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刷六集《白色城堡》,國產醫療劇終於能打了

2023-06-01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連刷六集《白色城堡》,國產醫療劇終於能打了

期待《白色城堡》,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原著小說質量能打,豆瓣評分8.3。作者王成鋼是安貞醫院急診搶救中心的副主任醫師,《白色城堡》有他十年的真實經歷。

小說能讓每一位讀者明白,醫院不是象牙塔,這裡也有派系之分,權力鬥爭。

第二個原因,選角靠譜。‍‍‍‍‍‍‍

《白色城堡》有急診四傑,王叫獸、胖子路易、祖老師和小白臉劉非。

四人共同點,人高馬大。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人高馬大,意味著孔武有力。想在急診室吃得開,既要有業務能力,也要有身體素質。

急診四傑的扮演者,分別是彭冠英、塗松岩、高鑫、熊梓淇,四人都是身高180起的選手,符合人高馬大的特徵。

飾演王叫獸的彭冠英,真實身高189,在劇中,他利用身高優勢,彌補學歷不足,拿到試用機會。‍‍‍‍‍‍‍‍‍‍

這個設定是為了強調急診室的工作,是個力氣活。‍‍‍‍‍‍‍‍‍‍‍‍‍‍‍‍‍‍‍‍‍‍‍‍‍‍‍

劇情也有交代,王揚鳴工作的心臟急診中心,經常會出現就長時間的按壓(劇中劉非就按壓半小時)。此外,醫生做心臟手術要出幾十斤重的防護服作,體力差,撐不住。

《白色城堡》聚焦急診室,急診室的急,強調時間資源的稀缺。

一分一秒,都是生與死的大決戰。想要拍好《白色城堡》,必須做好時間線。‍‍‍‍‍‍‍‍‍‍‍‍‍‍‍‍‍‍‍‍‍‍‍‍‍‍‍

1.時間線‍紮實‍‍‍

王揚鳴(原著小說中的王叫獸,劇中的王博士)試用期的第一天,師父路易就告訴他,安康醫院的工作時間分早班和夜班,早班時間8點到16點,夜班是16點到第二天8點。

王揚鳴第一次夜班,面對的病人是搶五(搶救室五號病人的簡稱)。‍‍‍‍‍‍‍‍‍‍‍‍‍‍‍‍‍‍‍‍‍‍‍‍‍‍‍‍‍‍‍‍

關於搶五這段戲,拍得一波三折,時間線有條不紊。

搶五的妻子說 ,他是下午六七點鐘暈倒的——符合夜班時間。

搶五入院後,出現心梗合併腦出血,困境要命,治療複雜,一個需要止血,一個需要抗凝活血。

稍有不慎,病人就會萬劫不復。‍

此時是20點40分。

要不要溶栓,需要病人家屬做決定。

然而,搶五的家屬像個無頭蒼蠅,要麼上網查信息,要麼諮詢他人,就是不會給自己的主治醫師給出明確答覆。‍‍‍‍‍‍‍‍

王揚鳴判斷,再不溶栓,搶五隻有死路一條。‍‍‍‍‍‍‍‍‍‍‍‍‍‍‍‍‍‍‍‍‍‍‍‍‍‍‍‍‍‍‍‍

於是,他自作主張給搶五溶栓了。‍‍‍‍

做完這件事後,我們能清楚看清時間點,23點36分。

到了凌晨一點半,王揚鳴迎來好消息,溶栓通了。

《白色城堡》仔細地交代時間的流逝,其實也是在強調一個常識,時間就是生命。

急診室就是一個救人一命,分秒必爭的戰場。

如果王揚鳴沒有自作主張,給搶五溶栓,那麼他的生命就終止了。

然而,王揚鳴未經家屬同意,私自做主給搶五溶栓,他差點被家屬起訴,面臨巨額賠償,並且失去工作。

這個情節彰顯了《白色城堡》的現實主義光環,救人一命,也許勝造七級浮屠,或許會賠錢失業。

關於時間的重大影響,它也關乎王揚鳴的去留。

安康醫院僧多粥少,王揚鳴只拿到三月試用期的資格,他和劉非只能留一個。‍‍‍‍‍‍‍‍‍

對王揚鳴來說,只要打敗劉非,他就能贏到工作。‍‍‍‍‍‍‍‍‍‍‍‍‍‍‍‍‍‍‍‍

然而,王揚鳴在得知劉非的病人菁菁被狗咬過後,他在第一時間向劉非分享了這個信息。

此一細節證明王揚鳴關注的是救人,而非個人成敗。他不是精緻利己之輩,而是醫者仁心。

2.動人‍師生情‍‍‍‍‍‍‍‍‍‍

王揚鳴和路易的師生情,是前六集最動人的感情線。‍‍‍‍‍‍‍‍‍‍‍‍‍‍‍‍‍‍‍‍‍‍‍‍‍‍‍‍‍‍‍‍‍‍‍‍‍‍‍‍‍‍‍‍‍‍‍‍‍‍‍‍‍‍‍‍‍‍‍‍‍

