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交通管控的影響,公司半年沒有開張了。昨天,總經理突然興奮起來,因為公司終於迎來了大客戶。山東王老闆帶隊來公司商談合作,可能要下一個大單子,夠公司吃半年。
因為辦公室主任在家隔離,張總經理臨時抓了辦公室專員小李做好接待服務工作。主賓雙方入座後,張總請王老闆點菜,王老闆客氣地說:「客隨主便。」張總想跟王老闆說說話,就讓小李負責點菜,因為自己是南方人,所以,特意囑咐小李說:王老闆是山東人,要按山東規矩點菜。咱們南方人愛吃辣,山東人不愛吃辣,不要點太多辛辣的菜。
小李讓服務員過來,點了七道菜,就讓服務員上菜吧。張總看見王老闆面露不悅,不動筷子,立即明白了,連忙對小李說:再加幾個菜。小李連忙說:點了七道菜,已經夠吃了。張總看見小李不懂規矩,氣得臉都紅了,低聲訓斥道:點了七道菜,你是在上香嗎?不嫌丟人。
小李還是不明白領導讓他「加菜」是啥意思,就五六個人,難道七個菜不夠吃嗎?而且這家飯店的菜量都是挺大的。小李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張總只好拿過菜單,親自加了一道涼菜和兩道「硬菜」。桌上擺滿了「四涼八熱」,王老闆的臉色才緩過來。
飯局結束後,領導一直不待見小李,對辦公室主任說:辦公室是公司的窗口,每位員工都是公司形象。你要好好調教手下,如果小李還不懂禮數,以後就不要帶他出來搞接待了。那寫到這裡,很多職場小白,還是不明白,吃個飯這麼複雜嗎?有啥規矩呀?所以,飯局上,領導讓你「加菜」,你可別傻傻地說「夠吃了」,不懂這3個規矩(禮數),讓領導和客人都不滿意。
【一】點菜要成雙。
國人喜歡討彩頭,俗話說:喜事成雙,成雙成對。尤其是在山東等省份,飯局的規矩是很多的,比如,招待山東客人,無魚不成宴,點菜要成雙,敬酒要成雙,等等。再比如,在山東等北方地區,滾蛋餃子、回家面,即:給親朋好友踐行的酒場,一定要吃餃子;迎接親朋好友的接風宴,一定要點麵條,否則,就顯得「禮數不周」,缺少「孔孟之道」。
小李點了7道菜,山東人的臉色都變了。在孔孟之鄉,給死人祭祀,才擺七道菜。小李犯了酒場大忌,所以,張總低聲訓斥他「你在上香呢」。張總讓小李「加幾個菜」的意思,是讓小李再點三道菜,點菜湊成雙、好運自然來。
在北方地區請客吃飯,切記:點菜要成雙。比較正式的飯局,菜品不能是單數,否則,就是對客人不敬。作為請客方的主人或者是領導的辦公室主任,點菜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客人多少、男女比例、南北地區風俗等要素,來確定菜品的數量。
一般來說,一桌人聚餐,10人以下的,點菜的常規數量應該是「四涼八熱」。10人以上的飯局,通常是「四涼十熱」或「八涼十二熱」,要根據人數的多少和菜品的分量來決定,比如在上海、廣州等南方城市,菜量非常小,就要適當多點幾道菜,否則,菜品數量湊成雙數了,結果客人還是餓肚子。
【二】標準要到位。
凡是正規單位,內部都有「餐標」,即:根據接待對象的級別和層次以及事務的重要性來劃分宴請的標準。在體系內的公務性飯局,主客雙方都會知道「接待標準」,大家其實都是心知肚明的。
比如,有些地方,上什麼菜、喝什麼酒、抽什麼煙,都明文規定的。當然,也鬧出很多笑話,比如,四菜一湯,用大盆子裝佛跳牆等「硬菜」,「內容」極其豐富。再比如,用當地白酒瓶裝茅子,用普通煙盒裝華子,等等。
在山東等地區,接待標準就是接待規格,什麼樣的級別享受多少錢的「餐標」,場面上的人都知道「江湖規矩」。請客吃飯,如果想省錢糊弄事,客人扭頭就走。小李點了七道菜,其中有幾道湘菜和川菜,眾所周知,湘菜和川菜都比較便宜,就算擺滿飯桌,飯局的檔次也上不去。
在北方地區,你要請客吃飯,同學朋友,你們可以吃大排檔、路邊攤,如果要請領導和客戶吃飯,一定要根據客人的身份和地位,來選擇飯店的檔次和桌餐的標準。如果檔次與領導的身份不匹配,客人當然不高興,認為接待方「輕看」了自己。所以,張總立即親自加了兩道「硬菜」,一般都是海參這類的「貴菜」,抬高了飯局的整體檔次,彰顯對王老闆的尊敬。
職場如江湖,就要遵守江湖的規矩。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所以,飯局之上,領導讓你點菜,你不要自作主張,要悄悄與領導或辦公室主任確認,今天的飯局大體要定什麼樣的檔次或餐標?主要有以下3種套路:
(1)定餐標、看清單。體系內的單位,在中高檔次的飯店,你是可以定餐標,由飯店來給客人「配菜單」。主客雙方進入包廂後,你要拿著菜單請自己的領導和對方的領導「過目」。正規單位,接待重要客人,每人可定400——500元的餐標,一般的來賓,每人可定200——300元的餐標。這裡切記步驟:你要先請自己的領導看菜單,這叫做「把關」;再請客人中的主要領導「過目」,這叫作「徵求意見」,轉移「決定權」。最後的拍板,讓客人來定,儀式感很強。
