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減肥藥概念股大漲,科創板聖諾生物高開19.9%、諾泰生物、昊帆生物、泓博醫藥、雙城藥業、金凱生科等紛紛沖高。消息面上,諾和諾德在官網宣布,其備受關注的III期試驗「SELECT」的積極結果超出了預期,或表明所謂的「減肥神藥」Wegovy在降低嚴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領域中存在潛在的作用。
減肥藥在歐美一直很火爆,有些歐美人肥胖,不想健身減肥,也不想節食減肥,又累又苦,還不一定有效果,那麼減肥藥是個很好的選擇,去年八月底,馬斯克在Twitter發文表示減肥成功,說是單單一個月就減掉了9公斤。在回答網友關於快速減肥秘訣問題時,他表示秘訣是禁食和Wegovy。Wegovy就是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我們叫諾和泰,是諾和諾德公司開發的一種降糖藥。
連馬斯克都用了,大家會覺得那一定沒什麼問題。
去年6月,司美格魯肽的減肥適應症獲得FDA批准,司美格魯肽也正式成為一種減肥藥,現在就連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臨床實踐指南都建議,肥胖兒童控制體重應該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對≥12歲的肥胖青少年可以輔助減重藥物比如司美格魯肽。
指南的建議也是基於一項司美格魯肽大型的臨床研究結果得出的結論。基於這個研究結果,FDA於2022年12月批准司美格魯肽(2.4mg)用於肥胖青少年慢性體重管理的新適應證,可以在12至17歲青少年中應用。
連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臨床實踐指南都提到了這款產品,這算是給了司美格魯肽起了一個很好的推廣作用,沒多久就大火。
諾和諾德手握的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一個是第一代GLP-1激動劑,後者是第二代,諾和諾德2022年年報中顯示,2022年,諾和諾德總銷售額達249.9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6%。其中,GLP-1藥物成為其主要業績貢獻板塊,2022年GLP-1藥物營收已經超過胰島素業務收入,全年營收約合118.12億美元,同比增長56%。GLP-1業務中,司美格魯肽為大貢獻單品,2022年總營收約合109億美元。其皮下注射製劑Ozempic(降糖針)、口服製劑Rybelsus(降糖針)、Wegovy(減肥針)分別營收84.65億美元、16.00億美元和8.76億美元;同比增長77%、134%、346%。
國外這麼受歡迎,國內藥企自然是看到了市場,也不閒著,利拉魯肽中國專利已經到期,已經有十幾家的藥企正在研發其生物類似物,但司美格魯肽中國專利正常於2026年到期,也有華東醫藥在內的多家藥企在研究。
直到上個月之前,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在國內一直沒獲批減肥適應症,但華東醫藥最先破局,上個月月初,華東醫藥其全資子公司中美華東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核准簽發的《藥品註冊證書》,由中美華東申報的利拉魯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適應證的上市許可申請獲得批准。
這意味著華東醫藥利拉魯肽成為國內首款GLP-1類減肥藥。通化東寶、正大天晴等多家企業已提交上市申請,聯邦製藥、萬邦醫藥、東陽光藥業等企業已進展到三期臨床試驗中。
但是在在其他GLP-1類減肥藥上,國內就沒那麼多進展了,像由信達生物與禮來共同開發的瑪仕度肽,現在4mg以及6mg在國內超重或肥胖受試者和2型糖尿病受試者中的三項三期註冊研究正在進行中。
第一個吃螃蟹的總能賺的盆滿缽滿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能領先第二個一大圈,這在減肥藥市場更是得到驗證,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二十多年前,那時候有那麼一兩個減肥神藥突然湧入國內,特別是雅培和基因泰克做出來的西布曲明、奧利司他。那時候特別火,就連鞏俐等大咖都給這款藥做過代言,之後國內市場出現了像曲美、奧曲星、曲婷、諾美婷等十幾個西布曲明品牌。
這幾款要愣是霸占了相當一段時間的國內減肥藥市場,至少有十來年都無人撼動,
直到十幾年前西布曲明因嚴重的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在世界範圍內成為減肥「禁藥」。奧利司他也因副作用警示、失去非處方藥市場等原因,這款藥才慢慢的淡出國內。
然後2010年到2020年這十年里,奧利司他的仿製藥便成為國內僅有的獲批的減肥藥,但藥效沒那麼好,不過這款仿製藥也彌補了當時國內減肥藥緊缺的市場,稱霸減肥消費市場,賺了不知道多少錢。
每個時代都有那麼幾款減肥藥受到大家追捧,一個下去了,還有另一個,就連仿製藥都那麼受歡迎,所以你說,這次華東醫藥、通化東寶、正大天晴怎麼會放棄國內的利拉魯肽與司美格魯肽市場呢?
司美格魯肽中國專利正常於2026年3月到期,國內有幾家在做國產生物類似藥研發,還是華東醫藥比較領先,它參股了子公司、自研等多途徑布局司美格魯肽,其中參股公司九源基因已經進行到臨床III期階段,還參股派金生物旗下同類產品也正在臨床I期階段。別的藥企也有,幾乎也處於臨床I期階段。但很多藥企的方向是糖尿病適應症。
等著專利到期,要等太久,但是市場又那麼大,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2020)》報告顯示,有超過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歲、6歲以下兒童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因此,對於超重和肥胖患者的體重控制成為迫切的臨床需求。
也有平安證券預計,2030年中國減肥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49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2.9%。財通證券研報預測,截至2019年,我國18歲以上超重及肥胖人口規模達到1.92億人,預計2025年減肥藥的合規市場有望超120億元。
所以,有的藥企開始做原研藥物,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仁會生物申報的貝那魯肽注射液已獲得肥胖或超重適應證的上市許可申請批准,適用於成年人的體重管理。
貝那魯肽是由仁會生物自主研發的全人源GLP-1受體激動劑,是我國首個獲批減重適應證的原創新藥。這款產品算是繼諾和諾德研發的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之後,全球範圍內第三個獲批的GLP-1類減肥藥。這也是非常稀缺的。
減肥藥的GLP-1受體靶點藍海
那麼接下來的減肥藥市場,隨著前兩年退市的氯卡色林(Belviq),或標誌著中樞靶點減肥藥,行至終點。而GLP-1受體靶點,正在成為減肥藥主流方向,帶動新一波新藥研發的高潮,GLP-1受體靶點會不會像二十年前那樣風起雲湧,無人撼動,還要看司美格魯肽這些產品的效果,也看國內一些原研能否有更好的效果。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