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亞迪整車智能看其技術自信與品牌格局

2024-01-18     波帆說車

比亞迪在發布整車智能戰略之前,還特別安排了場外體驗環節,老實說,從整車智能到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全維度親身感受,這樣的機會不多,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能一次性拿出如此之多智能化技術儲備的車企,除了比亞迪,目前幾乎找不到第二家。

因此在整個發布會中,除了講技術還是講技術,也因為在比亞迪智能化街區一一體驗過,所以在座嘉賓並不覺得乾燥無味,反而是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能感受到這些技術的不同尋常以及顛覆之處,時常響起的掌聲是對比亞迪智能化技術的肯定。

整車智能才是真的智能

相對於單一的智能駕駛或智能座艙,整車智能儼然從更全面的視野去定義了汽車的智能化,這並不是比亞迪刻意的去製造文字噱頭,而是已經搭建起了相關架構,是有諸多獨一無二的智能化技術作為支撐的,有些技術也已經搭載在了量產的商品車上,或者在未來很短的時間裡也會「上車」,比亞迪在發布會上已經給出了時間表,而不是給市場畫餅。

從這個角度看,比亞迪是技術派、也是實幹家,諸如雲輦、e平台3.0、易四方、DMO等,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極具顛覆性和想像力,這是比亞迪堅持長期主義、重視技術立本的成果。

而璇璣架構作為行業首個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它不僅是整車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完全可以看作是汽車智能化的「大腦」和「神經網絡」,其組成以及原理在前一篇稿件中已分享過,不再重述。重點在於通過璇璣智能化架構能實現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融合,這種體驗會是前所未有的。我們一直說電動化與智能化擁抱得更加緊密,但到底如何來打通不同系統間的壁壘,此前沒有那個品牌說得清楚,比亞迪這次算是打了個樣兒。

工程師文化,比亞迪智能化的厚重底色

在這次整車智能戰略發布會上,王傳福不止一次強調比亞迪的工程師文化,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這是其靠譜的地方,所以這次舞台上的主角是「工程師」,並且比亞迪工程師天團首次集體亮相,貌似整個舞台都是天馬行空的想法。

如今的比亞迪,以9萬餘名工程師成為全球研發人數最多的企業,這是比亞迪作為一家技術型驅動企業的數據寫照,其工作日日均申請的專利與已獲得專利總數在行業中也名列前茅。比如在智能駕駛領域,比亞迪共有4000多名工程師,取得的成績也相當搶眼,包括L2級智能駕駛搭載量位居中國第一、比亞迪是全國首個獲得L3級測試牌照的汽車企業、「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量產交付等。未來,比亞迪還要不斷降低智駕的體驗門檻,加速智駕普及。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比亞迪宣布投入50億建設全球首批全地形專業賽車場,意在打造新能源時代的中國汽車文化。歸根結底,這也有工程師文化的貢獻。

有技術、有自信、有格局

技術是比亞迪的立身之本,從電動化到智能化,掌握諸多核心技術是比亞迪堅持長期主義的戰略成果,也是比亞迪迅速崛起、挺進全球的助推劑。

我們在多個場合能看到,中國汽車品牌相互之間的互動、打call越來越頻繁,這種表象的背後也是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的。在這次發布會上,比亞迪分别致敬了奔馳、福特、豐田、特斯拉等車企,雖然明面上是在引出、強調比亞迪自身的工程師文化,難道就沒看出其技術自信的一面麼?必然是蘊含其中的。

還有一點是,「同行是冤家」被不少人奉為處世經典,但在筆者看來,從「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到致敬世界級汽車大廠,比亞迪的自信與格局都「暴露」出來了,這是強大中國車該有的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f052b925754460350e3b55edde756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