王揚鳴在7月1日跟著路易,路易在7月6日辭職。路易辦好離職,沒有第一時間離開安康醫院,而是在院子裡發獃。

他是和王揚鳴告別,也是在告別年少時的自己。

曾經的路易像王揚鳴一樣,對工作充滿熱情。他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然而,這些年的經歷卻改變了他。‍‍‍‍‍‍‍‍‍‍‍‍‍‍‍‍‍‍‍‍‍‍‍‍‍‍‍‍‍‍‍‍‍‍

他不敢再帶王揚鳴,因為他擔心帶的時間越長,他越離不開安康醫院。‍‍‍‍‍

路易沒有說出口的不舍,其實也為後來他回歸安康醫院埋下伏筆。‍‍‍‍‍‍‍‍‍‍‍‍‍

有路易這樣的師父,王揚鳴的從醫之路,應該會更精彩吧。‍‍‍‍‍‍‍‍‍‍‍‍‍‍‍

《白色城堡》前六集,王揚鳴自作主張救人三次,次次讓領導頭疼。‍

一個沒有行醫權的人,不斷無視規則,自作主張為人治療。‍‍‍‍‍‍‍‍‍‍

前六集有個重要的議題,以路易為代表的領導們恪守的治療規則,王揚鳴追求的只為救人的熱心腸,究竟哪個是對的?

其實沒有固定答案,但他很有討論價值。‍‍‍‍‍‍‍‍‍‍‍‍‍‍‍‍‍‍‍‍‍‍‍‍‍

規則要求的是工具理性,王揚鳴追求的是價值理性。‍‍‍‍‍這兩者,不一樣。

簡單講,工具理性就是通過精確計算功利的方法,從而達到目的的理性。它的踐行者,會從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慮問題,漠視情感和精神價值。現代社會容易有精神危機,就是工具理性大於價值理性的結果。‍

但是,工具理性能產生超高的效率,因此能夠在現代社會攻城略地,成為主流價值觀。‍‍‍‍‍‍‍‍‍

《白色城堡》中,搶五的家屬不在同意書上簽字,路易就不給搶五溶栓,這一做法就符合工具理性。‍‍‍‍‍‍‍‍‍‍‍‍‍‍‍‍‍‍‍‍‍‍‍‍‍‍‍‍‍‍‍‍‍‍‍‍‍‍‍‍‍‍‍‍‍‍

路易知道,再不給搶五溶栓,搶五隻有死路一條。他也明白,家屬不同意不給病人治療,符合規章制度,即便搶五死掉,他也沒有責任。

在規章制度下,人更像個工具。‍‍‍‍‍‍‍

然而,路易沒想到的是,徒弟王揚鳴和曾經的他一樣,價值理性大於工具理性。‍‍‍‍‍‍

所謂價值理性,就是將理性注意力集中在行為本身代表的價值,看中行為所選擇的結果。‍‍‍‍‍‍‍‍‍‍

王揚鳴追求治療第一,規則第二,出現緊急情況,他就會無視規則,不懂得權衡利弊,自我保護,他只在乎救人這一行為,相信救人才是醫生的天職。

然而,這種高尚的價值觀,也是個危險的信號。‍‍‍‍‍‍‍‍‍‍‍‍‍‍‍‍‍‍‍‍‍‍‍‍‍‍‍‍‍‍‍‍‍‍‍

因為在疾病面前,人類的醫學技術依舊弱小無力,救人是醫生的追求,但醫生未必能把人救活。‍‍‍‍‍‍‍‍‍‍‍‍‍‍‍‍‍‍‍‍‍‍‍‍

一旦不能救活病人,很可能導致醫患矛盾。‍‍‍‍‍‍‍‍‍‍‍‍

醫院的規章制度保護病患,也在保護醫生,但是在規章制度和緊急狀況之間如何拿捏,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炫完前六集,我是希望《白色城堡》能有更多觀眾的。它會講故事,也能給觀眾提供有價值的議題。

結語:‍

除了緊張刺激的醫療事件,《白色城堡》也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喜劇橋段。‍‍‍‍‍‍‍‍‍‍‍‍‍‍‍‍‍‍‍‍‍‍

比如第一集中,路易誇獎王揚鳴「進步很大」,王揚鳴沾沾自喜,路易說「因為你起點低。」‍‍‍‍‍‍‍‍‍‍‍‍

再比如,同樣是第一集,醫生都在吃午飯,突然聽到救護長音汽笛,眾人趕緊衝出去,發現是醫療劇的外放音。‍‍‍‍‍‍‍‍‍‍‍‍‍‍

路易特別生氣地說,「以後不要再追醫療劇」。

不過,《白色城堡》值得追。

它鋪陳喜劇橋段,就是因為劇中展現大量的救治工作,觀眾很容易累,喜劇橋段,能讓觀眾放鬆緊繃的神經。

有些情節還可以造梗,比如第五集,路易離職後,王揚鳴跟祖聞達學習。‍‍‍‍‍‍‍‍‍‍‍‍‍‍‍

祖聞達知道王揚鳴不守規矩,直讓他打砸。這段拉帘子的情節剪出了節奏感。‍‍‍‍‍‍‍‍‍‍‍‍‍‍‍‍‍‍‍‍‍‍‍‍‍‍‍‍‍‍‍‍

嘿嘿,王揚鳴以為自己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卻只是沙僧一樣的捲簾大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fc143783ade33363ab31dd4efc69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