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天津動物園】聽飼養員講述網紅動物的故事

2024-05-09     竹鶯說事

原標題:【走進天津動物園】聽飼養員講述網紅動物的故事

萬力聞 趙建偉

天津動物園始建於1975年,現飼養展出各類野生動物200餘種2000餘只。近日,「傳說中的食夢獸——南美貘」「國寶『八里台二姑奶奶』」「單口相聲式投喂指導馬來熊波比」等短視頻,在天津日報視頻號一經發布,迅速成為「爆款」,收穫網友廣泛好評。「五一」假期,天津動物園迎來客流高峰,購票遊客達13萬人次。記者走進天津動物園,聽飼養員講述那些「網紅」動物的精彩故事。

「八里台二姑奶奶」

大熊貓喜樂也愛刷視頻

已有44年歷史的天津動物園,一共飼養過9隻大熊貓,積累了豐富的飼養經驗。2016年夏天,32歲的馮亞亮被分配到熊貓館,成為大熊貓喜樂的飼養員。見到喜樂第一眼,馮亞亮讚不絕口:「嘿,這熊貓真耐人兒!」和其它大熊貓比起來,喜樂「長得白,一雙小眼睛,看上去很清秀」。誰能料到,這隻令馮亞亮一見傾心的可愛大熊貓,竟成了讓他整天腦門冒汗的「小祖宗」。

活潑又膽小

位於南開區八里台附近的天津動物園飼養了兩隻雌性大熊貓,格格今年21歲,被尊稱「八里台大姑奶奶」,性格文靜乖巧。喜樂今年10歲,是「八里台二姑奶奶」,性格卻完全不同,不止活潑好動,還特會「整活兒」。

「你見過哪只大熊貓踩鐵鏈子走的?有哪只大熊貓整天在亭子頂蹦迪的?」馮亞亮回憶,2021年11月下了一場大雪,喜樂看著落在地上的積雪激動極了,三步並兩步奔向戶外活動場,爬上亭子,懷抱住亭頂,鉚足勁兒地晃,想抖落頂端稻草上的厚厚積雪,節奏感十足,像在跳迪斯科。水泥亭子被晃得搖搖欲墜,雪抖沒了,它也美了。最初大熊貓館戶外活動場是按陶淵明「詩意田園」氛圍感設計的,在2023年7月重建時,出於安全考慮,亭子換成了結實的鐵架子,升級為扛造的「重金屬」風。

喜樂還會「躲貓貓」,被馮亞亮形容身體像「水」做的。有一次他找遍了整個外場都沒找到喜樂。可能是嫌那天周圍環境太嘈雜,喜樂把自己胖乎乎的身子卡在拱橋邊的一道縫裡,看似不可思議,但它沒過一會兒就倍兒輕鬆地扭出來了。

誰能想到天真活潑的喜樂,膽小又謹慎。樹上的鳥叫聲、熊貓館裝修時過路的汽車喇叭聲、遊客的大聲喧譁,都能把它嚇得整個身體彈起來,半天才緩過勁兒。「哪有小熊不喝盆盆奶的,人家格格就喝得挺好。給喜樂沏完奶,它聞聞就走了。我揚起點兒奶灑到它爪子上,對它說『不是毒藥,你嘗嘗,你試試』,它滿臉嫌棄,一直玩命甩爪子。」喜樂不喝盆盆奶,被馮亞亮笑稱為「被害妄想症」,它還從不吃遊客投喂的食物,謹慎極了,就怕「兩腳獸」要「謀害」它。

有潔癖愛記仇

網上流傳著一段令人嘖嘖稱奇的視頻,記錄有一次下水道堵了,水返上來,內舍地上有一小片積水,喜樂看到後,躡手躡腳地繞著走。畫外音是遊客的鬨笑聲:「嚯,咱喜樂兒還有潔癖呢!」馮亞亮對此深有體會。平時喜樂在內舍時,從不在自己睡覺的地方「禍禍」,而是選在一圈排風口周圍拉尿。而且喜樂有種讓人稱奇的本領:由於飼養員不能和喜樂近距離接觸,也就不能給它洗澡,怕它著涼,更不能一年四季拿自來水對著它沖洗,但不論白天玩得多髒,經過一夜,喜樂總能把自己變得白得發亮,乾乾淨淨的。

