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二十四節氣大雪,大雪節氣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

2023-12-08     竹鶯說事

原標題:今日二十四節氣大雪,大雪節氣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節氣由來

大雪節氣,太陽黃經達255度。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大雪時節分為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習俗

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覆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將腌出的滷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滷,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觀賞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進補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柚子、臍橙雪橙都是的當家水果。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長,因而有農諺「大雪小雪、煮飯不息」等說法,用以形容白晝短到了農婦們幾乎要連著做三頓飯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棗湯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寓意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養生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不受秋燥的損害。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夜晚溫度會更低,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另外,大雪時節天氣寒冷,要預防感冒:

1、冷水浴面。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覆多次。

2、鹽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3、熱水泡腳。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幾乎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可預防感冒。

4、生吃大蔥。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5、按摩鼻溝。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6、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3小時,因此,經常洗手的人能遠離感冒。另外,不要養成揉鼻子、摳鼻孔的壞習慣,這樣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帶到最易被傳染的部位。

7、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將病毒從身體中帶走,防止脫水症(脫水症是感冒的併發症之一)。

8、有氧運動。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鍊,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禦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飲食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仲冬時節的開啟,大雪節氣過後,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更大,強冷空氣來臨時,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甚至可能發生暴雪。在這寒冷的天氣,人們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抵禦寒冷,所以民間又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那麼大雪進補吃什麼好?

1、牛羊肉:牛肉與羊肉都屬於紅肉,且中醫認為二者性溫,有滋補養生的功效。牛羊肉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幫助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牛羊肉很有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鐵元素,能幫助人體補氣養血,驅寒暖身。

2、食用菌:香菇等食用菌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食用菌自古就是珍貴的保健食品,現代科學證明,食用菌中的香菇多糖,核酸、香菇嘌呤、維生素及礦物質鋅、硒等成分能夠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和合成,防止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保持血管年輕有彈性。

3、白蘿蔔:白蘿蔔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消食化滯的功效。冬季吃多了油膩食物,也需要多吃些白蘿蔔,來幫助腸道蠕動,同時也能緩解乾燥內熱引起的咽干,咽痛,咳嗽等症。

4、藕:藕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澱粉、糖類、多酚類物質、鈣、鐵、磷等營養成分,生吃生津清熱、止血涼血,熟吃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強身補虛,是冬季進補蔬菜之一,也是火鍋的首選配菜之一。

5、山藥:山藥享有「神仙之食」的美譽,營養豐富,同時還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人類所需的18種胺基酸中,山藥中含有16種。山藥可以補虛健脾胃,山藥對食少體倦的病人有很好的補益功效。

6、橙:橙中含有多種有機酸,能幫助人體代謝,有利於胺基酸的吸收,幫助增強新陳代謝,橙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幫助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同時橙的香味還能幫助緩解緊張情緒,舒緩神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f7eddbb5b93143350dedf27673e8b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