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清奇腦迴路:增加進口俄石油,也是制裁手段,能讓大俄破產
眾所周知,歐盟由於對俄羅斯能源根深蒂固的依賴,導致這一輪西方對俄全面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俄烏戰爭的爆發疊加西方對俄制裁,造成國際能源價格成倍飆升等嚴重後果,給西方尤其是歐洲各國的經濟和民生帶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是否全面立即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問題上,歐盟內部的分歧是越來越大。
眼看全面立即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希望已然破滅,歐盟不得不想出一個本辦法來掩蓋自己的無奈。據京報網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表示,儘管歐洲已經承諾完全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歐盟成員國卻還是要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理由是這樣可以避免普京獲得更多用於戰爭的資金。
面對美國媒體對這種邏輯的質疑,馮德萊恩進一步解釋稱:如果歐盟從現在起就完全立即切斷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普京或許能夠將沒有出售給歐盟的石油,向世界其他地區、例如亞洲出售。屆時石油價格就會上揚,然後俄羅斯就會以更高的價格賣掉手裡的石油,以獲取更多資金「發動戰爭」。
按照馮德萊恩的說法,歐盟繼續進口俄羅斯的石油,也是對俄制裁的一種「有效手段」,因為這樣做可以讓普京因為貧窮而不敢發動戰爭,甚至能讓俄羅斯財政破產。
顯然,歐盟不顧美國和一些東歐成員的強烈反對,繼續允許各成員國購買俄羅斯石油,被馮德萊恩說成是「制裁俄羅斯的一種手段」。
我琢磨了半小時,沒想明白這種奇怪說法的邏輯在哪裡。
歐盟本身就是美國和英國有關制裁俄羅斯能源出口通道的最極端支持者。從俄烏衝突爆發的那一天起,包括馮德萊恩在內的那些歐盟政客,就一直在積極遊說那些仍在進口俄羅斯能源的成員國,要求他們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為此,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還炮製、並通過多份議案,尋求通過法律手段迫使成員國中斷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關係。
不過,歐盟某些政客的利益,根本就無法代表歐盟數十個成員的利益。所以,歐盟認為「符合歐洲整體利益」的反俄提案,在很多成員國那裡卻成了傷及自身經濟和民生的「毒藥」。因此,因多個歐盟成員的反對,歐盟新一輪對俄制裁提案最終可能將被迫胎死腹中,讓他們新一輪對俄制裁舉動淪為一場國際笑話。
就目前形勢而言,歐盟很多成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仍得依靠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才能活著。儘管歐盟從未停止在中東、拉美甚至非洲尋找新的能源供應,以代替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不過,事實證明,歐盟近期所付諸的努力是獲得一些成果,但遠遠無法彌補禁止俄羅斯能源後所存在的巨大缺口。
美國倒是主動提及要為歐盟提供更多天然氣,但價格高昂不說,無法確保穩定供應,才是歐盟最無法接受的問題。所以,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歐盟很多國家只能向俄羅斯低頭服軟,遵照俄政府相關要求,使用盧布作為與俄羅斯能源交易的結算貨幣。
歐洲國家離不開俄羅斯能源供應,這是某些歐盟政客單靠喊幾句「擺脫依賴」口號就能改變的事情。所以說,歐盟想要禁止各成員國終端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如果歐盟逼得太緊,激怒一些成員而引發反彈,弄不好歐盟就散了。
所以說,馮德萊恩做出上述的表態,其實就是在給自己允許歐盟成員國繼續購買俄能源作辯護。儘管這種辯護可看起來更像是在糊弄某些人,但實際上卻凸顯出歐盟在對俄能源制裁方面的無助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