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凝素:15歲嫁張大千,生8子後成黃臉婆,丈夫再娶小19歲女子

2023-11-14     康康歷史

原標題:黃凝素:15歲嫁張大千,生8子後成黃臉婆,丈夫再娶小19歲女子

「自古才子多風流」這一說法並非口說無憑,「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屬其一,不僅如此,這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至今還在流傳。

可風流的才子不止唐伯虎,還有屹立中國畫壇二十世紀的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

同為國畫大師的張大千,與唐伯虎不分伯仲的他,也難逃「紅塵風流債」,畢竟花香會引蝶,註定了張大千風流的感情史。

張大千一生娶了四房太太,之後也有過不少情人和婚外情,但在「院斗」之中,只有年輕貌美才會是終極贏家。

張大千

在這場紅塵鬥爭中,最悽慘的莫過於二太太黃凝素。

她將青春年華都獻給了張大千,為張家誕下8子開枝闊葉,容顏不在,就慘遭拋棄,眼睜睜看著丈夫迎娶新人,自己最終也離開張家,被騙的人財兩空孤獨終老。

這中間究竟是怎樣一番愛恨糾纏?

她又為何落得如此落魄的下場?

黃凝素

就讓筆者帶領大家走近二太太黃凝素悲慘的一生。

黃凝素,出生於1907年四川內江蘭木灣的一個普通務農家庭。

二十世紀初期的農村家庭,一家的孩子少說也有五六個,可黃凝素不一樣,她是當時少有的獨生子女,是父母拿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寶貝。

雖說務農家庭條件一般,可她的生活質量卻高於普通的農家女孩。

民國少女(非黃凝素)

父母對她的培養從不吝惜,供她上學讀書接受教育,在吃穿住行各個方面,也是盡最大努力提供最優質的條件。

在這種幸福的家庭中成長,不僅使黃凝素精神方面豐富,長相樣貌也是極好。姣好的面容和窈窕的身姿,處處都散發著一個青春少女該有的資本。

家庭雖是小門小戶,但黃凝素也經常陶冶自己的情操,時不時會看書寫字,欣賞繪畫作品。

從小到大,她喜歡欣賞畫作的愛好一直都在,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有限,買不起票去畫廊觀摩作品,所以她經常在畫廊外徘徊。

民國畫廊

當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在畫廊外耍「小聰明」,聚精會神的偷看畫作時,被路過的國畫大師張大千當場「抓」了個正著。

當張大千詢問,為何在畫廊窗外徘徊而不進去觀賞時,黃凝素就像傲嬌還想偷吃的小貓,臉不紅心不跳地回答:沒有錢自然沒有票,沒有票自然進不去。

一般來說,這樣的情況下被「抓現行」的女孩子,一定會直接害羞地逃跑,可黃凝素卻恰恰相反,回答的這般理直氣壯,不由得讓張大千提起了興趣。

於是張大千請求了辦畫展的朋友,讓朋友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放這位黃小姐也進去觀摩。

張大千

反觀黃凝素,她只沉浸在看畫的喜悅,根本沒有意識到,眼前這位排面大的「老好人」竟是自己一直崇拜的繪畫大師張大千!

自從那次畫廊事件過後,二人私下裡也有過不少交流。

他們彼此的認識也越來越深,黃凝素得知張大千的身份後,驚喜之餘,也慢慢被張大千的才華所吸引。

而張大千也不禁對這個靈動可愛,對詩詞書畫饒有興趣的少女有了情愫。

張大千

感情在一次次交流中發酵,張大千也有了想納黃凝素為妾的想法。

很多人問,為何張大千上來直接納妾,而不是娶妻?

就算張大千願意娶,黃凝素也甘願給「偶像」當妾,她的父母難道會同意自己沒有結過婚的寶貝女兒,嫁過去給別人當二房?

張大千家裡的妻子,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和別的女人在家如膠似漆嗎?

