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才十三歲,你憑什麼擁有智慧型手機?孩子的手機獲取步驟

2019-09-25     三寶美媽

周末去妹妹家聚會,小侄子看到我之後就興奮的說:「姑姑我要有手機了!超級好的智慧型手機哦!」

「手機?」我有些不相信的看向了妹妹。

「別聽他胡說,咱媽給他開玩笑呢!」妹妹解釋道。

原來小侄子一直都想有一個自己的手機,這樣玩起來方便,我媽又討厭他拿著手機影響自己打電話,就鼓勵他說期末考試成績上去了,就給他買個手機。

小侄子聽了這個決定,興奮莫名,所以我以來就迫不及待的告訴我,他要有手機了,而且是超級好的智慧型手機。

我們都知道現在一部智慧型手機,不亞於一台電腦,可以說拿到手之後,想看什麼都可以看到,想玩什麼遊戲也都可以玩。

但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真的需要手機嗎?



「你說到時候,我到底給不給他買啊?」我媽也有些為難!

「必須買!哪能說話不算數呢!」小侄子著急的說。

現在他的成績還沒有起色,這孩子都已經把手機當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給不給孩子買手機,有些時候還真的是個問題,前一段時間網上不是出現過好幾個因為媽媽不給買手機,就當街打媽媽的新聞嗎?

手機還真是個問題,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買手機呢?



買不買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我們希望手機起到什麼作用?

孩子想要手機的原因很多,為了在同學面前炫耀,為了和朋友聯繫方便,還有就是為了看視頻和打遊戲方便------,孩子的需求和原因很多,而最終的決定權在父母這裡,我們需要自己先想一下,我們希望孩子用手機做什麼,然後判斷到底哪款手機更適合我們的要求。

孩子想要的很多,卻往往無法弄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所以很多時候最終把關的依然是父母,尤其是在手機這件事情上。

其次,和孩子討論贏取手機的辦法。

手機不是學習的必需品,在我看來,還可能成為家庭關係的一個隱患,所以一旦我們決定要給孩子買那款手機了,我們就需要和孩子協商,討論贏得手機的辦法。就像我的小侄子他必須用學習成績來贏得手機!否則只能望「機」興嘆。

在這個環節一定要孩子參與進來,而不是父母自己制定規則。我們內心可以有個大致的方向,比如提高多少分,禮貌做到什麼樣子,要做哪些家務,這些都可以是孩子賺取手機的標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為此而奮鬥,懂得珍惜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東西。



再次,一旦談妥,要白紙黑字寫下來。

跟孩子談條件,買手機,可能很多父母都會做,但是光談不行,我們還需要合同!

有個媽媽曾經跟我聊過他家孩子買手機的事情。當初孩子學習不好,承諾說要好好學習,當分數提高15分的時候,父母需要給他買個三千多的蘋果手機。父母答應了。考試結果出來,他只提高了五分!

這個時候孩子開始耍賴,說自己努力了,雖然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分數,但也提高了,父母就應該買給他,這樣更可以刺激自己好好學習。

父母聽了覺得也是這麼回事,就想著提前獎勵了是不是孩子就會更加努力了!結果就真的給孩子買了!

可是他們忘記考慮自己孩子的信用問題,他們家孩子向來是說話不算的,孩子拿到手機之後樂的一蹦三尺高,至於承諾父母的好好學習的事情,早就被忘到爪哇國去了!父母后悔的不得了,但是他們卻發現想要收回手機,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結果本想刺激孩子學習,誰知道不但沒有刺激成功成了他們家生氣的根源。

所以我們在同意給孩子買手機之前,需要考慮一下孩子的信用問題,對於一些談妥的條件白紙黑字寫上,並且孩子和父母都簽上名字,以示父母對這件事情的重視,這樣做還可以讓孩子明白合同的重要性,防止孩子日後反悔。

請記住合同是不可以輕易更改的,當時說提高15分,就是15分,不能因為孩子的撒潑耍賴就改變了計劃。



最後,商定手機使用規則。

以上只是孩子為了獲得手機付出的努力,當孩子真的做到了我們要求的,手機買回來了!這個時候我們要進行第二次商定了。手機如何使用也是需要規則的,正確的使用手機可以發揮它的工具性作用,如果使用不當反而可能出問題。

我在曾看到過一讓人不寒而慄的調查數據:據估計,青少年的所有簡訊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在上學時發出的。

這意味著我們的孩子不僅會因為發簡訊影響學習,還會經常在和朋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情況下發簡訊交流,這會讓他們缺少等待的耐心,只想著即刻滿足。

為了規避手機使用不當所帶來的後果,買回手機之後,我們需要手機的使用規則。我曾經看過一個外國媽媽寫給兒子的規則,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規則和孩子協商出適合自己家庭的手機使用規則。同時記得簽合同哦!

所有這些都完成了,那孩子就可以盡情享用他的手機了,這樣既可以保證安全,還可發揮工具最大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REWbG0BJleJMoPMx2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