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觀點:房貸利率一降再降,難解樓市之困

2022-08-23     唐山通

原標題:樓市觀點:房貸利率一降再降,難解樓市之困

今天一早,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最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一年期LPR為3.65%,下降5個BP,五年期以上LPR為4.3%,下降15個BP。

從今天早上的朋友圈就能看到,舉圈歡騰,那場面就像市場多火熱一樣。

首先要肯定的是,利率下調對樓市是積極的影響。

但是我要說,即使是利率跌破4%,對現在下行的市場也是杯水車薪。

因為現在房地產市場下行的根本矛盾從來就不是貸款利率。

我們以首套房,貸款100萬,貸30年做數據參照:

我差的是這294.46元嗎?

以前利率高的時候,也沒見到市場這麼差吧?

靈魂拷問:矛盾點究竟在哪?

答:「三道紅線」

銀行「兩道紅線」影響對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

過去幾年房地產行業鋪規模,高周轉,以「鳥廠」為例,有的時候一份錢能滾三個項目,並且隨著規模越大,開發商越有騎虎難下的窘迫,只能悶頭向前沖,因為一旦你的規模停滯了,銷售額下降了,拿地少了,股市上的損失,將會更大。此時的房企就剩下:沖!沖!!沖!!!

負債高是必然的,近些年業內人都知道房地產行業不再像過去那樣,動輒凈利潤就15個點,20個點,甚至更多的利潤了,究其原因是伴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錢流入了房地產行業,利息也越來越高,一開始還有利潤空間,就像之前某暴雷房企投資總跟我開玩笑說:只要還有8個點以上的空間,就是干!

之後就出現了,地越拍越貴,錢越用越貴,凈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小著小著,就負了。

比如唐山某房企,當初拿地的錢,利息在20%左右,加上後來的罰款,那成本遠不是大家表面看到的那樣,基本是命懸一線了。

擴張的路不能停的話,那麼政策就讓你停一停。

「三道紅線」宗旨就是降負債,讓房企活在一個健康的資金區間裡。

問題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過去瘋狂的擴張,拿地,債台高築,現在你讓我快速降負債——頭疼。

快速回款是各個房企首先想到的,這樣做,規模沒變小,負債率能降低,一舉雙得。於是這家房企先降價,那家房企跟進,其他房企看到了,既然大家都降價,此時我再挺著也沒有意義了,於是就普降。

「觀眾老爺」說了,你們先降,我們看看再說。

為什麼大家都是:買漲不買降。因為從購房者眼裡,房子就是投資品。誰願意說今天自己花100萬買的房子,明天就80萬了,後天就60萬了。

後來演變成了,你降你的,我看我的——成交量腰斬。

我們說未來市場會怎麼樣?無外乎兩種可能:「三道紅線」放寬,個人認為基本沒可能。兩年?三年?四年?市場自己修復。

我這樣舉個例子,我們以唐山為例,唐山作為內生型市場,過去唐山市區年去化量圍繞在160-180萬方,現在市場總存量大約500萬方,如果我們以2年去化周期作為市場健康作為參照的話,在沒有新增項目的前提下,存量市場超標140-180萬方。現在各個房企要求,快速回款,增加回款任務,這個時候要麼市場完成擴容完成消耗(不可能,根本不可能)。但是由於「降價」,「觀眾老爺」,去化量腰斬影響,很難完成。按照當前市場實際表現的話,時間又很長,我們按照去年市區去化100萬方計算,大概還要4年才能完成市場轉變,或許會伴隨各項目價格不再下降,成交量上漲,這個時間會縮短一些。

目測現在唐山各個項目不會再有大規模降價,有個別央企樓盤已經在小幅漲價了,但是不排除個別高利潤率樓盤再降價沖業績的可能,所以說如果你需要買房的話,現在可以走進售樓處看看了,畢竟價格也降到底了,利率也降了,大家也該入場了。

如果我們說過於「高周轉」的房地產市場處於「病態」的話,「三道紅線」無疑是治病的一劑「猛藥」,現在的市場表現就是「用藥」後所產生的的「後遺症」,我們只能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逐漸健康起來,「後遺症」慢慢消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e4971f96ed2c43b3abb658ef3e72f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