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服務正當時

2020-02-09     胡潤百富

疫情期間,各種無接觸服務悄然興起。美團、餓了麼、盒馬、瑞幸、喜茶等紛紛大推無接觸配送、無接觸取餐服務,無人零售又重回大眾視野。

無接觸配送興起

在疫情的背景下,無人接觸似乎成了最安全的狀態,於是,「無接觸」配送等一系列無人化的設施開始成為焦點。就在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的當天上午,一家無人超市也在火神山醫院正式營業:這家超市沒有店員、沒有收銀員,買完東西掃碼即走,且無人超市24小時營業,僅開業第一天就接待了200多人。該超市是由湖北中百倉儲和阿里巴巴旗下淘鮮達共同建設,從接到建造指令到順利建成,僅用時 24 小時就實現火速上線,其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人與人的接觸。

除火神山院區外,即將投入使用的雷神山院區也將採用類似的無人超市,無人超市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新冠病毒存在較強的人際傳播特性,為了防控疫情,無接觸配送也已經成為了當前的剛性需求。近期包括國家郵政局、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合肥經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門先後發布通知,鼓勵全面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

1月26日,美團外賣率先在武漢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後,天貓超市、盒馬、餓了麼、肯德基、必勝客等配送平台也上線了無接觸配送服務。通過騎手和用戶約定,將商品放到指定位置,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用戶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

為了自救維持營業,喜茶、瑞幸咖啡也開始在無人零售上發力。喜茶目前已在深圳、重慶、北京、南京等全國多個城市的150家門店推出取茶櫃,用戶線上下單後,待茶飲製作完畢,店員會將茶飲放進柜子里,再通知取茶,從下單到取貨完全不需要和店員有任何接觸。

無人零售又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無人零售重回視野

實際上,無人零售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早在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無人零售」作為其背景下的子概念,迅速得到行業與資金追捧。亞馬遜Amazon GO、阿里巴巴淘咖啡、京東無人店都是網際網路巨頭在無人零售行業的嘗試。隨後傳統零售行業也進入了無人零售行業,如天虹商場Well Go,娃哈哈無人便利店,居然之家EAT BOX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據統計,僅2017年全國無人超市累計落地超200家,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截至2017年底,無人零售領域有近130家融資,融資規模超過40億,成為新零售賽道中當之無愧的「吸金王」。然而好景不長。2017年7月,上海首家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開店僅僅一個月就宣布關門;2018年底,業內先後傳出猩便利裁員和資金鍊斷裂的消息。截至2018年底,此前湧現出的數十家無人貨架公司,也基本倒閉或轉型。

無人零售在場景和成本方面面臨諸多瓶頸,大面積推廣也困難重重。由於入局者眾多、運維成本、安全監管等多重因素,部分無人零售機也面臨閒置、無人問津等問題。無人零售為了省去人的成本,處處都在增加成本。經過2年洗牌,剩下的玩家已然不多。

然而,無人零售這一概念依然被給予希望。很多專業人士認為,未來隨著5G技術的成熟,無人零售的場景可以實現更加貼近消費者、更加靈活可控。此外在管理難度上也會縮小,有效控制管理成本。隨著人工智慧的識別準確度和精度的不斷提升,也將會提升B端經營質效,賦能新零售。

在疫情下,無人零售由於避免了人員接觸,受到了用戶的歡迎和至上而下的推廣。新零售無人超市較傳統的超市而言,會有很多管理上與運營上的優勢,不但會讓消費者的購物流程更方便,而且還大大節省了商家的人力成本,在新技術、新模式的助力下,一場以新零售改造傳統商業的新爆發正在醞釀。

但是疫情過後無人零售是否會續寫新的篇章,還是取決於其後面的具體運營。

潘基文為中國加油:勝利的光芒就在前方

疫情下的隔離經濟:A股在線教育板塊逆勢大漲

戰「疫」獲得新突破,這次又是阿里巴巴!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MauJ3ABgx9BqZZI9A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