「倍兒愛記仇!」馮亞亮又翻起了喜樂的「黑歷史」,「喜樂和別的熊貓不一樣,別的熊貓被鳥啄一下毛就算了,它可不吃虧兒,會嗷嗷地叫喚,就跟狗一樣。」「還有一次它特別高興地跑出來,一頭撞在了蘋果樹上,撞蒙了,想了一會兒,站起來把蘋果樹打了一頓,打完特別不高興地回去了,回去之後想了想,不行,打得不夠,出來把蘋果樹連根給拔了。」

網上最出圈的喜樂坐竹椅子「翻車」視頻,有數千萬點擊量,彰顯了喜樂「有仇當場就報」的性格。馮亞亮比划著說:「那天,喜樂正曬著太陽,結果因為太胖把椅子坐翻,摔得四仰八叉,然後抓著椅子使勁用嘴咬。椅子折騰不壞可把它氣壞了,一個暴脾氣把椅子拖著扔下溝里,它美了,跑去草地上打滾,結果一不小心自己掉溝里了。」

視頻下方,網友高贊評論:「喜樂三大愛好,椅子摔我、我摔椅子、我摔我自己。」

就愛「出去玩」

最初,網友拍到喜樂的畫風都是吃吃睡睡等「下班」系列,隨著喜樂成年,每天都精力旺盛,最盼望的事就是「出去玩」,像極了玩美了就不想回家的「倒霉孩子」。網上流傳著一段馮亞亮苦勸喜樂「下班」的視頻:2023年7月的一天,室外38℃高溫,喜樂堅持曬太陽。「祖宗快回去吧,行了,我已經受不了了,我都快(熱)死在這兒了。孩兒啊走啊,進去啦!」

有時喜樂也「聽勸」。一次,馮亞亮的母親生病,他去醫院開陪護假條,從手機埠的監控視頻看到已經過了「收熊貓」的時間,任憑其他飼養員又是敲盆又是吆喝,喜樂遲遲不肯回內舍。2個小時後,倒了3趟地鐵趕回來的馮亞亮翻過欄杆,對著喜樂就是一段單口相聲:「怎麼意思,這又是唱哪出?咱是個熊啊,咱比那個諸葛亮都難請是嗎?我要是住院,你得把醫院拆了嗎……」終於看到了馮亞亮,聽著他無奈又寵溺的喊話,喜樂這才慢悠悠地回了內舍。

「喜樂貪玩,但一點兒不傻。」一旦餓了或熱了,喜樂第一時間准給自己「下班」。馮亞亮回憶,喜樂可哏兒了,三四歲時餓了叫人,坐門前拿一根竹子「噹噹當」地敲門。

心操稀碎

喜樂和馮亞亮的女兒同歲,但馮亞亮照顧喜樂的時間要遠遠多於陪伴女兒,多年的相處,也讓一人一熊貓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在大熊貓的日常飼養工作中,每天清理糞便,沖洗館舍並消毒,搬運約45斤竹子,給竹子洒水,掰開熊貓糞便細瞧,再把食物量、體重、糞便等情況向成都大熊貓中心報備等工作,在馮亞亮看來都不算什麼,就像「日常家裡洗碗」。而最讓馮亞亮操心的,是熊貓的健康問題,每年排黏、發情、假孕這幾天他都過得提心弔膽。

最初接觸喜樂時,由於它已亞成年,為飼養員的安全考慮,人熊之間必須隔著一道鐵欄杆,所以馮亞亮至今沒有和喜樂近身接觸過。但這些年每當喜樂不舒服,馮亞亮值夜班時就坐在欄杆外,一人一熊貓,一里一外,一個嘮嘮叨叨斷斷續續地說,一個哼哼唧唧地回應。「就是嘮嗑,把我今天遇到的事、看到的人、感受到的都念叨給它聽,它也會搭茬兒。」馮亞亮說,他有時也會背靠著欄杆,和喜樂一起刷短視頻。

從夜晚到白天,太陽從熊貓館的窗外落下又升起,幾經輪轉,8年的光陰一晃而過。馮亞亮說,大熊貓對於國家是國寶,在遊客眼中是萌寵,更是飼養員的「飯碗」,而喜樂不同,這個頭頂長著幾根小呆毛的肉墩墩,已經成了他記掛在心坎上的家人。

