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後,不少人都會選擇去海濱度假,吃海鮮、洗海澡。唐山人就厲害了,無需驅車萬里,在家門口的樂亭就可以領略海島風光,體驗漁家樂趣。但你知道嗎,樂亭不僅有渤海上的「馬爾地夫」,也是一處擁有1200年水運歷史的交通要道。
歷史上,清河與灤河縱穿樂亭縣入海。由於灤河經常泛濫,河道遷變不定,所以縣境以內就有數條灤河故道。二百多年前,灤河下游才在樂亭境內固定下來,分東西灤河兩股入海。東灤河在甜水溝入海;西灤河奪清河於大清河口入海,清河從此也就名存實亡。
坐落在樂亭的古灤河濕地
灤河水量較充沛,便於行舟。明清之際,樂亭縣的交通運輸主要賴諸灤河水運。灤河渡口依次,運務繁忙,一般渡口均設有棧房、店鋪,代客存放貨物和供應食宿。這些渡口隨著水運的發展,都成為重要集鎮。
在東灤河計有汀流河、會裡、姜各莊等渡口;西灤河計有小港、大港、馬頭營等渡口。那時期樂亭縣人民需要的木材、石料、乾鮮山貨果品、藥材、紙張、日用雜貨等,多從承德、遷安、灤縣經灤河水運到汀流河、馬頭營等渡口,然後分運到縣城、閻各莊、新寨和湯家河等各大集鎮;樂亭產的手工業產品也多由各渡口裝船,溯灤水到灤遷(安)等地卸載分銷。
樂亭縣古灤河生態公園
據《灤州志》記載:「……灤河北通口外,南達樂亭海口,上下船(即上下行的船)集結於偏涼汀、東門外(灤州)、馬城、汀流河等處,多時停靠達五百餘只」。足見當時灤河水運之盛。
灤河水運自元朝至日偽統治時期,長達近700年的歷史過程中,雖因幾度戰亂,有過幾次消沉階段,但整個灤河水運並未徹底衰敗下來。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冀東之後,為利用灤河水運以榨取勞動人民脂膏和掠奪物資,派使日人營辦的「國際聯運公司」,在灤縣成立了船運小組,強迫灤河沿岸船隻和裝卸工人統統參加,從事大規模的灤河航運。僅1943年,來往於樂、灤、承(下板城)之間的木船就不下1000餘只。
日本侵略者從灤縣開渠引灤河水到柏各莊供開墾稻田,再加泥沙淤積斷流,使樂亭境內之西灤河河道阻塞廢運,灤河水運乃集中於東灤河。由於日本侵略者利用灤河水運的便利,掠奪和屠殺樂亭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了人民武裝,不斷襲擊日本國際聯運小組的船隻,進行劫運,迫使其小組船隻再不敢放船出航,東灤河水運也就中斷下來。截至1945年前後,隨著公路運輸、膠輪大車和汽車等交通工具的發展,灤河水運乃衰敗到底,從而結束了其1200多年的運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