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新時代,最令我們普通人振奮的事,也體現在我們平時不怎麼留意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把凝聚著先祖文化與傳統的失落文物,都一一找了回來。
百年前山河破碎,先祖的偉大創造有相當一部分流失海外,而今祖國強盛,百姓安康,我們終於有機會歡迎它們回家。
三個單元,25個回歸故事,600餘件文物參展,回望70年流失文物的回家路。中國國家博物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策劃了這次「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展中的文物都可謂是重量級選手。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粗略了解幾個。
1
圓明園獸首銅像
19世紀中葉,列強的堅船利炮,震破了晚清朝廷天朝上國的迷夢。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萬園之園付之一炬,珍貴文物被掠西去。中國在之後的幾十年里,江山蕭瑟、生靈凋敝。
圓明園兔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我國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國際拍賣企業屢屢高價漁利,國人強烈憤慨譴責,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圓明園鼠首
從牛首、虎首、猴首的國企競拍,到馬首、豬首的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國友人歸還,轉眼間,已超過半數圓明園獸首破鏡重圓,輾轉走過的,正是一條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
這次展出的圓明園獸首
2
乾隆「二希」
民國以來,由於連年戰亂,大量珍貴文物流至香港,吸引眾多中外藏家、文物商販霧合雲集,面臨著進一步流失到海外的危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重視下,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成立「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專門在香港從事珍貴文物搶救工作。《中秋帖》《伯遠帖》的成功回收正是該小組的功勞。
王羲之 《伯遠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秋帖》《伯遠帖》和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稱為他眾多收藏中的「三希」。「中秋」、「伯遠」二帖曾在清末民初被溥儀攜出紫禁城拍賣,其後幾易其,輾轉至港。
1951年10月,鄭振鐸得悉「二希」即將詢價出售的消息後,立即在啟動文物搶救工作。周總理專門作出批示,一定要將「二希」購回。最終在一眾人的努力之下成功購回「二希」,交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結束了兩件國寶長達數十年的顛沛流離。
王羲之 《中秋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後幾年間,「文物小組」又計劃的徵集了唐代韓滉《五牛圖》、五代董源《瀟湘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宋摹本)、宋徽宗趙佶《祥龍石圖》等重要文物,這些文物的回歸,成為保護文物歷史的一段佳話。
韓滉《五牛圖》
3
「武士」回國
1994年6月,河北省曲陽縣的王處直墓遭盜掘,被盜文物幾經轉賣,流失海外。2000年2月,我國學者在美國偶然發現某拍賣行即將拍賣疑似王處直墓被盜的浮雕武士石刻,隨即將消息傳回國內。
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 五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經河北省文物局研究確認,相關拍品確係王處直墓甬道處兩塊浮雕之一,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文物追索工作。2000年3月,國家文物局照會美國駐華使館,要求美方中止拍賣並返還流失文物,美國政府也對此表達了積極的合作態度。
3月21日,美國紐約州南區地方法院做出要求相關機構中止拍賣的決定,並下達民事沒收令,授權海關部門將這批非法拍賣文物扣押沒收。2001年3月,在經歷一年的仔細審判後,該南區地方法院做出將文物歸還中國的終審判決。
2001年5月26日,這塊浮雕武士石刻回歸中國。十年後的2011年,美國著名收藏家安思遠通過媒體報道了解了相關情況後,主動將自己早年購自澳門的另一件武士浮雕石刻無償返還中國。
左為在美國中斷拍賣回收的武士浮雕,右為安思遠無償返還中國的武士浮雕,二者皆為唐末五代墓葬王處直墓出土。
王處直墓武士浮雕石刻的回歸,是我國首次成功叫停國際流失文物商業拍賣,開闢了中國與外國溝通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合作事項的先河。
4
皿方罍:身首分離再相聚
1919年,湖南省桃源縣漆家河出土了一件器型碩大,雄渾莊重,做工精美的青銅方罍,因其上的銘文而被稱為「皿方罍」。經鑑定是中國晚商、西周早期青銅器的代表之作。
皿方罍 商代
湖南省博物館藏
當年,作為一戰裁定的「巴黎和會」召開,中國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為歐洲支援了眾多人力與糧草,無可爭議地屬於協約國成員,在戰後應享有戰勝國待遇,但無奈當年國力羸弱,縱使國家體量巨大,還是成為了談判桌上列強們的犧牲品。
中國代表團與英國首相邱吉爾
也就是這一年,皿方罍的器身不幸流落海外,輾轉流傳於數國古董商人之手,基本上把世界上的地方走了個遍,而器蓋一直在國內的私人藏家手中。
1952年,皿方罍器蓋收歸國有,1956年湖南省文管會移交給湖南省博物館收藏至今。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藏家與省博物館數度互動,雙方均想以各自的方式使器物合璧,終未成功。
2013年,皿方罍器身再現國際拍賣市場,並將於2014年3月正式在美國進行拍賣。天賜良機不可錯過,在國家文物局協調下,湖南省派出代表團赴紐約洽談文物回歸事宜。
最終在各方善意的促成下,原先的拍賣計劃被取消,皿方罍器身得以重回祖國懷抱。2014年6月28日,皿天全方罍身首合璧,終身入藏湖南省博物館,走完了這條歷時百年的曲折回歸之路。
器物雖無言,但它在嚴格的安保措施下,靜靜地躺在玻璃展示櫃里,接受著自身製造者的後代們或好奇或敬仰的目光,再也不用擔心遠離它的故土,這其實就是今日祖國強盛、百姓富足的最好證明。
「回歸之路」展覽現場圖 來源:新華社
被迫遠遊的浪子們,歡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