馬來熊波比 來看我就好,拜託別扔掛麵了

今年32歲的付濤是一名退役軍人,2013年被分配到天津動物園,2017年夏天,調到熊山後,開始和4名同事一起飼養熊山的18隻熊。「奔波兒霸腦門少了點兒毛,總愛和奔波兒霸摔跤的叫霸波兒奔,個頭兒最高的是大黑,最胖的是胖妞……」付濤對自己飼養的每一頭熊的性格、愛好和習性都如數家珍。說起今年9歲的「網紅」馬來熊波比,他表示,「這是長在了人類的審美點上了!」

「波比,你看你多像個斑馬」

從2021年11月開始,付濤在某短視頻平台上以「養熊你濤哥(波比他爹)」為名,用天津話解說熊山的十幾隻熊的日常動態與愛護動物的科普知識,憑藉有趣的冷知識普及和幽默的解說收穫了大批粉絲。馬來熊是體型最小的熊科動物,和熊山里其它熊相比,波比又小又肥。付濤常在視頻里打趣,「波比看你胖的」「波比看你多像個斑馬」……「斑馬梗」是因為波比毛短,但長得肉頭兒,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身上都是肉褶,遇到揚沙天,其它熊要不是黑的,要不髒成灰的,只有波比是沙土嵌在全身的褶里,所以看起來一道黑一道灰。

付濤解釋自己的網名「波比他爹」,源自他拍波比的視頻比較多,網友看到波比可愛,常聯繫付濤想送波比禮物,一來二去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波比他爹」,付濤也喜歡拿波比類比自己正在上幼兒園的兒子——都精力無限,需要「放電」,一有機會還拆家搞破壞。

以波比被網友拍下的搗亂視頻為例:它能在熊山的水泥地上用爪子掏出一個帶水的深坑,還能把門框摳出個大洞,「我叫它『波比別拆了』,根本不管用。」付濤指著波比的耳朵說,「動物接收聲音的時候耳朵是會動的,你看它耳朵動了,說明它聽見了,它都明白,但就是不想理我。」

「矯情起來怎麼都哄不好」

在付濤看來,其實熊和人一樣,每頭熊都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有的厚道,有的暴躁,大家喜歡波比只是覺得它胖乎可愛,卻不知道波比還挺「矯情」的。

熊是獨居動物,但現在無論觀賞效果還是飼養條件,都很難做到獨居,不過波比通過把同伴打跑,成功實現了獨門獨院!「波比是母熊,矯情起來怎麼都哄不好。」付濤寵溺地說,從前熊山里還有一頭叫蛋蛋的馬來公熊,是波比的雙胞胎弟弟。比起波比,蛋蛋的性格更活潑,洗澡時能在籠子裡倒掛金鐘,但兩隻熊日常打鬥時,蛋蛋永遠沒有波比厲害。遇到點兒不順心的事,波比會不停地發脾氣,只要想起來,隔一會兒就對著蛋蛋吼兩聲。曾經有一個有意思的情景:從繁殖場把兩隻馬來熊接回來時,需要兩隻熊自己進轉運籠。一開籠門,波比嗖一下就進去了,意思是「我要回動物園的家了」,但蛋蛋說什麼也不進去,好像在說「我不想和她在一塊兒,誰愛去誰去!」

「愛護它們,就是不改變天性」

為了讓野生動物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動物園會定期進行「丰容」,付濤在科普視頻里就記錄過一次準備「丰容」的情景:他手提一桶碎肉和蔬菜,在熊山里到處走,把魚頭拿碎石頭埋上,拿幾塊碎雞肉放在木頭下面,胡蘿蔔和南瓜塊兒掛在鐵架子上,不選擇直接喂食,而是用遊戲的方式模擬野外捕食的場景,讓熊通過氣味來找吃的。

因為波比最聰明,還樂於探索,付濤給波比的任務總是最難的,有時會把切成塊兒的水果放在藤編的玩具里投喂。波比不像其它熊,吃不著就氣急敗壞地乾脆一腳給踩碎了,它甚至會把球轉到合適的角度,用爪子慢慢摳出裡面的食物。「我能感覺到它很享受自己去撕去剝的這個過程,它是一邊吃一邊玩,如果完美地完成了一次任務,它還十分有成就感,會齜著牙對我哼哼,跟我炫耀,讓我夸它。」作為飼養員的付濤認為,愛護野生動物的方式就是不改變它們的天性。

