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心理素質差」,到底差在哪?

2019-09-04     山寧貝貝



01

經常會聽到有人用「心理素質差」來形容自己,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抗壓性差,遇到事就會慌。

其實這個心理素質多數情況下指代的是「心理承受能力」。

它是一個人在面對逆境或者挫折引起的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的承受和調節能力。

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就體現在對逆境的適應力、容忍力、耐力、戰勝力的強弱區別上。

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在面對挫折時,反應比較小,時間也比較短,而心理承受力較弱的人,在面對挫折時很容易驚慌失措。

02

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心理素質呢?檸檬覺得有以下幾點因素可以參考:

第一,環境因素。

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教育環境等等都會影響你。

比方說面臨重大的自然災害,家園被毀、親人離去,任何一件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大多數人這時都無法淡然接受,有時這樣的傷痛會伴隨他們一生。

社會環境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遭受不公平待遇、被道德人情挾制、被社會偏見限制等等都會讓人變得敏感脆弱,一遭遇挫折就會有很大的行為和情緒反應。

除此之外,接二連三的打擊也可能會慢慢摧毀一個人的心理承受力。比方說你考研失敗,工作也沒保住,女朋友還要跟你分手,家裡人也不理解你,這時你可能會陷入長期的情緒低落,自我懷疑,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



第二,過去經驗。

現在的你是由過去的你塑造的,你之前對挫折的體驗和處理會影響現在的你去如何面對。

我有個來訪者她們家被當地惡霸常年欺壓無法自保,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讓她變得憤世嫉俗,一遇到她認為自己被欺負的情境她就會失控甚至崩潰。

這就是過去的她遭遇的挫折太大,讓她失去了面對逆境的勇氣。

而一個人如果極少遭遇挫折,一直都是一帆風順,他的自尊心就會過於強烈。

如果這時外界對他有否定,他基本是不會接受的,因為他沒有面對過這樣的情況,自然也不知道該怎處理。



第三,個人特質。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虛榮心強、追求完美、自尊心過剩、心胸狹窄、自卑怯弱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更低一些。

因為在他們看來,一件事的發生不僅僅意味著這件事,往往還會有很多其他含義。

比方說一次考試失敗,在他們看來可能是對他們能力的全面否定,他們不允許自己做的不好,看到成績單的瞬間可能就會開始想,其他人是不是要看他們笑話了,是不是背地裡要說他們是個差勁的人。

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也就無法理智看待這件事了。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可能也察覺到了自己的問題,因為一件可能很不起眼的事,都會困擾他們很久,情緒波動很大:

一會像個炮仗一樣,誰都不能碰,一碰就炸;

一會就像個無助的孩子,只想躲起來大哭一場,怨天怨地怨自己,這會讓他們活得很辛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IFRA20BJleJMoPMY4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