幾千台。

不過與五菱一樣,真正助寶駿起飛的車型,還得是MPV車型。相比於五菱宏光,寶駿730在安全配置和舒適性配置上更具優勢,更偏向於一台家用MPV,因此對於經常載人、裝貨的農村地區,以及想跑營運的人而言,寶駿730的實用性十分出色。

後續推出的緊湊型SUV寶駿560、小型車寶駿310也都是走的低價空間大的實用路線,這兩台車在巔峰期的月銷量都超過了3萬台

到了2017年初,寶駿又推出了另外一台神車——寶駿510。在SUV大熱的那一時期,5萬多就能買到一台小型SUV也頗具吸引力。而寶駿510月銷量也一度達到5萬台,甚至還超過了哈弗H6,成為SUV月銷冠軍

靠著寶駿510、寶駿310、寶駿730、寶駿560幾台熱銷車型,寶駿在2017年也達到了頂峰,在2017年12月更是賣出了14萬輛,在全部品牌當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大眾和吉利。2017年全年銷量更是超100萬輛,領先於哈弗的84.9萬輛,與長安相差無幾。

連續6年銷量下滑

但也就是從2017年之後,寶駿的銷量便開始一路下滑,2018-2021年的銷量分別為87.9萬輛、60.4萬輛、42.2萬輛、21.5萬輛。到了2022年,寶駿的銷量已經跌至5.96萬輛,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寶駿銷量繼續下滑,僅剩51641輛,銷量甚至不如東風標緻

從年銷百萬輛到年銷5萬輛,寶駿僅用了6年的時間。在這6年時間裡,寶駿最重要的一項決定就是轉型為新寶駿,2019年1月,新寶駿作為上汽通用五菱的全新子品牌正式亮相,新的鑽石LOGO也一同發布。

新寶駿的產品序列也十分豐富,轎車方面有RC-5、RC-6、寶駿Valli,SUV方面有RS-3、RS-5、RS-7,MPV方面也有RM-5。如此齊全的新車矩陣,足以見得新寶駿的重要性。

從產品力來看,這幾台新車在設計上明顯要比過去的車型精緻很多,用料方面也更加講究,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更強。

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價格上漲,RS-5,RC-5、RC-6和RM-5的頂配車型售價均超過10萬元。作為寶駿510換殼版本的寶駿RS-3,價格也比寶駿510貴了上萬元。

寶駿的基本盤本身就是預算有限的人群,作為幾萬元價位的車型,漲價幾千元足以動搖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在漲價之後,消費者原有購買群體更願意將目光放在長安、長城、吉利這些一線自主品牌上,而非花10多萬元買一台「沒有面子」的寶駿

除了品牌支撐不起漲價以外,新寶駿的推出也並沒有帶來新的技術,發動機依舊採用代號LJ0和LAR的發動機,底盤依舊是寶駿560和寶駿510延續的底子,變速箱依舊是CVT。就連旗艦中大型SUV的寶駿RS-7,也是採用1.5T+CVT組合。

還有翻身的希望嗎?

在新寶駿戰略失敗後,寶駿也在2022年將新寶駿所有車型停產了。目前寶駿僅有三台車型在售,分別是寶駿KiWi EV、寶駿雲朵、寶駿悅也,而這三台都是純電車型,也就是說寶駿已經轉型為了純電品牌。

但從2023年的銷量就不難看出,寶駿的再次轉型並沒有帶來正面效果,從原因上看,缺乏性價比依舊是寶駿目前最大的問題。

例如去年推出的雲朵460km版本,價格與比亞迪海豚同價,同價位之下比亞迪的品牌影響力要遠勝於雲朵,因此雲朵與海豚的銷量也相差甚遠。

而2022年寶駿悅也作為純電小型SUV,已經丟失了寶駿實用性出色的傳統,而作為代步車而言,8-9萬元的售價也不如五菱繽果、比亞迪海鷗有性價比。

既然現有車型沒有爆款的希望,那寶駿未來銷量的增長點只能寄託於新車了。根據計劃,寶駿2024年計劃推出四款全新的車型,包括五門版寶駿悅也PLUS和品牌旗艦轎車EQ200等,其中EQ200的銷量目標為每年10萬輛,足見寶駿對這台車寄予厚望。

回溯寶駿火爆的那段時光,性價比一直都是繞不開的關鍵詞。而寶駿如果想重新提升銷量,也要找回丟失的性價比,如果未來新車定價合適的話,相信寶駿2024年的銷量有所提升。

大咖總結

今年以來,國產品牌都捲入價格戰當中,吉利、奇瑞、長安等一線自主品牌都推出了高性價比車型。而對於寶駿而言,如果不能找回曾經的性價比優勢,未來的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差,因此寶駿2024年的新車定位和定價尤為關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51f94a115f6e1cc47bd8beb8ff57c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