付濤和同事在熊山的水池上用鐵鏈子和輪胎做了吊橋,還時常準備各種玩具,盼望在有限的條件下,讓每一隻熊都能活得快樂。科普視頻里,付濤也不忘教孩子們怎麼觀賞動物,「你們安靜地看它們怎麼溜達,怎麼曬太陽,怎麼玩水,觀察真正的野生動物是怎麼過完它的下午,這不比扔點兒掛麵和胡蘿蔔,然後一排熊在下面一會兒轉個圈一會兒拜拜有意思多了!」

南美貘熊熊和豆豆 一個軸一個乖,每天吃喝賣萌

今年27歲的楊鎧寧是個地道的天津女孩,戀家、性格直爽。2019年,天津動物園引進了兩頭南美洲獨有的陸地野生珍稀動物——南美貘。剛參加工作的楊鎧寧對形似動畫片主角「小豬佩奇」的熊熊和豆豆一見傾心,而它倆從看見楊鎧寧第一眼起就像小狗一樣圍著她轉,把她當成了媽媽。

南美貘被稱為「五不像」,耳朵像馬,鼻子像象,軀幹像豬,後腿像犀牛,尾巴像牛,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201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號稱動物界的「活化石」。貘原本不為大眾所熟悉,而如今能在網絡上收穫大批粉絲,成為天津動物園的「網紅」,作為飼養員的楊鎧寧功不可沒。2019年她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用「宇宙豬」的名字開通了全國第一個介紹南美貘的視頻號,126個視頻作品,點贊數高達14.2萬。「清秀的傻」「吃雪」「用鼻子打招呼」……楊鎧寧視頻里的南美貘雖然是大型食草動物,但體型比大象、犀牛要嬌小,性格溫順,眼神天真,每天都在吃吃喝喝和賣萌。

貘很聰明,還特別有時間觀念。說起和南美貘的互動,楊鎧寧感慨道,貘通人性,她一走過去,它們就貼過來,一步不離地一路跟著,玩累了覺得無聊,還會在門外嗞嗞嗞地叫人。意思是「你該給我喂料了……該給我收拾屋裡了……下午3時了,要回屋了……」

南美貘是典型的能睡能吃,一天能睡20個小時,上午11時和下午4時兩頓飯,每天主食是兩三斤苜蓿顆粒,加上十多斤水果蔬菜,院子裡的樹葉更是不限量供應。「鏟屎官」楊鎧寧不僅每天鏟屎,還要會分析屎,一旦貘的腸胃出現問題,要及時調整飲食。

「倆孩子,一個太軸了,一個特乖巧,一個好帶,一個不好帶。」說起兩頭南美貘各自的特點,楊鎧寧作為「職業擼貘人」打開了話匣子:同樣都是南美貘,性格卻天差地別,身材魁梧的是雌貘熊熊,性格特別執拗,眼神里都帶著「軸」,總能把人氣得牙根痒痒。比如有一天,兩隻貘正在院子裡玩,忽然下起大雨,擔心貘著涼感冒,楊鎧寧趕緊去收貘,豆豆被淋得嗷嗷叫,熊熊卻站在大雨里發獃,無論楊鎧寧怎麼招呼,完全不理,堅持要在雨中「思考貘生」。最後楊鎧寧和熊熊一人一貘在雨中僵持了半小時,熊熊一直等到淋夠雨,自己想通了才回到內舍。

「我每天都是手把手地養它倆,確實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在楊鎧寧眼中,熊熊和豆豆像兩個永遠天真的孩子,她指著手機里的照片講起了段子:2020年冬天,下了一場很大的雪,熊熊和豆豆作為南美洲的動物第一次見到漫天雪花,開心地衝到院子裡狂吃積雪;南美貘會游泳,去年有人給貘館捐建了一個中國北方最大的水池,深度足以讓貘潛泳。水池修好後,可把熊熊和豆豆開心壞了,每天都在水池裡奔跑;每年7月29日是兩頭貘來動物園的日子,大家還會準備一個用飼料和水果做的生日蛋糕,儀式感滿滿……

楊鎧寧說,網友最多的評論是「這個飼養員怎麼長得和貘越來越像了」,她不僅不反感,反而很高興,因為她早把熊熊和豆豆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她很愛它們,一天都不想分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982a4bc54f6879c20ea91957f6216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