曾慶蓉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從張大千身上找到一些答案。

張大千感情的開始是自己的初戀,而婚姻的開始是第一任妻子曾慶蓉。

曾慶蓉是母親給他挑的,殷實的家境和賢淑的性格都讓母親十分滿意。

因為自己沒能將初戀明媒正娶的遺憾,所以張大千在心裡並沒有接納曾慶蓉的到來。

張大千

但古時就有父母之命難違這一說,更何況張大千出身名門家庭規矩頗多,縱然是萬般的不喜歡那女人,也不敢反抗母親的決定。

即便曾慶蓉嫁過來之後,悉心伺候公婆和丈夫,對家庭的事認真上心是個好妻子,但出於張大千對曾慶蓉的無感,以至於多年來的夫妻生活二人一直相敬如賓。

雖然作為妻子和兒媳的曾慶蓉無可挑剔,但是她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沒有給張家添一兒一女,這也一直是張大千母親的一個心結。

同樣出身名門的張大千的母親,從小就懂得很多規矩,對家庭之事也相對嚴苛,在她的理念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兒媳肚中遲遲「無貨」讓她感到不滿。

張大千母親

正巧,張大千又看上了新的姑娘,老太太想著將黃凝素娶回來,說不定可以給張家延續香火,便默許了兒子想和黃凝素結婚之事。

或許是曾慶蓉知道,張大千對自己沒有半分愛意,再或許是,自己未能給張家延續香火而愧疚。

對於丈夫要納二房的事,老太太都默許了,曾慶蓉心裡就算有一萬個不痛快,也沒有辦法。

老太太吩咐張大千,這婚事儘快操辦,儘早讓她抱上孫子,可黃凝素家卻不同意了。

張大千

黃凝素的父母勸誡她道:對方比你大8歲上面還有正房,你過去了不僅要看公婆臉色還有那位大太太的,這叫我們如何放心。

可年僅15歲的黃凝素,情竇初開,更何況結婚對象還是自己的「偶像」!根本聽不進父母的勸告執意要嫁。

張大千也為了表達,自己想娶黃凝素的決心,也多次登門拜訪二老,在女兒的堅持和張大千的種種承諾下,最終使黃凝素的父母妥協,成全了二人的婚事。

張大千和黃凝素結婚當天,兩個人滿臉堆滿了甜蜜的笑意,與之形成對比的,還有站在一旁看著他們被奚落的大夫人。

曾慶蓉和黃凝素

望著他們,曾慶蓉眼中只有無奈和失望,可誰又能知道這種眼神在多年之後,也會從黃凝素眼中透出。

剛結婚的張大千與黃凝素生活如同度蜜月,張大千去各地的畫展會帶著黃凝素,在家寫詩畫畫也會讓她陪在身旁。

張大千在書房作畫,黃凝素就在旁邊給他磨墨,他作詞寫詩,她也總會拿起來細細品讀,還能道出詩詞中的妙處。

彼此都對詩詞書畫感興趣的他們,仿佛是高山流水的知己,兩個共鳴的靈魂每天好像有聊不完的天說不完的話。

張大千作畫(四太太作陪)

這種愛在張家生活了許久的曾慶蓉從未感受過,張大千作畫時甚至不允許她踏進書房半步。

這般特殊的待遇不禁讓曾慶蓉心寒,可誰讓張大千就是不愛她,她只得無奈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沒能給張家添香火。

香火傳承的事,在黃凝素過門許久也沒有動靜,張大千帶著黃凝素遊山玩水,風花雪月看上去一點也不急,可真正急得火燒眉毛的是張家的老太太。

老太太本就是衝著這個過門的二房,是來給張家延續香火的。

張大千作畫

可誰知這丫頭,不是整天跟在兒子身後辦畫展、參加商會;就是在書房給兒子磨墨看畫,沒有一星半點想生孩子的意思。

家中的事物不用操理也就算了,孩子也沒有生出一個,這讓同樣不滿大兒媳不能生育一樣,對這個過門的小媳婦也充滿了怨恨。

這樣長久的浪漫時光一天天過去,終於在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下,黃凝素為張家誕下了第一個孩子。

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裡,她與張大千的外出減少了許多,陸陸續續為張家生下8個子嗣。

張大千和太太、孩子

兒孫滿堂本就是大喜之事,這讓心心念念想要子孫的張家老太太,更是樂開了花,不再為張家無後而發愁,也對黃凝素的態度有了改觀。

從原本的充滿怨恨到現在的滿心歡喜,這一切的功勞多虧了孩子,如果不是孩子黃凝素不知還要受到多少白眼。

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是老太太,看見張家枝繁葉茂日益壯大,憂的可是黃凝素,不知不覺中已經人老珠黃。

這麼多年來黃凝素一直在生育,為張家努力地開枝散葉。

左一黃凝素

在這期間又是坐月子又是照顧孩子,別說和丈夫跟從前一樣參加畫展了,自己都沒有時間收拾自己。

雖說張家家大業大,這麼多孩子有大夫人和保姆幫忙照顧,可作為母親自己的孩子自己帶著才更加的放心。

大多數母親跟黃凝素是一樣的,覺得別人帶著沒有自己帶著放心,所以全心全意照顧家庭,自己的精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哪有空顧及自己。

