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不講理」,你都見過哪些了?

2020-02-21     新經典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打亂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官方新聞、小道消息、專家建議、記者報道……各種各樣的信息引發了觀點不同的討論,比如是否需要延遲返工日期,如何控制春節後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加劇,這些都與我們每個人的安全息息相關。


然而還有一些諸如「抽煙可以防範病毒」、「寵物也會感染或傳播病毒」的說法,不是來源於過度的恐慌就是製造了過度的恐慌,事實真相往往被情緒所裹挾,淹沒在無效的信息里。


在日常的討論里肆虐著另一種「病毒」:邏輯錯誤。它能感染一則正常的新聞、一段平和的討論,把它們變成一片片充斥著偏見、隔閡與敵意的暴力現場。

(圖片來自網絡)


為了能有越來越多清晰、高效的討論,也為了辨清那些滔滔雄辯的歪理,保持平靜。


今天,讓我們一起理清思路,掃蕩邏輯雷區,找出疫情相關討論中常見的「神邏輯」。


(圖片來自《神邏輯》)

01 訴諸無知

寵物會傳染病毒?


訴諸無知的謬誤,指的是對於一個命題,人們僅僅因為缺乏證據、未能證明其錯誤,就認為它是正確的。

這次疫情中,有人擔心寵物會被傳染病毒,在恐慌之下選擇了將寵物拋棄甚至虐殺,小動物何其無辜。


這種說法最初起源於李蘭娟院士發布的一條消息:「如果寵物在外面接觸到疫情,也需要監控起來。」


消息的措辭謹慎,但在流傳中漸漸變了模樣:是因為寵物會得病嗎?寵物得病難道也能傳染給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新聞沒說不是,還是當成事實如此吧!


雖然世衛組織很快表示無證據顯示貓狗等寵物會感染,但一些養有寵物的人依舊心存疑慮。更有些寵物主人、小區管理人員,不由分說而殺死寵物。


(圖片來自網絡)


慌亂中,他們想不起來應該求證,原始的消息來源,只說到「監控」而已。


對待疫情需要謹慎,一條消息也有無數種可能的解讀。然而邏輯錯誤常常是在下一步發生:「因為我不知道是什麼,就按我的理解來吧!」


消息逐漸扭曲,恐慌被層層放大。對於那些尚未完全證實的命題,輕易地下判斷便是犯了訴諸無知的錯誤,有時候想當然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02 訴諸無關權威

雙黃連風波


訴諸權威是對權威的誤用。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是以權威人士的隻言片語為證據,來肯定一個命題,通過假定權威永遠正確去繞開其他翔實的證據。

訴諸權威不可避免。一個人可以理性地訴諸相關領域的權威。絕大多數我們相信的事,諸如原子和太陽系,都是基於可靠權威的,歷史陳述也是。可是有了權威之後,就容易陷入對權威的盲信。


前段時間,雙黃連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出現在各種社交媒體,一夜之間在各大藥店引起瘋狂搶購。


沒多久,人民日報發布消息:請群眾勿搶購雙黃連口服液。追蹤溯源,發布這一消息的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卻語焉不詳,無法拿出有效的證據。


(圖片來自網絡)


為何在普遍宣傳「尚沒有特效藥」,新聞本身用詞(如「抑制」「治療」)也模糊不清時,雙黃連的消息仍讓許多人深信不疑?除了發布方上海藥物所的權威身份,中藥自帶的「老祖宗智慧」加成也不可忽視。一種觀念僅僅因為起源古老,就被認為是正確的,這是典型的「訴諸古代智慧」謬誤。但即使古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某一觀點,也不代表如今的所有證據都會自然而然地支持它。


越是特殊時刻,越需要我們理性思考。一種藥是否有效,唯一的判斷標準是它的藥理本身。雖然普通民眾可能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但可以通過觀察支持者、反對者的觀點,確定哪些論據更加合理,得出獨立的判斷。

