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涯實施「湘江計劃」栽了大跟頭:蔣系「情報局」澳門組少將組長就是余則成?

2023-10-19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李涯實施「湘江計劃」栽了大跟頭:蔣系「情報局」澳門組少將組長就是余則成?

「世界知識」出版社有一半書,名字叫《臥底——解密「余則成」們的潛伏檔案》,看來電視劇《潛伏》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歷史原型的。

吳敬中不需要歷史原型,因為他是把名字改了半個字後本色出演。余則成和李涯的歷史原型不止一個,有人說《潛伏》中的余則成和《風箏》中的鄭耀先,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原軍統行動處少將處長程一鳴的影子,而李涯的歷史原型,可能是保密局天津站末代站長李俊才,他在延安當「佛龕」的那段經歷,則取材於另一個潛伏特務沈之岳。

如果上面的說法都靠譜,那麼在真實的情報站歷史上,就有了搞笑的一幕:這個「李涯」潛入延安和新四軍搞破壞,在暴露前僥倖逃脫,但是去澳門策划行動卻栽了——蔣系「情報局」澳門情報組組長就是一個「余則成」!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蔣系最大的特務換過好幾個名字,一開始是復興社特務處,後來叫軍統局、保密局,全面潰敗後,又先後改為「調查局」、「國安局」、「情報局」,改來改去,也不知那個先那個後。

咱們說的都是簡稱,這是因為全稱很長,而且全寫下來,還有點犯忌諱。因為特務組織不斷改名,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余則成」,在澳門的職務也有變化:一開始叫站長,後來改成情報組長,軍銜倒是沒變,從軍統西北區區長到澳門組組長,他當了二十多年特務少將。

余則成和鄭耀先的歷史原型之一程一鳴說完了,咱們該來看看「佛龕」李涯的歷史原型之一沈之岳了——搞笑的是,這傢伙進入延安的方式,居然跟鄭耀先有幾分相似:1938年4月,一個來自蔣統區的教授訪問團來到了延安,訪問團中有一位叫蕭致平的教授,還帶了一個名叫沈輝的私人助手。訪問結束後,沈輝要求留在延安參加革命,得到批准,被安排在邊區政府教育處普教科工作。

這個沈輝的真名叫沈之岳,是軍統陝西工作站的特務,他潛入延安後的工作,真跟李涯差不多,左藍明確告訴吳敬中:「李涯,化名馮劍,三十二歲,在延安的第二保小任自然課教員。」

沈之岳到延安後並沒有與同夥接頭,只是「專心工作」,據說還因為表現出色而受到過多次表揚。

沈之岳是如何暴露的,史料中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不知道對不對:延安城外的麻家鋪有個已還俗的僧人,常與一名叫謝仁義的小雜貨店老闆接頭,謝仁義則不定期去七里舖鄉鎮小學,與一個姓張的小學校長接頭。邊保處將這條潛伏線一網打盡,沈之岳中斷與其他特務的聯繫而逃跑。

關於沈之岳的記載,還有另一種說法:他不但潛入延安沒有被識破,還進入了抗大學習。

不管怎麼說,沈之岳都逃掉了。逃掉的沈之岳得到了吳敬中的同學小蔣的青睞,當了「石牌訓練班」副主任,又從調查局督察室主任升到副局長,一直到局長,並長期主持該局的工作。

調查局為何會改成情報局,何時改成情報局的不太好說,我們只知道這個「李涯」沈之岳潛入澳門策劃破壞活動的時間是1963 年 4 月 20 日,當時他的身份是「情報局」 副局長兼「中二組(蔣系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組)」 副主任。

沈之岳化名孫子超, 在澳門新新酒店、 同盟酒店各開一個房間掩人耳目,實際卻住在「中二組」澳門特一組的駐地。沈之岳此行,是要實施一個名為「湘江計劃」的暗殺行動。

沈之岳機關算盡,卻不知道在「情報局」澳門組少將組長程一鳴居然是潛伏多年的「余則成」。

有「余則成」在,「李涯」自然沒好果子吃,他還沒離台入澳,證件 照片和進澳門的輪船班次、 時間等詳細資料, 以及入澳後活動任務、 接見人員、 與台灣聯絡的信件和電報等情報, 都已經過我華南辦事處直送北京。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在1983年5月1日,有一位高層領導要訪問高棉,「湘江計劃」的行動目標,就是要實施刺殺。

當時我方還不知道「湘江計劃」的全部內容,就命令程一鳴採取行動:第一,破譯敵人電報;第二,電報破譯不了,就把沈之岳秘密抓捕後運回;第三,如果運輸困難,就地審訊,至於用什麼手段審訊,靈活掌握。

在沈之岳潛入澳門之前,曾有個「秋風計劃」,但是因為電報被我方破譯而取消,沈之岳之所以不再打電話而親自到澳門指揮,就是不想再電報方面再出紕漏。

沈之岳的算盤打得很精,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程一鳴拿不到電報密碼,抓捕沈之岳也有難度——在當年的澳門,抓一個蔣系高級特務,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而程一鳴顯然不能動作太大:一方面會驚動葡澳警方,一方面自己也就暴露了。

即使抓住了沈之岳進行秘密審訊,這裡面也有一些問題難以解決:沈之岳被抓,「情報局」肯定會派新的高級特務來,如果那特務不是「情報局」系統的,程一鳴就無法監控他的行動了;沈之岳是一個死硬的老特務,我們又不能像軍統那樣不擇手段,他要是堅決不招,或者在供詞中設個陷阱咋辦?

要粉碎沈之岳的「湘江計劃」, 密碼破譯不了就把把沈之岳捆回來,那是萬不得已才需要的手段,為此讓程一鳴暴露,也有點得不償失。

在吳石中將犧牲後,程一鳴似乎就成了級別最高的潛伏者,為了抓一個沈之岳而暴露,這損失有點大,於是程一鳴獨闢蹊徑,把沈之岳的行蹤和「情報局」設在澳門的六個軍火倉庫地點資料,全部傳送回來,讓我方將這些資料擺到葡澳警方案頭。

港澳當時都不在老蔣小蔣掌控之下,在香港他們很囂張,但是在澳門不行,尤其是暗藏大量槍枝彈藥,在當地時決不允許的。

葡澳警方迅速行動,將「情報局」在澳門的六個窩點一掃而空,然後對沈之岳下了驅逐令:再不走,就把你抓起來!

澳葡警方逮捕了一批特務, 將沈之岳驅逐出澳門, 沈之岳回台後被撤職查辦,他撓破腦袋也沒想明白是誰泄露他他的行蹤——他雖然懷疑自己內部有問題, 但從來沒有懷疑到「老前輩」、「軍統老處長」程一鳴的頭上。

沈之岳雖然後來走了小蔣的後門,又「起復委用」,但是在澳門栽的這個大跟頭,卻成了他揮之不去的陰影。直到1964年12月,程一鳴從澳門攜帶電台和大量情報秘密回歸,受到我方安全部門的熱烈歡迎,沈之岳才恍然大悟:軍統局本部八大處長中第二重要的少將處長程一鳴,居然是一個臥底!

沈醉在回憶錄中若隱若現地提到了一個人,那個人可能就是程一鳴,時間對不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出於保密需要,他必須在回憶錄中稍微更改一下時間和地點:「我遇到一個人,過去在軍統中工作多年,雖然特務們曾對他有過懷疑,但沒有找到任何證據,所以只注意過他,卻沒有逮捕他。談到他過去把腦袋提著在軍統中工作的情況,我才恍然大悟,使我對他為革命不怕犧牲的精神感到無比欽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cd2e346b6096700a842ed12c13c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