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在便利店冰櫃里拿到貴的雪糕?

2022-05-25     成都Big榜

原標題:如何避免在便利店冰櫃里拿到貴的雪糕?

看到一個段子——

鍾薛高潛伏在便利店的冰櫃里,隨時準備給那些隨手一拿就結帳的人一個迎頭痛擊。

一個傳神的潛伏動作,淋漓盡致了無數個高價冰糕的運籌帷幄。

這個時候的你進退兩難,厚著臉皮扭頭放回冰櫃,但是後面排隊的人會眼神跟隨,或者硬著頭皮沉默付款,但每一口冰糕都火冒三丈。

也不是不知道冰糕貴,只是沒想到已經貴到明明可以搶,卻還是給了你一根冰糕。

以至於每一次的隨手一拿都像開盲盒,不曉得是五塊還是二十五塊。

特別是在危機四伏的便利店,高價的冰糕不奢求被批量購買,而是耐心守株待兔等待一個漫不經心的冤種,抽煙.jpg

所以,如何避免在商店冰櫃里拿到貴的冰糕,成了一個剛需。

印象中的小時候,冰櫃是從兩頭掀開,一頭放便宜的冰糕,一頭是昂貴的,你從哪一頭掀開說明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現在,一個冰櫃里魚龍混雜,價格差價可以高達二十元。

價簽倒是有貼,但是一摞一疊混在一起看不清楚,品種龐雜又凌亂,旁邊就是速凍餃子與湯圓,營造一種不是特別高貴的消費場景,卸下你的防備。

之前去消耗一張一百元的儲值卡,結帳的時候被告知還可以買八元。

於是眼疾手快地從冰櫃里掏了兩個冰糕,心想按照均價五塊一個應該差不多,後果是逼我拿出一袋五斤的大米替換兩個冰糕。

口袋是輕飄飄,心裡卻沉甸甸。

之前招待同事吃冰糕也是,三個鍾薛高給了我當頭一棒,包裝看起來樸素乾淨藏得心眼卻不少,付款掃碼的時候根本不敢直視。

強顏歡笑給營業員撂下一句,「建議鍾薛高單獨放一個冰櫃」。

鍾薛高就是冰櫃里的價格標地,不出意外周圍的冰糕應該都是高價系列,啞光的包裝質感讓我後來每一次進入冰櫃都會自動避開。

但便利店防不勝防,「躲過了鍾薛高,卻依然躲不過十塊一根的烤腸」。

夢龍偏貴是一個常識,光是看封面的巧克力就覺得絲滑典雅。

平日忍住不吃,但夏天突然蹦出來的新口味真的難以抵抗,結果一試又是醍醐灌頂,同一個冰糕的不同口味差價居然高達五元。

就是說,XXL和XXS布料差那麼多都一個價,有關部門能不能「破冰行動」。

若是拿到不認識的冰糕,就像與網友見面,緊張與風險結伴而來。

尤其把冰糕遞給收銀員掃描的時候,眼睛根本不敢挪開螢幕,屏氣凝神又肢體僵硬,等待跳出的價格比查詢高考成績還害怕。

如果說鍾薛高是明槍,可以躲,那麼沒見過的冰糕就是暗箭,難防。

為了安全起見,一般會對照產品在冰柜上看價簽,但偶爾也會破產,體現在價簽的細節上,同樣一個冰糕的不同重量價格也不同。

就是這麼巧,冰柜上那一個價簽貼的是60g,你手裡拿的是120g。

打著冰糕批發的超市,在夏天會成片的長出來,小時候批發冰糕只有去冰糕廠,掀開一床棉被,冰糕橫七豎八躺在厚又碎的冰片里,這樣來五個,那樣來五個,根本不會心疼。

現在是一排冰櫃排開,五顏六色的冰糕碼得整齊順手,卻不敢下手。

而且也都沒有貼價簽,「你要哪個,我給你報」,口氣里是熱情和闊綽,「這個算你八塊,那個七塊給你」,一結帳八十七塊。

哪怕是在三四線城市,最便宜的也是三四塊一個了。

也是查看小票的時候你會發現,高中經常吃的冰糕也偷偷漲了價,「小時候覺得巧樂茲最貴,現在巧樂茲只是我最後的體面」。

如何避免在冰櫃拿到高價冰糕,第一條是不要走進711羅森全家。

保守估計裡面的冰糕都在兩位數左右,打開冰櫃就是一場掃雷遊戲,隨便一根冰糕都臥虎藏龍大有來頭,可愛多的存在不過是拉低均價。

若是你無意走進,注意不要拿沒有見過的冰糕,「不一定好吃,但一定貴」。

或者你膽大也可以拿,但你必須要張開勇敢之嘴,發現超過預算的時候大喊一聲,「怎麼這麼貴」,轉身心安理得放回去。

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然後面不改色站在冰櫃前——

挨個把裡面的冰糕拿起來問營業員,「這個多少錢」,「那這個呢」,「最便宜的是哪一個」,這才是有效的避坑方式。

或者你也可以躲在角落打開外賣平台,冰糕的價格一覽無遺,看好再起身下手。

高價的冰糕到底長什麼樣子,「奇形怪狀的不要拿」,異形冰糕製作成本高,而且又把設計費版權費含在裡面,進嘴一咬任何形狀都蕩然無存。

文創冰糕的風很大,但捨不得買,除非有人說一句,「來都來了」。

如果你輕捏一下包裝袋,發現裡面有塑料盒的要捏緊錢包,「小學生除外」,這一類主打的是精緻或者小巧,好吃但不經吃。

包裝印著日語或韓語那就是雙重BUFF,「進口的,或者假裝進口的」。

在用料配方上也有網友總結了一套規律,「比利時巧克力+牛乳+脆皮=很貴快跑」,但凡是沾了牛乳,不知道是你吃它還是它吃你。

怪異的口味,或者聯名款一般都是曇花一現收割流量,吸引你的注意也會迅速消失在冰海。

一些廣告關鍵詞也需要警惕,「零糖」,「不加一滴水」「網紅」。

不知道選什麼的時候直接用排除法剔除,常識就是有糖的一定比無糖便宜,有水的一定比無水便宜,冷門的一定比網紅便宜。

而且第一次拿了就不要換了,否則受傷又要慪氣,「早曉得就拿之前那一個」。

越發懷念小時候自己在家用冰淇淋模具倒果珍進去凍,一會兒打開冰箱看一下好沒好,在一個夏日午覺後使勁抽出來啃,沁人心脾又甜蜜冰爽。

但越長大越心酸,「感覺只有我的收入趕不上冰糕物價」,雖然人不吃冰糕也能活下去。

冰糕是低頻消費,只有在夏天提高單價才能獲得可觀的利潤,商家也會在進貨選品的時候用腳投票,理解但是難以接受。

為什麼宜家一塊錢的甜筒好吃又便宜?

高價冰糕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真材實料或者經典好吃,每個人也會有消費的時候,但一定是做好充足的準備,提著一口氣而來。

其他時候,建議安裝一個可以自助掃描冰糕價格的機器,或者把價格直接寫在冰糕包裝袋上,本分的躺在那裡,自會有人來翻牌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1d7549992629d8486d504a8758d47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