03 訴諸潮流

跟風式的疫情預防


訴諸潮流也被稱為「訴諸大眾」,這種謬誤指的是藉助流行的見解、群體的習慣或行為來證明某項命題正確:大家都這麼做,就一定是對的;大家都相信,就一定是真的。這種論證不以事實為基礎,而是通過援引眾人的觀念、說法做情感上的辯護。


(圖片來自《神邏輯》)


疫情之初,醫務人員提醒大家外出時應戴口罩以加強防範,但許多人仍不以為然地說:「街上沒人戴,那麼多人都沒事。」到了大家紛紛戴起口罩的時候,才說:「大家都戴了,那我也戴。」甚至「如何勸爸媽重視疫情」的話題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有些人之所以在疫情之下採取「跟風」行為,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太相信身邊大多數人的看法或行為。「大家都在買菜」「沒什麼人戴口罩」成了相信疫情沒那麼嚴重的證據,這些看法由何而來?


根源也許不過是一個不太靠譜的判斷,和許多懶得深究的追隨者。「隨大流」不失為一種生存智慧,但代價就是將本該屬於自己的判斷力完全託付給他人,一旦有新的觀點出現,就會被混亂的、甚至逆流的潮水捲入漩渦。


無論身邊眾人的觀點和情緒如何,只有經過獨立歸納的事實和證據,才是做判斷時應當遵循的方向。

04 滑坡謬誤

被特殊對待的武漢人


滑坡謬誤,指的是不合理地使用連串的因果關係,將「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以達到某種預設的結論。


滑坡論證試圖證明,接受某命題將無可避免地導致一系列可怕的事件,儘管這一系列事件有可能會發生,但該論證假設每一步變遷都無法避免,卻沒有提供任何證據支持,這種謬誤利用的是大眾的恐懼情緒。

疫情當前,來自武漢的人士或密切接觸者都有感染的可能性,做好隔離,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之一,但當「攜帶病毒」的可能性直接變成「擴散病毒」的必然,就滋生出許多臆斷乃至惡意。


許多由於旅遊、工作等原因被迫滯留在外的武漢人,被和「病毒」畫上了等號。有部分酒店、機構對武漢人「聞之色變」,想盡辦法驅逐出去;有些僅僅是老家在湖北、已經很久沒回家的人,也被劃入了「特殊對待」的範圍。


有感染的「可能性」不等於「必然」使大家感染,僅僅因為恐懼便將武漢人驅逐,這種做法其實是基於一個被誇大的假設:每一個滯留在外武漢人都是病毒攜帶者,接納他們就會將所有人置於風險之下,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許多混亂和隔閡,是從不恰當的「一刀切」開始的。控制疫情擴散與妥善安置滯留在外的武漢人應該分而論之,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越是應該團結起來,尊重事實和人的尊嚴,善待艱難處境里的每一個人。


(圖片來自網絡)


疫情之下,與病毒一樣可怕的是對疫情的錯誤認識,以及各種渲染情緒的謠言傳聞。讀新聞、參與討論時,請一定對事實多加確認,注意邏輯鏈條是否完善,以免中了「神邏輯」的招。


只要保持思維敏銳,就會發現,許多乍看讓人恐慌、憤怒的消息,其實不值得留意;那些看似頭頭是道的說法,只是有意無意的邏輯陷阱,沒有經過嚴密的論證。保持理智的頭腦,不被謬誤誤導,相信我們一定能更快地戰勝疫情。


*插圖和部分文字引自《神邏輯》




《神邏輯》

[美] 阿里·阿莫薩維 著

[哥倫比亞] 亞歷杭德羅·希拉爾多 繪著

這本簡明可愛的小書,列舉了19種最常見的邏輯謬誤,配有豐富例證和精美插 圖,讓你既能理清思路、做出滴水不漏的論證,也能迅速指出對方的邏輯漏洞,掌控討論局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dbyaHAB3uTiws8Kd9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