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車企6月產銷大漲,汽車的這幾個細分產業是最快啟動的

2023-07-05     凱恩斯

前兩天工信部統計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根據統計,2020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了500萬輛,實現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提出的目標;2022年2月,這一數字突破了1000萬輛;目前已經突破2000萬輛,從1000萬輛到2000萬輛,只用了1年零5個月的時間。能看出,新能源汽車增長這兩年也是挺快的。

昨晚上,宇通客車等多家車企披露6月產銷情況,宇通客車汽車銷量4726輛,同比增長111.55%。今年累計銷量15134輛,同比增長30.84%。

還有江鈴汽車、力帆科技、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廣汽埃安都公布了數據,江鈴汽車6月銷量為26441輛,同比增長1.70%。力帆科技6月合計銷售汽車5294輛,同比增長7.2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3549輛,同比增長13.53%。廣汽埃安的6月銷量是45013輛。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也十分亮眼,吉利汽車是37980輛、長安汽車是35900輛,上汽通用五菱也是達到了30441輛;傳統車企的長城汽車也是達到了26643輛。

還有一些像比亞迪、理想這類車企,數據自然不用說,也都好看,今年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253046輛,去年同期銷量134036輛;全年累計銷量同比增長95.78%。從去年開始,比亞迪的月度銷量就一直高漲。埃安、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6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也十分搶眼,同比分別增長86.7%、105%和110%。其中,埃安6月單月銷量45013輛。蔚來、理想、哪吒、零跑、極氪6月銷量均突破萬輛。這幾家車企新能源汽車漲勢都很猛。

汽車銷量繼續創新高的同時,國內汽車整體銷量持續向好,帶動了汽車整車以及零部件廠商的業績增長。還有我們老說的國產替代大趨勢,也讓國產零部件廠商受益。此外,原材料價格的回落,也讓零部件廠商的採購成本下降,毛利率應該會有回升。這一陣我們看見汽車整車板塊、汽車零部件板塊也持續走高。面向電動化、智能化兩大概念的零部件廠商最為受到追捧。像眾泰汽車、賽力斯、安凱客車、長安汽車、海馬汽車、英利汽車、聖龍股份、路暢科技、德賽西威等上市企業都上升勢頭顯著。

這個月,多數汽車整車概念股獲得市場大單資金的青睞。十幾家汽車整車廠商得到了大單資金凈買入,像長安汽車、賽力斯、比亞迪獲大單資金凈買入額居前三,均超2億元。相比其他汽車廠商,長安汽車國有優質,無人駕駛電動技術,有強大的整車製造和零部件供應能力。

長安汽車有哪些優勢?

優勢一就是,整車的集成能力非常高。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終究還是要輪子跑的,大家最最關注的還是安全性,安全性做好了才會去關注什麼智能化什麼美觀性。要是能把安全性、美觀性、智能化都結合了,那就更好了。長安汽車有完整各類汽車實驗室的設備、規模和能力。車型的開發過程中,各項性能的驗證大部分在自己實驗室完成。比如,被動安全、整車及零部件級噪聲及振動試驗、懸架實驗、台架實驗、耐久疲勞實驗等都在自己的實驗室能完成。

另外,就是零部件製作供應的能力,長安的零部件業務包含動力傳動與電驅動、底盤、熱管理、智能座艙四大系統業務和和活塞、增壓器等專項業務,客戶覆蓋國內外40餘家知名整車企業。比如在發動機上就很突出,現在再用的主力發動機,已經全部換成了「藍鯨」系列發動機。按排量來分,分為1.4T,1.5T,2.0T三款不同排量的發動機,能夠搭載在不同的車型上面。藍鯨2.0TGDI發動機擁有包括TC-廢氣渦輪增壓技術、變排量機油泵技術、缸體缸蓋平行冷卻技術、平衡軸技術、DVVT技術——雙V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空氣品質流量計+線性氧傳感器技術、高滾流燃燒技術等71項先進技術和發明專利,這款藍鯨2.0TGDI發動機最大233馬力,最大扭矩360n/M,最大扭矩轉速1750轉~3500轉。

而新能源汽車核心系統零部件三電,長安汽車也能做,建立了MPA、EPA、CHN等架構,電驅、電池、電控構成的三電技術上,長安汽車已突破400餘項核心技術,掌握多達1000餘項技術專利,諸如新一代七合一超集電驅、電驅高頻脈衝加熱技術、「2+7」類主被動電池安全技術、長安智慧芯SVDC等,技術也算是在行業處於領先。

在電池上長安已構建完整的系統集成、電池管理、性能開發能力,打造iBC數字電池管家,突破高效隔熱等核心技術,自主掌握MTP(模組到電池包)集成、車端BMS(電池管理系統)開發技術,電池系統集成、安全設計及管理能力處於行業領先水平。長安打造第三代超集電驅,深度集成電機、減速器、電機控制器、充電機,全球首創微核高頻脈衝加熱技術,能在-30℃的環境下實現4℃/min的電池加熱。電控上,長安打造了基於域控架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整車域控制器「長安智慧芯」,實現體積減小70%,性能提升70%,成本降低43%,可適配HEV、PHEV、EV、FCV等新能源車型,性能、品質和成本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是長安藍鯨iDD的混動技術。該技術是長安汽車幾百個工程師數年研究的,具有「全速域、全場域、全溫域、全時域」應用優勢的智能油電雙驅系統,能夠做到高性能藍鯨發動機、高效率藍鯨電驅變速器、超大容量PHEV電池和智慧控制系統之間的有機融合。目前,已有長安UNI-K 、長安UNI-V及長安歐尚Z6等車型搭載了藍鯨iDD混動技術。

這款車這款技術的競爭對手差不多是比亞迪旗下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等,還有吉利帝豪L混動、哈弗H6混動等車型,不過這些車型裡面,還是要屬比亞迪DM-i車型的市場熱度比較高,長安汽車的優勢是燃油車,新能源汽車雖然是也有一定的市場和業績,不過也很難和比亞迪的車型去競爭。

產業鏈全面,會有多給力?

強大的整車製作能力與零部件製造能力造就了長安汽車豐富的產品線,像乘用車、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汽車細分市場。這裡面,還是乘用車是長安汽車的核心方向,做出了CS系列、逸動系列、CS85系列等多個車型。商用車方面,長安汽車主要生產貨車、客車和輕型卡車等產品。品牌體系也很強,擁有長安、歐尚、凱程、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等多個品牌,覆蓋了乘用車、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

整車的集成能力、零部件的生產與供應能力這是長安汽車最強大的支撐,這幾年汽車銷量維持增長,2021年全年長安汽車銷量230.05萬輛,同比增長14.82%。其中,自主品牌銷量175.47萬輛,同比增長16.70%;自主乘用車銷量120.42萬輛,同比增長23.08%。2022年全年,產量229.84萬輛,銷量234.62萬輛。自主品牌銷售187.46萬輛,同比增長6.83%,其中自主乘用車銷售139.04萬輛,同比增長15.46%。

今年前五月,長安汽車銷量989985輛,同比增加7.80%。自主品牌新能源5月銷量29288輛,同比增加113.42%;1-5月累計銷量136323輛,同比增加104.41%。

不過總結來看,長安汽車的優勢還是傳統燃油車製造,新能源汽車這幾年也有增長,但很難和比亞迪或者特斯拉造車勢力來抗衡,今年加大新能源汽車參與市場競爭的力度後,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帶來什麼樣的增量,也讓人充滿了期待。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341a24294895933b2bf58cf5c8cd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