哪還有空閒再在乎自己的身材和容顏,為了孩子的奶水而補身體,從苗條的身材變得臃腫,臉色也從膚白貌美,變得暗沉蠟黃。

張大千和友人

別人的丈夫還會安撫自己的妻子,可黃凝素就沒這麼好運了。

因為生育身材走形還變成黃臉婆,張大千不僅不安慰鼓勵她,反而覺得黃凝素,沒了以前的美麗動人,他對一個黃臉婆也提不起興趣了。

從當初美人相伴身邊在書房寫詩作賦,到如今回家面對黃臉婆的家長里短。

他與黃凝素再也沒有昔日的甜蜜,甚至都不想多在家中逗留。

於是整日在外的張大千到處聽書、看戲,過著自己的消遣生活,也就在這戲台上遇見了,讓他心動的第三任妻子——楊宛君。

張大千和楊宛君

初遇楊宛君時在北平,正在台上唱戲的她玲瓏清脆的聲音,美妙的容顏和妖嬈的身段,都緊緊地抓住張大千的目光。

楊宛君從小跟著父親學藝,唱得一手好京劇,加上年輕,更是讓角色的魅力,展現得精彩絕倫,也難怪張大千的目光從她身上難以離開。

更確切地講,那種看上去移不開眼的感覺,可能就是一見鍾情了。

他們第二次相遇在北平的一個公園,這次張大千沒有猶豫,主動與楊宛君搭話,也就是在一來二去間,兩人的感情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左一楊宛君

對於兩個人相差19歲的年紀,再加上張大千的兩房太太,不禁讓楊宛君對這樁婚事琢磨不定。

可張大千對這一見鍾情的愛,怎麼能放棄,執意想與楊宛君結婚的他,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打消楊宛君的顧慮,甚至讓身為二太太的黃凝素,和自己親自上門提親!

黃凝素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雖然感到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這麼多年的變化,她都看在眼裡。

自己早已感受不到張大千的愛意,丈夫納三房也是遲早的事情。

張大千畫中的楊宛君

就算自己有多不情願那又怎麼樣呢,不愛就是不愛了,與其這般耗下去不如成全了他。

於是黃凝素去楊宛君家親自提親,也成功的如了張大千的願,三房就這樣熱熱鬧鬧的娶進了門。

在婚禮上她只得奚落地站在一旁看著,就像當初的大太太看著她一般,眼裡儘是無奈和失望。

張大千與三太太婚後甜甜蜜蜜,早已將自己的二位夫人拋之腦後,被冷落的黃凝素也在空虛的日子裡,找到了自己消磨時間的方式。

民國打麻將的姑娘

沒有了丈夫與自己在書房的美好時光,自己倒在無聊的日子裡學會了麻將,沒事就泡在麻將館中打牌,在嘩啦啦的麻將聲中一天天過去。

在麻將桌上,黃凝素遇到了願意聽她傾訴煩惱,不嫌棄她容顏已經衰老的男子,雖然自己比他大好幾歲,但男子的理解與體貼,也讓黃凝素堅信他對自己的感情是真的。

這種感情在多年沒有得到愛的催化下,愈發不可收拾。

這種感情最終使她決定離開張大千,與其自己日日夜夜的泡麻將館、獨守空房不如直接跟這位心愛的男子雙宿雙飛,光明正大的生活在一起。

黃凝素和孩子

於是,已經年過40歲的黃凝素向張大千提出了離婚,而張大千對這個身材走形的黃臉婆早已沒了感情,也完成了張家延續香火的任務,想走就放她走吧。

張大千不僅同意了和黃凝素離婚,還同意了給她一筆不菲的離婚財產的要求。

黃凝素帶著錢,本以為能和那個理解她愛她的男人,安穩度過後半生,但誰知那個男人剛開始,就只是看上她是張家二太太的有錢身份,騙走了她所有的財產之後,消失的無影無蹤。

黃凝素想要的愛,最終成了使她孤獨終老的致命一擊,可惜這情愛終究是錯付了。

黃凝素

張大千的才華註定了他的風流,而世俗對愛情的摧殘,也註定了黃凝素悲慘的一生。

在現實面前愛情也許是脆弱的,每個人都會衰老容顏不在,但責任和相守才是愛情的加固劑。

現在這個時代缺的不是風流才子,而是對家庭對伴侶,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大丈夫,願世上少一些,與黃凝素一樣的悲慘女子,多一些幸福美滿的家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bfdcd9605659d2b870350a7249147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