(2)家常菜和硬菜「混搭」。現在的人們不喜歡大魚大肉,喜歡葷素搭配。但是,家常菜太多,價格便宜,就難以支撐飯局的「檔次」。硬菜太多,又顯得鋪張浪費,其實,也吃不下去。所以,領導讓你點菜的時候,一定要採取「混搭」配「硬菜」的方案,既滿足大家的口味,又拉升飯局的「檔次」。在北方飯局,正規的飯局,一定要有一道「硬菜」支撐的,比如,9個普通菜品,總價格180元,再加上一道「蔥燒海參」,一人一位,每位200元,立即彰顯出這次飯局的檔次。
(3)特色菜和好煙酒「混搭」。宴請外來的客人,安排在當地的「特色菜館」,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接待方式,讓客人品嘗當地的美食,換一種口味,增加一些體驗,非常受外地客人的歡迎。但是,特色菜的缺點是,飯店檔次不高,菜品總價不高。比如,請外地來的領導到郊外吃「水庫魚」,味道確實鮮美,體驗確實美妙,但是,就是總價不高,幾百元搞定,似乎缺少點什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用煙酒的檔次來提升飯局的層次了。尊貴的客人,可以搭配好酒名煙。否則,飯局消費的總體檔次不夠,客人也會覺得主人「怠慢」他們。
【三】照顧要全面。
周爺爺曾說過:接待無小事。優質服務往往體現在細節上,細節往往從點菜環節就已經開始了。因為辦公室主任沒參加,張總臨時帶小李參加飯局,小李畢竟「嫩」,不懂接待的細節和禮儀。比如,小李接待山東客人王老闆,就要提前做功課的:王老闆喜歡什麼口味?有什麼忌口?生日是哪一天?是否講究風水?等等。
小李因為沒有做功課,以為年輕人喜歡吃川菜和湘菜,就點了幾道「辣菜」。再舉一個反面的例子,如果點一堆「甜口」的菜,王老闆血糖高,就會讓他不高興。如果點一堆「清淡」的菜,山東人口味重,讓他吃起來索然無味,等等。這些細節,都體現出辦公室人員的基本素養。
所以,江湖老道的辦公室主任搞接待,那是必須要提前做一點「功課」的。比如,提前了解客人的口味偏好、南北差異、男女組合等信息,點菜的時候就要合理搭配,儘量關照每一位客人的感受和口味。如果你不熟悉客人是什麼來源,也來不及打聽「隱私信息」,也可以採取以下「4個策略」:
(1)「混搭」策略。提前問問客人的組成,有男有女,有年輕的有年老的,有北方的有南方的,然後根據客人的來源進行菜系搭配,儘量要關照到每一位客人的口味、喜歡和感受。既然是「眾口難調」,那麼,就要用「混搭」風「對沖」,儘量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別人挑不出你的毛病。飯局之上,一般都上十道菜品左右,資深辦公室主任是能充分進行「混搭」的,往往這個時候,體現出他的職業素養。
(2)「特色」策略。如果接待外地來的客人,在當地呆幾天,那麼,第一次接風宴,可以安排到大飯店,給予較高規格的接待,彰顯對客人的尊重。以後的宴請,可以推薦他們品嘗當地的「特色菜」,讓來賓們適當換換口味,嘗嘗當地的「特色名吃」,也是一種「待客之道」。吃當地的特色菜系,一定要注意客人的忌口:比如,客人不能聞羊膻味,你千萬別安排吃「全羊」;客人不愛吃魚,就不要安排「全魚宴」;客人喜歡養小動物,千萬別領他們去吃「狗」、「貓」肉,等等。
(3)「踢球」策略。如果遇到不好「伺候」的領導或客人,點這個菜,不行;點那個菜,也不行就,那麼,你就可以把點菜的難題「皮球」踢給服務眼。讓服務員站在那裡,向客人逐一介紹酒店薦的特色菜品,逐一推薦酒店的精品,請客人和領導當場來決定;還有的辦公室主任,善於你發動大家來點菜,比如,請客人每人點一兩道菜,然後再搭配一兩道「硬菜」,最後詢問大家「有沒有忌口」。如果沒有忌口,再請服務員最後念一遍菜單,得到主客雙方的認可後,就可以讓後廚下單了。
(4)「驚喜」策略。接待領導或客人,如果在點菜的時候,帶來一些「小驚喜」,那麼,就會給飯局接待「加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豐富經驗的辦公室主任,會提前了解客人的年齡、生日、家鄉味道、有紀念意義的事情,等等,在安排飯局的時候「突然」帶給客人驚喜。比如,宴請的時候,正好是客人的生日,悄悄安排一個蛋糕,在飯局過程中增加一個過生日的環節,會讓客人感到格外溫暖、受重視;比如,客人帶了孩子,在點菜的時候,給孩子贈送一支冰淇淋,讓孩子興奮的尖叫,客人也會開心的大笑;比如,客人喜歡「媽媽的味道」,飯局上突然給客人上一道「家鄉小吃」,足以體現接待方的用心,讓客人備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