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中國首富黃光裕名震四海,如今卻因員工不滿被罵上熱搜!
據網傳截圖顯示,近日有彈窗提示指責國美電器董事長黃秀虹、創始人黃光裕拖欠工資、拖欠貸款,「早晚得再進去蹲幾年」。
目前,國美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不過,不排除是國美內部員工所為,並且極有可能與工資拖欠有關,畢竟」啟福共享易,患難同心難「,在現如今的市場環境下,當老闆已是不易,打工人更是舉步維艱,雖然心情可以理解,但此舉並不值得提倡。
眾所周知,黃光裕是國美創始人,黃秀虹是黃光裕的妹妹,黃秀虹已於今年9月退任國美零售董事職位,但仍是國美零售子公司國美電器的董事長。
實際上,國美拖欠員工工資的事情早已不是新鮮事。去年11月,曾有多家媒體報道了國美總部停發員工工資,要求員工簽署與公司共進退的「承諾書」等消息。
當時,國美電器董事長黃秀虹毫不掩飾地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會給員工上社保,不會再發工資了。今後中長期,工資發放也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也有網友爆料稱,今年7月開始,國美電器(安迅物流)物流費一直未結清,並多次推脫。
那麼,為何國美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呢?從上市主體國美零售2023年中期報告中可以看出端倪。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該集團已逾期及未到期債務分別約為163億元及70億元,涉及未決訴訟共計1322件,金額共約102.4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國美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只有1.47億元,不到2021年末的4%。
輝煌一時的黃光裕,從小白手起家,開創了中國家電零售業連鎖模式,三度問鼎胡潤百富榜中國首富。然而,在商業帝國的衰落面前,這位曾經的「國美教父」、「價格屠夫」又能做些什麼呢?
黃光裕在商業領域的輝煌成就曾無人能敵。然而,入獄11年的經歷讓他錯過了家電市場的黃金時期。電商平台迅速崛起,而他的國美帝國卻是一副物是人非的景象,再也不復昔日榮光。
自2020年底黃光裕獲釋的消息傳出後,國美零售的股價在短短兩個月內暴漲超過180%,這也讓人們重新看到了國美崛起的希望。黃光裕甚至放出豪言壯語:爭取用18個月的時間,讓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然而,現實卻比人們想像的要殘酷得多。重掌大權後,國美虧損的局面反而進一步擴大。從2018年至2022年,國美零售5年累計虧損高達388億元。尤其是黃光裕回歸掌舵的2022年,虧損金額更是達到約200億元,一舉超過此前四年虧損之和。
今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營收同比暴跌96.57%,從上年同期的121.09億元銳減至4.15億元。與此同時,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員工人數已經減少至僅剩3609人。華商報報道稱西安國美電器也於今年4月中旬關閉所有實體門店,許多市民反映國美電器實體店存在不發貨、不退款等問題。
隨著國美股價的一再暴跌,人們不禁要問:這個曾經的商業巨頭是否已經無力回天?黃光裕是否已經失去了對國美的控制權?儘管近年來有關國美被強制執行、欠薪、被股東清倉式減持乃至破產清算的傳聞不斷,但黃光裕夫婦從2021年12月開始到2022年10月期間,分6次賣出國美零售股份,累計套現近10億港元。這也讓人們不得不感嘆:儘管國美大廈搖搖欲墜、員工飯碗難保,但黃光裕夫婦依然能夠依靠過去積累的財富安享晚年。這也讓人們更加疑惑: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曾經輝煌的國美走到今天的這一步?
也許,在這個商業帝國的衰落面前,黃光裕所能做的,也許就是儘可能地挽回一些損失,保護自己的利益。
據接近國美管理層的人士透露,黃光裕在回歸國美後,曾試圖推動國美向多元化發展,將「國美電器」線上應用程式更名為「真快樂」,希望通過出售全品類商品來轉型。然而,這一策略並未取得顯著成效。
此外,黃光裕還曾寄希望於通過打扮家業務來開闢新的發展道路。然而,這一業務也並未帶來多少實質性的收益,反而讓黃光裕背負了更多的債務。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黃光裕的商業思維和經營模式似乎已經過時,無法適應當前的市場變化。此外,由於國美電器在供應商和消費者中的信譽受損,即使黃光裕有再大的能耐,也難以短時間內扭轉這一局面。
儘管國美面臨破產清算的傳聞不斷,但也有一些樂觀的聲音認為,國美仍有可能起死回生。有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國美有可能被其他企業收購或重組,以獲得新的發展機會,當然這也是不到最後一刻的無奈之舉。
當然,無論國美的未來如何,那些曾經輝煌的歲月已經成為過去。這個商業巨頭已經無法再重現昔日榮光,而今只能苦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