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心目中,德系車的標杆是大眾,日系車的標杆是豐田,而美系車的標杆毫無疑問是別克。作為一個有歷史、有成績、有經典車型的品牌,別克在國內有著足夠高的高度。
但如果一個品牌鍾愛述說過去,恰恰是說明了它當下的落魄,別克也是如此。在如今半年銷量公布之際,大咖也解析下別克品牌是如何走下神壇,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曾經年銷百萬輛
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別克早在1912年就已經在國內出現過,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上海乘坐過別克轎車。但直到1997年,別克才實現了合資生產,落後於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神龍汽車、長安鈴木等一眾合資車企。
雖然進入國內的時間不算太早,但別克的起點卻非常高,其首款車型就是定位中高級轎車的別克新世紀,而第二款車型則是商務MPV——別克GL8。在當時的人看來,別克的車型在動力、做工用料、舒適性等方面都十分亮眼,當時別克的品牌力也對標奧迪。
隨後在推出一系列入門級和中端產品後,別克的銷量也開始穩步上升。到2015年,別克的年銷量正式破百萬輛,並且連續4年銷量破百萬輛。其中銷量最高的2016年達到123萬輛,甚至比一汽/廣汽豐田、東風日產的銷量還要高,與本田中國銷量相當。
過去的爆款全軍覆沒
當然了,別克的銷量自從2017年後就開始逐步下滑,2019年銷量下滑到了85萬輛,2022年更是下滑到了64.4萬輛。而今年上半年別克的銷量僅為24.2萬輛,預計全年銷量不會超過55萬輛,比起巔峰時期銷量腰斬。
如今合資品牌雖然銷量都在下滑,但還是會有一些口碑實力硬朗的車型充當台柱子,例如日產的軒逸、上汽大眾的朗逸、東風本田的CR-V。而別克如今幾乎找不出一台能撐起銷量的車型,曾經的爆款車型幾乎全線崩潰。
例如曾經別克曾經的轎車銷量擔當——英朗,它曾在2017年全年賣出了42萬輛,月均銷量超3萬輛,占了別克全年銷量的3分之1。但隨著2018年換裝三缸發動機,英朗的銷量也一落千丈,雖然通過降價止住了頹勢,但依舊比不上巔峰時期。
但英朗自2020年推出2021款改款車型後,就再也沒有推出過新款。目前已經連續幾個月銷量不過百輛,可以說別克依舊放棄了這台車型。
另外一台轎車凱越,曾經也是不少家庭的第一輛車首選,而是還廣泛用作計程車。在10年前汽車市場還沒發展壯大時,就已經能夠月銷2萬多台。而如今凱越同樣因為配置低、設計老舊等原因,6月份的銷量已經跌至個位數。
而在SUV領域,別克的昂科威曾經也連續幾個月銷量破3萬輛,而如今月銷量也跌到了1萬輛左右。雖然沒有換裝三缸發動機,但昂科威受到油耗偏高、品牌力下滑、混動SUV衝擊的影響,銷量也大不如前。
至於曾經價格和銷量都堅挺的別克GL8,如今的處境同樣也好不到哪裡去。今年6月份,別克GL8銷量為6743輛,相比之下,騰勢D9 DM-i銷量為10013輛,而傳祺M8銷量為6526輛,這兩款競品都在不斷吞噬別克GL8的銷量。
變革收效甚微
對於銷量的變化,上汽通用本身的敏感程度肯定要比我們更高的,並且它也有過不少自救的手段。例如在三缸發動機口碑崩壞之後,別克也趕緊將價格進行了下調,並且迅速將旗下車型換裝了四缸發動機,比起長安福特的反應要更快些。
此外,在察覺到旗下車型在設計、智能化方面落伍後,別克近兩年也推出了不少全新車型。例如採用轎跑溜背造型、內飾雙聯屏設計的年輕化SUV——昂揚,並且在奧特能平台之下推出了主打家用的別克E5,主打年輕運動的別克E4。
從動作上來看,上汽通用確實也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但收效卻甚微。首先是去年9月份上市的昂揚,雖然設計上採用了流行元素,但智能化和配置並不如同價位國產車,加上溜背造型的受眾偏小,而且是一台中國特供車, 因此即便優惠3萬多元,月銷也僅有兩百多台。
而別克E5作為一台中大型SUV,起售價僅為20.88萬元,續航也有545-620公里,得益於高性價比,別克E5在6月份賣出了3587輛,表現中規中矩,而且這包含了很多預售期間的訂單,能否真正賣好還得看後續的銷量。
大咖總結
對於國人而言,如今別克能拿來說道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少,當然了,這並非只是別克品牌的困局,如今整個美系車都面臨著相同的局面。在如今全部品牌都在打價格戰的時候,美系車的價格優勢變得不再明顯。如果別克不能在產品力上有大的進步,尤其是插電混動領域,未來恐怕會變成下一個韓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