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業唯一最佳CEO重磅出爐,你沒有看錯,他不是王衛!

2020-08-13   電商報

原標題:中國快遞業唯一最佳CEO重磅出爐,你沒有看錯,他不是王衛!

在重大排行榜上,大家關心的多半是榜首和榜眼,最多看一眼探花,其餘的統統飄過。

這次不一樣,雖然他位列19,卻是中國快遞業唯一一個上榜CEO,含金量之高,讓風清不得不說道說道。

中國最佳CEO榜單發布,他才是快遞第一人

近日,福布斯發布了中國最佳CEO榜單,張勇名列首位,馬化騰緊隨其後。他們都是外界熟知的人物,自不必多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50位最佳CEO中,僅有一位是來自快遞業,真的是難能可貴。

提起快遞「一哥」,大家想到順豐也是情有可原,誰讓他的創始人是王衛呢?可這次上榜最佳CEO的還真不是王衛,而是中通創始人賴梅松。

或許19位的名次王衛看不上吧?總之,賴梅松雖然排名靠後,但卻是快遞業唯一一位上榜的CEO,填補了快遞業的空白。

賴梅松為人一直比較低調,自然比王衛名氣要小。只是如果是一顆鑽石,縱使再低調,天亮了自然也光芒畢現。

賴梅松的「天」就是中通,中通亮眼的業績讓他的光芒無處藏身。

來看看一組數據,就知道2019年的中通有多可怕。

2019年,順豐的業務量為48億單,但是中通的包裹量達到121億件,足足是順豐業務的2.5倍,而且還是唯一一個包裹量突破百億的快遞,足足占了快遞市場19%的份額。

有人說,你不能光挑軟柿子捏,你怎麼不看看順豐的營收?

2019年,順豐的營收為1121億元,中通僅有221億元,只有順豐的五分之一。但是福布斯最佳CEO排行榜的標準是利潤和增長,而不像財富世界500強看營收的標準。

在營收只有順豐五分一的情況下,凈利潤卻跟順豐不分伯仲,中通凈利潤為56.71億元,順豐57.97億元,誰更賺錢一目了然。

所以說賴梅松上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飛速發展,踩到了福布斯規則的「風口」

據福布斯介紹,最佳CEO打分規則為「依據最佳CEO管理公司的業績(三年復權股價增長率,相對於其行業和所在市場的股指表現)、最佳CEO管理公司的市值、最佳CEO三年總薪酬等進行排名」。

在這個規則之下,考察區間段從2017年開始,考察範圍涵蓋A股、港交所上市的中資港股以及在境外上市的中概股。

2016年,中通在美國上市後,2017年成為其漲價的元年,此後業績穩步增長,市場份額逐步擴大,這個三年恰好是其高速發展的時期,是跟順豐掰一掰手腕的時候。

沒想到僅三年的時間,還真讓中通扳回了一局。2019年,中通快遞業務量121.2億件,同比增長42.2%,市場份額較去年擴大2.3個百分點至19.1%。

調整後的凈利潤也同比增長26.0%,連續四年超越「通達系」,位居行業第一,直接挑戰順豐地位。

今年初,賴梅松提出新的目標:2020年中通的市場份額要提升2個百分點。

按行業預估的2020年中國包裹量740億件來算,計2個百分點相當於15億件,就是說2020年中通的業務量要增長12%。

前有增長實錘,後有增長預期。賴梅松登頂中國快遞業最佳CEO位子不只實至名歸,更是錦上添花,因為在6月份,上海市青浦區將其認定為領軍人才。

中通的幾次重要「戰役」

一個接一個地領獎,賴梅松想低調都不行,更何況中通正走在「成王」的路上。

時光退回到2002年,誰能想到,一個做木材生意的老闆搖身一變,跨界干起了快遞。

要知道,彼時「二通一達」早已成立,市場早已被瓜分殆盡。此時殺入快遞業,要的不僅是勇氣,還有智慧。

當時市場競爭異常殘酷,沒有人想到,這個後起之秀在十餘年之後,竟然跟順豐掰手腕,想成為「快遞一哥」,這得有點拼多多的狠勁。

中通成立後,賴梅松打了幾個漂亮的仗。

其一是,簡單粗暴地亮出底牌,以低價獲得市場。

中通是「三通一達」中最後成立的一家公司,沒有任何時間優勢,在草莽生長的時代,唯有當價格屠夫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活下去是唯一的目標。2005年,中通開始採取低價策略,當同行一公斤快遞要收費8.5元的時候,中通將費用降到了5元以下。

憑藉價格的優勢,中通獲得了淘寶的青睞,那時淘寶每天的快遞就超過2萬件,為中通的發展打下了市場基礎。

其二是,打破邊界,實現「同建共享」,人人都是「CEO」。

中通成立之初採用的依然是加盟制,但其後發現加盟制導致總部、加盟商、網點等各自為營,矛盾重重,嚴重影響運營效率。

於是中通提出「同建共享」發展模式,以換股的形式激勵中通核心區域管理層和加盟商成為中通快遞的股東,把中通和各大加盟商的命運綁在了一起,將原先的多個利益主體變成利益共同體。

一言以蔽之,中通是大家的中通。

其三是,打破行業禁錮,首創「派費制」,盤活全國網絡。

許久以來,快遞員派件都是無收入的。中通首創「派費制」後,不僅保證了快遞員的提成,也激活了團隊鬥志。

為了平衡收益,共同致富,中通讓出件量大的網點拿出一部分費用來「感謝和支持」派件量大的網點,以此確保收件、派件都能賺到錢。

三場「戰役」下來,中通盤活了全國的運輸網點,上下齊心協力,才有了如今的成績。

創始人的格局決定了企業的高度

因為中通,賴梅松才登上最佳CEO榜單;因為賴梅松,中通才能發展如此之快。

所以說,創始人的格局決定了企業的高度。企業的發展與創始人的人格魅力是分不開的,比如馬雲與阿里。

以中通「做世界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高度也不難看出其創始人的格局品性,我們從中總結了一下幾點。

首先,面對機遇,要敢於跳出舒適圈。

創立中通前,賴梅松是一位木材商人,通過努力已經達到了「小富即安」的日子。當看到快遞業的前景時,當機立斷,一頭扎進去,開始了風風雨雨的快遞生涯。

位於榜首的張勇莫不如此,加入阿里前,他早已干過一家30億美金的公司,財富自由。

其次,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創立中通後,賴梅松率先打破降價機制,敢於跟加盟商分享利益,首創「派費制」,也是第一個開通跨省際網絡班車的民營快遞企業。

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有膽識、有智慧的人,這樣的人格局自然不會小。看看張勇,臨危受命救淘寶商城,創立雙11,建立手淘業務,任何一個都是從無到有的。

最後,選擇很重要,努力更重要。

加入阿里後,張勇常年住酒店,將所有的時間和心血都給了阿里,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賴梅松為了中通,也莫不如此。

中通有高度,創始人有格局,還能拼努力,未來的快遞「一哥」已將在易主的路上。

作者:風清