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光讓孩子有「興趣班」,還要有「理財班」

2019-10-15     花菱小姐姐

媒體曾報道一名6歲女童從家裡帶了一萬多的現金到學校,發給了其他同學。來上課的班主任得知了之後,趕忙去了解具體情況,詢問過後才知道,女童將家裡床頭柜上的一萬多塊錢帶來學校發給同學,她們覺得很好玩。女童的姑姑說:「孩子的爸媽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是跟著奶奶生活,對金錢顯然沒有任何概念,甚至把錢當成玩具、零食一樣隨意發放。」老師得知情況後,把「小土豪」送出去的錢一一追了回來。這麼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就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

現在很多孩子被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把自己的時間占的滿滿的,但是卻幾乎沒有一個班是培養孩子財商觀、金錢觀的。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還小,他們用不著錢」「不能隨意發給孩子錢」等等,這些想法無疑都過於狹隘了。

下面分享給大家美國家長教孩子理財的八大原則,作為參考。

1.教孩子認識各種貨幣的價值及其使用。

家長從小就注意讓孩子識別各種貨幣,美國的貨幣(美元)分紙幣和硬幣兩種。年齡小時,主要認識硬幣,然後再認識數額大的紙幣,並教孩子在使用中辨認各種貨幣的幣值是多少。家長把教孩子使用貨幣與教孩子學習加減法相結合,與買商品的活動相結合。

2.教孩子養成儲蓄觀念。

美國家長,特別是華裔家長,很重視培養孩子的儲蓄觀念,為以後學會「炒股」打下思想基礎。例如,有的孩子喜歡吃冰淇淋,如果買一杯要花50美分的話,家長就告訴他:「你想吃,可以,但是今天只能給你25美分,等到明天再給你25美分,你才能買來吃。」這就是孩子儲蓄觀念的萌發。又如,平時給孩子一些錢,或者讓孩子得到一些勞動報酬。家長則幫孩子去銀行開一個存款帳戶。

3.教孩子合理使用自己的積蓄。

如孩子想買網球拍、自行車或想要去旅遊等,指導他用自己的部分儲蓄。這樣,就可以使他認識到儲蓄的意義。

4.在金錢的使用方面要教孩子樂於分享。

讓他們體驗到助人的喜悅,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和幫助別人。家長要教育孩子自覺自愿地把微小的積蓄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們。

5.學會精打細算,不亂花錢。

儘管有些美國家庭比較富有,但他們的生活比較簡樸,開銷也是很有計劃的。一般情況下,家庭都要協助孩子擬定一個消費計劃並正確執行。

6.教孩子通過正當手段獲得收入。

美國人常將自己的閒置物品拿出來拍賣,小孩子不用的玩具也可以擺在家門口出售,以獲得一點收入。

7.有的家長也用金錢作獎賞來養成孩子的良好行為。

有的家長會在孩子做了好事後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並以此告訴孩子,獎勵他人的良好行為也是一種理財方式。

8.美國家長十分注意用自己的理財觀念和消費行為來影響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許多時候父母不必說什麼就可以把花錢的決定、次序、信念及習慣等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孩子。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喜歡的可以關注我,每日一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JoD1G0BMH2_cNUgzo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